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前期:開啟大數據搜索模式
備考前期我們要做什么?地毯式搜集信息是首先要做的。大數據時代下,考研考察的第一能力就是信息搜集能力。院校選擇、專業排名、報錄比、調劑信息等等你都要做到全方位了解,這當然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權威資訊哪里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是第一選擇,很多考生到了10月份報名的時候才知道有這個網站,其實這上面的信息是很權威的并且綜合性強,相信能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其次考研論壇也是個好去處,主要是通過它認識一些小伙伴,聯系前輩買筆記等。
●考研中期:APP訂閱推送新動態
為了避免你以關注考研資訊的名義不由自主的“刷微博”,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在手機里下載一個考研類的APP。它會定期為大家推動新的考研新聞動態,如大綱的發布、新解析、部分院校的招生計劃調整和備考經驗等。每天利用吃飯的瑣碎時間看一看的同時又不會被它影響學習,也可以算是考研的一個小妙招。
●沖刺階段:專注,少即是多
到了考研后期,老師個人是不建議大家花時間在網絡上獲取知識的,此刻我們需要的是專注。因為沖刺階段你們一天要保證10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這個時候與其聽各個輔導班的押題寶典或是網絡上的海量沖刺信息,不如更多的回歸課本,輔導班的押題聽一家就夠了,押題并不是你聽得越多就押中越多。這時只有關注的越少,收獲的“干貨”才越多。等到初試結束后,復試和調劑還會迎來第二波的信息狂潮。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創新精神,這與我們之前給考研貼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標簽不同,它需要我們同外界有更多的連接,通過接觸外界新的信息我們才能開闊視野。同時我們也需要有一種自律精神,張弛有度才能讓考研可持續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