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劉一丈書》
宗臣
課文知識要點提示
1、作家作品
這是一篇書信體的記敘文。宗臣,字子相,揚州興化人,為明代“后七子”之一。
2、寫作目的
明代嘉靖年間,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無恥之徒奔走鉆營于嚴府門下,趨炎附勢,丑態百出。刑部員外郎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被斬,宗臣與王世貞等人“亢節仗義”,公然“解袍覆其尸,為文哭之”,并助理楊家辦理喪事,為嚴嵩所惡。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一丈信中稱贊作者“上下相孚,才德稱位”,宗臣在回復劉一丈信中,借題發揮,尖刻諷刺了明代官場中的丑惡現象。對明代官場中“上下相孚”的內情做了深刻揭露,尖刻諷刺了“干謁者”奴顏婢膝的丑態和“權者”虛偽貪婪的丑惡嘴臉,反映出明代官場的黑暗****.
3、人物形象
“干謁者”向門人百般討好,被召見時奴顏婢膝,一出權門就大肆吹噓。
“權者”先是傲慢不見;假辭賄金,貪婪虛偽;納后則為來客說好話。
“門者”先是狐假虎威,借機敲詐;而待來客拍馬成功,就變作揖答禮。
4、細節描寫
本文在揭露“干謁者”、“權者”、“門者”的丑態時多用細節描寫,如寫“干謁者”“甘言媚詞,作婦人狀”:“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驚走匍匐階下”等,真實可信,細膩傳神,把一個奔走權門、搖尾乞憐的小人寫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