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外國語學院遵循“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學思路,秉承“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順應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構建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平臺。學院始終堅持“穩步發展、勇于超越”的發展戰略,形成服務社會的多層次、多形式辦學體系。學院現設有英語系、商務英語系、泰語系和大學英語教學部四個系部,與成都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泰國AILC教育公司、成都文軒樂知教育軟件有限公司等20多個實習基地。
外國語學院現有高級職稱教師27人。學院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學者開展多領域交流;與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法國里昂大學、法國格勒大學、泰國清邁大學等高校開展國際學術研究合作。9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學院有來自美國、英國、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高端外專、博士、外籍教師20余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四人,國外博士后工作站出站教師兩人。近五年來學院派出教師在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希臘、意大利、葡萄牙、芬蘭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0余次,做主題發言并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學院根據師資背景和學科布局,憑借依托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泰國研究中心這一省廳級科研平臺從多語語言文化的角度,開展國別“文學藝術”、“文化交流”、“國際教育”三個方向的對比研究。
學院與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中國傳意國際有限公司、成都文軒樂知教育軟件有限公司、成都市通譯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天虎云商、泰國PRC學校、泰國AILC教育公司等20余家國內外單位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建有包括包括泰國研究資料室、同聲傳譯語言實訓室、數字式多功能語言實驗室等圖書資料室、實驗室共10間,總面積為1020平方米,儀器設備資產總值414.85萬元。
學院開展了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與泰國排名第三的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聯合招收了35名“知識管理”碩士研究生,兩名教師被清邁大學研究生院聘為碩士生導師;與西華大學聯合招收了六名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兩名教師被西華大學研究生院聘為研究生碩士生導師;與泰國排名第10的那黎宣大學(Naresuan University)簽訂了聯合培養“物流與供應鏈”碩士項目的合作協議;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培養了四名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
學院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10年,學院引進或參與了歐盟Erasmus Mundus Action 2-A Sustainable e-Tourism項目、Fusion項目和Panacea項目,五名師資獲選并赴法國、英國、希臘、意大利深造訪學;2011-2016年,學院參與了成都大學-泰國清邁大學每年一次的“國際電子旅游”聯合研究項目,近30名師生赴清邁開展研究。2015年,學院引進了泰國國家研究基金(Thailand Research Funds)項目一項,研究報告受到泰方項目評估專家好評。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與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希臘、日本、泰國等國外學者聯名發表國際學術期刊、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40于篇,其中多篇被ISTP、SCOPUS、ISSHP、ACM、IEEE檢索。2015年,學院獲得漢辦支持,主編了《易漢語》漢語國際教育推廣系列教材。近三年來,學院承擔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項目七項,科研經費達400余萬;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國際學術論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占40%;出版學術著作22部、教材6部;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學術研討會10余次,舉辦各類高層次講座近30場。
( 二)招生領域介紹
學科教學(英語)領域
多元文化視野是英語學科教育發展的文化基礎,也是我國西部地區教育發展趨勢與生長點。以國際、國內教育資源共享環境建設現狀為基礎,英語課程設計與教學法的實踐教學目的為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促進學生對文化與教育關系的理解。基于此,區域特色學科教學(英語)建設將促進我國西部地區教育的多元和國際發展,及教育研究的跨學科發展,創新教育資源區域特色化建設。因此,深入研究學科教學(英語)建設的區域特點對國際教育資源共享的全球發展態勢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學科教學(英語)建設面向教育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國際教育等專業,為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成都中小學、民族地區和東南亞地區的教育發展服務。培養學生以多元文化和區域發展的視野思考教育問題和關注教育發展,增強學生對教育現象的理解能力和教育問題的分析能力,培養適應于區域和國際教育發展,具有較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學類專業人才。
學院彰顯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特色。英語課程設計與教學法的研究團隊不僅有很強的理論修養,也有靈活多元的教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從國際化視野、多元文化的視角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教育現象,引導學生對文化中的教育現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緊跟國內外學術前沿,并加強理論聯系實際,開辟了三類教育教學實踐場所:(1)成都區域中小學校,開展見習田野研究;(2)四川藏羌學校實踐場所,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中的教育發展,并探索和研究相關的教育發展問題;(3)模擬研究場所,以“泰國研究”為核心,提供給學生以全球化和區域化視野中的英語教育研究為主題的研究平臺,凸顯國際化區域特色研究的優勢。
課程設計與教學 學科教學(英語)凸顯國際化和區域化特色,面向成都地區、西藏地區、東南亞地區的中小學的英語課程設計與教學法方向。教學(英語)建設注重考量課程教學與文化的關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語教育發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其目的在于培養社會尤其是西部地區及東南亞地區需要的學科教學(英語)教育學人才具備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的觀念與民族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技能。
英語教材開發與教材本地化 本方向旨在培養實踐性、應用性英語學科教學人才。本方向注重國際、國內交流,注意引進國際先進理論和開展本土研究相結合,結合教材開發的國際化與本地化,努力推進課程建設,為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和東南亞地區的教育發展、民族融合做出貢獻,具有鮮明的特色。
(三)聯系方式
付老師:fujing@cdu.edu.cn 白老師:baiyang_betty@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