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的消除:在膽堿酯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膽堿和乙酸,其作用消失。
試述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
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有心臟每搏輸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動脈和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及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等5個因素。
1)心臟每搏輸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每搏輸出量增大,動脈血壓升高,主要表現為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
2)心率:在外周阻力和每搏輸出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心率增加,動脈血壓升高,但舒張壓升高幅度大于收縮壓升高幅度,脈壓減小。
3)外周阻力:在每搏輸出量和心率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外周阻力增加,阻止動脈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動脈內的血量增多,舒張壓升高幅度大于收縮壓升高幅度,脈壓減小。
4)大動脈彈性貯器作用:大動脈彈性貯器作用主要起緩沖動脈血壓的作用,當大動脈管壁硬化時,彈性貯器作用減弱,以至收縮壓過度升高和舒張壓過度降低,脈壓增大。5、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積的比例:在正常情況下,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積是相適應的,血管系統充盈程度的變化不大。任何原因引起循環血量相對減少如失血,或血管系統容積相對增大,都會使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下降,導致動脈血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