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環保的“環保磚”》高三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初夏時節,走進北方農村,常見的是連綿成片的莊稼地,地里是剛剛播下的玉米種,水稻秧。而焦點訪談記者在山西省長治市的一些村莊,在田地里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耕地為何被挖成大坑
這是山西省長治市黃碾鎮的黃中村,在村子邊上,有這樣一個大坑。深有十幾米,面積足有三、四十畝。再向坑里看一看,有很多被車輛碾壓過的痕跡和胡亂堆放的土堆。坑的四周更是被大型機械挖得深一塊淺一塊。
從黃中村向北幾公里,就是史回鄉的楊家莊村。穿過一片玉米地,看到了一個同樣的深坑,面積比黃中村的更大。記者走了一上午,在長治地區的潞城市屯留縣、長治縣等地就發現了二十多個這樣的深坑。這些大坑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深。而且記者看到,大型挖土機還在開足馬力繼續地挖,看來這坑的深度和寬度還有不斷加大的趨勢,甚至有些埋在地下的管線都被挖斷了。
村民們告訴記者,這些深坑過去都是土質非常好的耕地。但從四五年前開始卻被人以每畝幾百元的價錢給租用了。這些耕地為什么被挖成大坑?挖出來的土又到哪里去了呢?
如此“環保磚”
在黃中村,記者跟著挖土機來到了一片廠房,遠遠地就聽見了車間里傳來的轟鳴聲,廠房頂上還能看到冒出的青煙。記者看到挖土機把土放在了傳送帶上,土被打碎、篩成粉末,然后再運送到車間里被壓成了一塊塊磚坯。原來,從大坑中挖出的土,都被送到工廠燒成了磚。
煤矸石燒結磚是傳統粘土磚的替代品之一。在長治地區規定煤矸石的比例必須達到70以上,才被認為是新型墻體材料。也就是說,用土的比例不能超過30,那么這所謂的環保磚到底用了多少比例的土呢?
記者到后院看了看,發現一堆堆的粘土堆成小山,在幾堆粘土后面好不容易才看到了一小堆煤矸石。顯而易見,這個磚廠燒磚所用的材料當中,本應該占大頭的煤矸石幾乎成了象征性的擺設。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長治地區類似這樣生產工藝的磚廠至少有四五十家。每家每天的生產能力都在十五萬塊左右,四五十家磚廠一天能生產五六百萬塊冒牌的環保磚。這么大量的消耗,難怪會把好好的耕地挖成這樣。
煤矸石的成本每噸在30元左右,而就近挖取耕地上的土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如果按照環保磚的要求,一塊磚以70煤矸石來算,一天生產十五萬塊磚要使用煤矸石260多噸,如果煤矸石只用30,那么一天只需要110噸煤矸石。這樣磚廠一天的成本就能省下四、五千塊錢。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潞城市國土資源局在巡查過程中,就發現了轄區內各個磚廠占用耕地取土燒磚的違法行為,對一些磚廠一次性的罰款就高達10幾萬,并要求關閉磚廠,可檢查之后停上幾天,沒人查了接著生產。
真正新型環保磚少人問津
記者在長治采訪時發現,粘土磚并非沒有合適的替代品。那種灰色實心環保磚是全部使用電廠排出的工業廢渣,通過高溫蒸壓而成的,一點粘土都不使用,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環保磚,也是山西省墻改中心近年來推廣使用的替代材料。它的質量不比傳統的紅磚差,而且價格還更便宜。
奇怪的是,違規生產冒牌環保磚的現象屢禁不止,而物美價廉的環保磚,卻銷售不暢,很少有老百姓買來蓋房子。
據了解,老百姓不選擇環保磚的主要原因是千百年來一直使用傳統的紅磚。而面對新型材料,老百姓了解得少,覺得環保磚重量輕,擔心質量不過關,能接受的很少。實際上山西省正規磚廠所生產的環保磚已經能達到國家的標準。但是由于宣傳推廣的力度不夠,普及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一邊是新型環保磚鮮有人問津,生產線長期閑置。另一邊是冒牌環保磚生意紅火,大量耕地每天都不斷遭到破壞。
19.本文第一部分,作者為什么詳寫了黃中村的大坑還要寫楊家莊村的大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違規生產冒牌環保磚現象難以消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請探究這篇報道的創作意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9.(4分)考點:本題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
答案:詳寫黃中村的大坑是為了突出坑之大,突出挖土燒磚對土地資源破壞之嚴重。再寫楊家莊村的大坑,是為了說明挖土燒磚破壞土地資源的現象在當地的普遍性和嚴重性。(本題4分,每答對1點2分)
20.(5分)考點:本題考查考…力度,使環保的理念植根于老百姓的心中。
(3)提醒執法部門,對假冒環保生產的企業要加強監督,不可走過場。
(本題6分,每答對1點得3分,答對兩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