新生兒敗血癥系指細菌侵入新生兒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嚴重炎癥反應。其發病率及病死率較高,尤其是早產兒。
病因(包括病原菌及感染途徑)
國內多年來病原菌一直以葡萄球菌最為常見,其次為大腸埃希菌等G一桿菌。近年來隨著NICU的發展,靜脈留置針:氣管插管、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以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明顯提高,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伯桿菌等機會致病菌,產氣莢膜梭菌等厭氧菌以及耐藥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趨勢空腸彎曲菌幽門螺桿菌等已成為新的致病菌。
發病時間與感染途徑有關:
①早發型:生后7天內起病,感染發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時母親垂直傳播,病原茵以大腸桿菌等G一桿菌為主,常星暴發性多器官受累,死亡率高。
②晚發型:生后7天后起病,感染發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后水平傳播,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機會致病菌為主。細菌入侵途徑廣泛,可從臍部、皮膚黏膜、呼吸道、捎化道侵入,也可通過醫源性途徑,如醫務人員的手、吸痰器、各種導管、暖箱感染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