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大全:字詞句段(五)
字詞句段一
一、基礎知識:
1、容易混淆的字和字音:
小明被弟弟狠狠地推倒在地上,一身新衣服都被弄()臟了。
劇烈的疼痛把他的五()臟六腑都揉在了一起,腰都直不起來了。
媽媽掙()扎著從病床上爬起來去開門。
鄰國的軍隊暫時在這座城市的東邊()扎營。
姐姐起晚了,隨手扎了辮子,就出門了。
2、改正下面的錯別字:
披星帶月() 夜已繼日() 無艱不摧() 發奮圖強()
3、改病句:
同學們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
二、文學常識:
項羽是我國古代極富盛名的英雄人物,他的許多故事,今天仍被人們傳誦。下面是一些有關項羽的成語及由來。
1.取而代之:
秦始皇巡游時,項羽隨人群觀看,觀望中,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2.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后,會稽太守殷通也想起義,他召見項羽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后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貴族出身的項羽豈愿被人統治,于是先殺了殷通。”樹起了起義的大旗。
3.破釜沉舟和以一當十:
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漳河時,“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最后“戰士皆以一當十”,秦損兵折將。
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項羽在鴻門招待劉邦,席間謀士幾次欲殺劉邦,項羽都未理會。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為名釘劉邦。劉幫的謀士張良召樊噲:“現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噲帶劍和盾進入宴會廳,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劉邦借機逃脫。
5.沐猴而冠:
秦被滅后,項羽帶軍進入咸陽,大肆燒殺,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卻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借口拒絕。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聽到這話,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6.四面楚歌:
項羽的剛愎自用和殘暴,使他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被劉邦的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自刎身亡。
字詞句段二
一、基礎知識:
1、容易混淆的字音和字:
面對劉阿姨的邀請,我()盛情難卻,坐在椅子上,大口地吃著她給我()盛的飯。
她自()稱完美女人,找不到()稱心如意的男朋友,絕不結婚。
教室里,她不()假思索地提出了休()假一周的請求。
2、改正下面的錯別字:
穿流不息() 迫不急待() 不記其數() 漚心瀝血() 當人不讓()
3、仿寫句子:
天地之間,雪花飄飄,如春天吹散的梨花,紛紛揚揚;似仙女撒下的花瓣,漫天飛舞。
二、文學常識:
有關春節的詩詞: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字詞句段三
一、基礎知識:
1、容易混淆的字:
父親克()奉公的精神令同事們贊嘆不(),我也經常以父親為榜樣,時刻激勵自己。(己、已)
昆()山旁有一個大型糧食()庫。(倉、昆)
年()的小妹時常()想著能住進美麗的城堡。(幻、幼)
最近,母親的身體不是很舒服,我時常陪著母親在()熱的下午去針()。(炙、灸)
2、改正錯別字:
事過景遷() 情不自盡() 直接了當() 貌和神離() 隨聲附和()
3、仿寫句子:
縮寫句子:
我們正在享受著午后溫暖的陽光。
二、文學常識:
有關重陽的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輩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