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3514)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全國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設置的,“科學技術史”是為招收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設置的考試課程。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碩士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素質并有利于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二、考試的學科范圍
科學技術史教學大綱所包含內容。考查要點見本綱第二部分:考試樣題參見本綱第三部分。
三、評價目標
科學技術史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科學技術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科學通史和案例研究的方法理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歷史事實的能力。考生應能:
1、 準確地掌握科學通史中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歷史事實。
2、 正確運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并對關鍵歷史時期和歷史人物達到深入理解。
3、 對科學史各階段的特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達到基本的理解。
4、 對科學史中的哲學問題達到一定的理解。
5、 準確、恰當地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文字通順、層次清楚、有論有據,合乎邏輯地表述。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二) 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 試卷滿分為100分。各部分內容的考查比例:
四大文明古國的科學技術:10%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技術:10%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10%
近代歐洲科學的興起和發展:20%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10%
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10%
二十世紀初的物理學:10%
二十世紀初的天文學:10%
二十世紀科學的全面發展:10%
(四) 題型比例
簡答題40%
論述題6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緒論
什么是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史的分類,科學技術史的研究對象和內容,科學技術史的學科性質和學習方法,學習科學史的功能和意義。
●科學技術的起源和發展
科學與技術的區別;技術的起源和發展,技術的分類;科學的起源和發展,古老科學(天文,數學,醫學)的起源,現代科學的發展。
●四大文明古國的科學技術
古埃及的科學技術,兩河流域的科學技術,古代印度的科學技術,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技術
古希臘哲學中的科學精神,古希臘的科學技術,希臘化時期的科學技術,古羅馬的科學技術。
●中世紀西方的科學技術
中世紀前期科學技術的衰落及其原因,中世紀后期科學技術的復蘇。
●古代阿拉伯的科學技術
阿拉伯帝國發展科學技術的有利原因,阿拉伯科學技術的特色,阿拉伯科學技術的衰落及其原因。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概況,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現代科學技術沒有在中國產生的原因。
●近代科學產生的條件和早期萌芽
近代科學產生的條件,近代科學產生的早期發展,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運動,達芬奇的科學工作。
●近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本章采用案例研究教學方法,以人物為線索,分析科學家從事科學發明創造的文化社會歷史背景:哥白尼及其《天體運行論》,伽利略科學工作及其方法論創新,第谷-布拉赫的天文學工作,開普勒在天文學、數學和光學中的工作,威廉-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牛頓的科學工作及其歷史地位。
●第一次工業革命
英國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分析,英國民族心理特征,紡織工業革命過程介紹,蒸氣機的發明和改進過程,機器制造業,鋼鐵工業,運輸業的發展,英國工業革命的內在邏輯,科學技術的體系化。
●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
天體演化理論,地質學的產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的發現及其意義,細胞學說,生物學,進化論的發展過程。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革命
電力革命的理論基礎,電力革命的技術發展,電力革命在各國的反應及其啟示。
●二十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
物理學革命的序幕,對物質結構和基本粒子的探索,量子力學的創立,相對論的創立,
●二十世紀初的天文學革命
哈勃的天文學工作及其科學哲學意義,天文學的新發展。
●二十世紀初的科學的全面發展
化學的新發展,DNA的發現及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基因工程及其社會意義,現代地學的發展。
●新技術革命
計算機的發明,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過程,生物工程,材料技術,能源技術,蘇聯美國的空間競爭,海洋工程。
●系統科學的興起及影響
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系統自組織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復雜系統理論,系統科學體系。
第三部分 考試樣題
一. 簡答題(10 x 4)
1900年物理學中的三朵烏云是什么?它們分別導致了什么?
什么是恒星,行星和衛星?
阿基米德的主要科學貢獻是什么?
簡述DNA的發現過程。
二. 論述題(20 x 3)
伽利略的主要科學工作是什么?
牛頓的主要科學工作是什么?
簡述電力革命的過程,為什么說它是在英國法國開花,在美國德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