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陶瓷材料學是我校為招收材料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設置的專業考試課程。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材料學專業優秀碩士畢業生能取得及格及以上成績。
考試對象為參加當年全國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各部分內容的考試比例
陶瓷材料學 100%
(四)題型比例
簡答題 約60%
分析/論述題 約4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第一章 緒論
1.1 陶瓷材料的定義
1.2 陶瓷材料的發展史
1.3 陶瓷材料的鍵特性與基本性能
1.4 典型陶瓷材料及其應用
1.5 陶瓷材料未來發展及關鍵問題
第二章 陶瓷材料的晶體結構
2.1 離子晶體的結構規則—鮑林規則
2.2 幾種典型的晶體結構
2.2.1 MX結構
2.2.2 MX2結構
2.2.3 M2X結構
2.2.4 M2X3結構
2.3 硅酸鹽陶瓷的晶體結構
2.3.1硅酸鹽陶瓷的晶體結構特點及分類
2.3.2島狀硅酸鹽陶瓷晶體結構
2.3.3組群狀硅酸鹽陶瓷晶體結構
2.3.4鏈狀硅酸鹽陶瓷晶體結構
2.3.5層狀硅酸鹽陶瓷晶體結構
2.3.6架狀硅酸鹽陶瓷晶體結構
第三章 非晶態與玻璃結構
3.1 非晶態原子結構
3.1.1 非晶態原子結構特點
3.1.2 非晶態物質的結構表征方法
3.1.3 非晶態物質的熱學參數表征
3.1.4 非晶態結構的制備方法
3.2 氧化物玻璃
3.2.1硅酸鹽玻璃
3.2.2硼酸鹽玻璃
3.2.3磷酸鹽玻璃
第四章 陶瓷材料的平衡相圖
4.1陶瓷系統相平衡特點
4.2單元系統相圖
4.2.1 SiO2系統相圖
4.2.2 ZrO2系統相圖
4.3 二元系統相圖
4.3.1 具有低共熔點的二元系統
4.3.2 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統
4.3.3 生成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統
4.3.4 固相中有化合物形成或分解的系統
4.3.5 具有多晶轉變的系統
4.3.6 具有液相分層的系統
4.3.7 形成連續固溶體的系統
4.3.8 形成不連續固溶體的系統
4.4 三元系統相圖
4.4.1 具有三元最低共熔點的系統
4.4.2 生成一個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統相圖
4.4.3 生成一個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統
4.4.4 生成一個固相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統
4.4.5 具有低溫穩定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統
4.4.6 具有同組成熔融三元化合物的系統
4.4.7 具有異組成熔融三元化合物的系統
4.4.8 具有兩種液相分層的三化合物的系統
第五章 陶瓷材料的燒結
5.1概述
5.2 燒結動力學
5.3 固相燒結及機理
5.4 液相燒結及機理
5.5 陶瓷燒結的影響因素
5.6 特色燒結方法及裝備
第六章 陶瓷材料的脆性與增韌
6.1 陶瓷材料的脆性機理
6.2 陶瓷材料的增韌
6.2.1 相變增韌
6.2.2 微裂紋增韌
6.2.3 裂紋偏折和彎曲增韌
6.2.4 裂紋分支增韌
6.2.5 橋聯與拔出增韌
6.2.6 延性顆粒增韌
6.2.7 殘余應力增韌
6.2.8 壓電效應損耗能量增韌
6.2.9 電疇翻轉增韌
6.2.10 復合韌化機制
第七章 陶瓷材料的斷裂力學
7.1 陶瓷斷裂強度的微裂紋理論
7.2裂紋尖端應力和應力場強度因子
7.3斷裂韌度的測量與計算
第八章 先進結構陶瓷
8.1氧化鋁(Al2O3)結構陶瓷
8.2氮化硅(Si3N4)結構陶瓷
8.3碳化硅(SiC)/高溫結構陶瓷
8.4增韌氧化物結構陶瓷
8.5 其他結構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