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組織部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工作的通知
各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昆山市、泰興市、沐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事業單位: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以下簡稱《條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原人事部令第6號,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和《江蘇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蘇辦發〔2011〕46號,以下簡稱《招聘辦法》)等有關文件規定,為進一步規范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貫徹公開招聘的制度規定
(一)準確把握公開招聘制度的規定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組織學習《條例》、《暫行規定》和《招聘辦法》等法規和文件,準確把握公開招聘制度的相關規定和精神實質,熟悉公開招聘人員的工作程序和紀律要求,切實提高執行公開招聘制度的自覺性。要準確把握公開招聘規定的范圍對象除外情形,政策性安置人員須是中央和我省文件明確要求安置的人員,各地各部門不得擅自增加政策性安置名目,擴大政策性安置范圍;任命事業單位領導崗位人員,須嚴格執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中辦發〔2015〕34號)等文件規定;涉密崗位須嚴格按有關規定和程序要求確定。
(二)嚴格執行事業單位進人的政策文件。各地各部門要以中央和我省公開招聘政策規定為指導,對過去出臺涉及事業單位進人的政策性文件(含各類會議紀要、領導批示等)進行全面、徹底清理。與中央和省公開招聘文件規定相違背的文件,如“定向招聘”、“定向分配”、安排非政策性安置的特定人員或家屬、將事業編制“獎勵”給個人等“土政策”,要一律廢除,停止執行;低于中央和省公開招聘文件規定要求的,要及時修訂完善。今后,各地各部門不得再擅自出臺突破中央和省有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規定的進人政策。如因特殊情況確需突破公開招聘制度規定的,須事先報經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核同意。
二、規范公開招聘的資格審查
(三)規范審查應聘人員的資格條件。加強對資格審查工作人員的培訓,嚴格按照招聘公告(簡章)確定的招聘條件和有關政策規定進行審查,準確把握審查標準,統一審查尺度。嚴禁擅自擴大或縮小報名范圍、人為控制報名人數。嚴禁以任何理由拒絕符合應聘條件的人員報名,或讓不符合應聘條件的人員通過資格審查。在招聘高層次人才或緊缺人才時,采取“專家組”等特殊方式審查、評審確定參加面試人選的,須與招聘公告同時發布評審辦法和取舍標準。
(四)認真開展資格復審。資格復審須查看相關證書、材料的原件。對資格復審(包括初審)沒有通過的人員,要告知原因,及時中止其后續應聘事宜。對國(境)內學歷證書有疑問的,須經教育部門的專業機構認證;國(境)外高等教育學歷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五)建設網絡報名平臺。各地區要抓緊建設并推廣使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網上報名系統,為所屬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在線報名服務,方便各地應聘人員報名,提高報名工作效率。原則上設區市應在2015年12月底前、縣(市、區)應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網絡報名平臺建設,網絡報名平臺正常運行后,不再接收現場報名。
三、嚴密組織公開招聘的考試考務
(六)規范組織招聘考試。組織公開招聘考試(包括筆試、面試、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等),要嚴格執行公開招聘和人事考試的相關規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沒有明確規范的事項,參照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關于印發〈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考務操作行為規范(試行)〉的通知》(蘇人社〔2011〕478號)、《關于印發〈江蘇省人事考試考務工作規定〉的通知》(蘇人社發〔2014〕274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七)科學做好試題命制和使用。考試組織單位應選擇安全、保密場所命題,并對命題人員進行保密教育,與命題人員簽訂保密協議,約定保密責任。主管部門(單位)組織專業技術崗位的招聘考試要充分體現崗位特點,專業內容所占分值原則上不得低于卷面總分的60%。要正確把握“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則,不得將只有在崗人員才知曉掌握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工作程序、內部規定等列為考試內容。所命試題不得跨次使用或延期使用。同批次同一崗位招聘考試必須使用同一試卷。
(八)加強對委托考試的監督管理。事業單位或其主管部門組織招聘考試,可委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的專業機構,必要時也可委托其他能夠提供考試服務的社會專業機構。委托單位要對考試安全負責,加強對受托機構和人員相關工作的監督管理;受委托單位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考試的安全管理。雙方應按《江蘇省人事考試考務工作規定》和公開招聘規定簽訂委托書,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委托社會專業機構提供考試服務的,應在考試工作完成后,收回試卷、答題卡、成績登記表、面試評分表等資料。
四、切實履行公開招聘綜合管理部門職責
(九)認真履行綜合管理部門的職責?!稐l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招聘辦法》明確“黨委組織部門、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是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各級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公開招聘綜合管理部門職責,認真負責地做好本地公開招聘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等工作,做到權責清晰、分工明確、監督到位;要建立年度督查機制,適時開展年度督查工作,確保公開招聘政策和工作規范落實到位。
(十)加強統籌協調。各級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縱向、橫向的統籌協調,特別是與編制、財政等部門的協調。按照《關于加快推進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9〕39號)關于 “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編制,組織人事部門在編制限額內使用編制,落實實名制”的要求,做好與公開招聘制度的銜接。對不符合公開招聘政策規定的帶名單“進人計劃”或“用編計劃”不予執行。發現其他行業或主管部門印發的文件與國家和省公開招聘政策規定不一致的,要及時向上級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告,在未得到明確答復意見前應暫緩執行。
(十一)健全公開招聘工作臺帳。招聘工作結束后,須及時將有關資料整理歸檔??荚嚱M織方案、試卷、答題卡、成績登記表、面試評分表等考試方面資料,存檔時間不少于3年。招聘公告、參加面試人員的報名表格(資料)、考察材料、公示信息等資料,按人事工作檔案要求保存。對經公示確定的擬聘用人員要及時完整準確地填寫《江蘇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備案(審批)表》,并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經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審批)后存入個人檔案。
五、加強公開招聘違規違紀行為的教育處理
(十二)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各級領導干部和從事公開招聘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監察部關于印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290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人事考試工作人員紀律規定的通知》(人社部發〔2013〕36號)、《中組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個別地方事業單位違規招聘和違規進人事件的通報》(人社廳函〔2011〕123號)、《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轉發〈關于江永縣少數領導干部子女親屬違規調入事業單位問題處理結果的通報〉的通知》(組通字〔2014〕15號)等文件,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嚴格遵守各項工作紀律,維護公開招聘制度的嚴肅性。
(十三)嚴肅處理違規違紀行為。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各種名義規避公開招聘制度的行為;蓄意串通搞虛假招聘的行為;以權謀私搞繞道進人的行為等,要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糾正一起。對違規招聘行為和違規進人的責任人員要予以嚴肅處理。對違規招聘和違規進人進入事業單位的人員,一經查實,要堅決予以清退。對公開招聘綜合管理部門調查核實認定顯失公允的招聘結果,在必要時,同級綜合管理部門可以重新組織考試考核或要求招聘單位的主管部門重新組織考試考核。對壓案不辦、查處不力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