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考查題型變化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剛剛發布,將考試大綱與近幾年考過的真題進行整體分析,總結整理出一些變化趨勢,以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題目材料廣泛化
文段材料來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美學、哲學、科技等各個領域的文章,有些關乎到專業領域,像經濟類、新聞類、生物類等,有些專業性比較強的文段比較晦澀難懂,如“再生醫學”、“戰略威懾”、“古文書學”、“隕石撞擊”、“幸福傳感器”、“植入式設備”、“生物電池”等。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有很強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要有廣泛的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準確地將正確答案選出。另外,文段材料整體長度偏長,選項設置也較長,參考時間是35分鐘40道題目,增加了閱讀的難度。
二、考查方式靈活化
大綱中明確給出,測查報考者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眾所周知,我們通常是通過提問方式來判斷題型的,如“根據文段,作者希望科幻作品:”“文段接下來不可能論述的是”“文中的心理學發現可以解釋以下哪一行為”“上述文段的中心議題是”“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下列哪句話最能概括這段話所包含的道理?”足可見考查方式靈活化,需要考生把握做題思路,更需要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
三、考查題型集中化
縱觀幾年國考題型,主旨概括題雖然考得不多,但是好多題型都有主旨化的傾向,比如意圖判斷題好多考查的都是把握文段的主旨,細節理解題中的理解類,正確理解答案有很多都是對文段主旨的概括,再有標題填入題目,語句銜接題好多劃線部分都是填一個文段的主旨項。由此可以看出把握材料的重點句或主旨句很重要。另外,語句表達中得排序題目也有增加趨勢,以前是在判斷推理中考查時間排序,現在言語中測查行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