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題帶點
很多大學教師也非常推薦在考研備考的時候,通過做題來復習書中的知識點。做題的過程就是以多種形式應用知識點的過程,也就是心理學中講的遷移問題。很多理論如果不加以應用就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熟練地應用。
在做題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不能僅僅集中在錯題上。我們做每一道題時,都應該積極地聯(lián)想它考到的是書中的哪些知識點,如果想到的知識點比較模糊,可以在題目前做一個記號,等把錯題處理完以后,再對照題目翻看課本。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做題的大功效。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不少同學在準備考研時往往采用上網課等在線教育的方式來尋求名師指點,還有一部分同學購買盜版課程學習,正版課程與盜版課程的差距之一就在于缺乏老師講練的環(huán)節(jié),而做題鞏固又是備考環(huán)節(jié)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同學們在備考中一定要重視做題這個環(huán)節(jié),不要因為缺乏正確指導和方法而因小失大。
二、 越熟悉的內容越容易記憶
心理學研究表示人們對于越熟悉的內容記憶越快,遺忘越少,如果在沒有完全消化課本知識的情況下就盲目背誦會導致效果事倍功半。對于熟悉課本知識有一個比較常用的方法,那就是默念。在我們?yōu)g覽完重點段落后,可以一邊在紙上寫出關鍵字,一邊在心里默念重點。也可以用熒光筆把重點勾出,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反復翻看以前的重點。同時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在記憶初期遺忘多越到后期遺忘越少,所以我們要及時復習、多次復習。
在這里,也衷心地勸誡各位同學,一定要循序漸進地把課本知識弄熟弄透以后再用我們常用的方法大聲背誦知識點。
三、 反復利用框架圖
畫框架圖是記憶那些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知識點的一個好方法。通過畫框架圖,可以讓我們以提綱挈領的方法把整節(jié)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還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感知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很多同學在復習初期會用這個方法,不過到了后期就會完全拋棄框架圖開始死記硬背。建議大家,第一遍復習時畫過的框架圖不要隨意丟棄,可以整理裝訂成一個小本,在以后的復習中可以拿出來再利用。
很多研究生導師在招生時也反復提到,復試就是用來刷掉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他們想要的是有自己想法的學生。所以切記背過課本不是捷徑,靈活熟練地掌握知識才是讓我們順利通關的保證。
每一個經歷過考研備考并終踏入考場的人都會明白堅持這兩個字背后的含義,焦慮、緊張、恐懼、壓抑,這些負面的情緒都會在你結束考試走出考場的那一瞬間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