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第 6課 美國(一)
第 1 課時 共 1 課時
課型
新授課
執教教師:
教學目標
1、了解美國的位置和組成,知道其領土變化的原因和過程
2、了解美國居民的構成和美利堅民族的復雜性。
3、了解美國自然環境的特點,掌握主要的地形區和氣候類型
4、了解美國自然資源的豐富性。
5、運用美國的地形圖、氣候圖,分析美國自然環境的優越性。
5、運用美國的礦產資源圖了解美國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6、通過學習美國對世界資源的掠奪和環境的破壞,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
教學重點
美國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以及種族構成等。
教學難點
1、美國自然環境和資源對于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教法學法
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對比法 、探究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85--------88
導入新課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踏上西半球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透過美國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風貌、經濟特點和人們的生活風俗等。
重難點教學過程
1. 世界政區圖。
觀察地圖,說說美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臨國位置。(美國位于西半球的北溫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西南與墨西哥相鄰,北臨加拿大,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除了本土外,美國海外的兩個州分別位于什么位置?屬什么溫度帶?(阿拉斯加,位于北極圈附近,大部分屬北溫帶,少部分屬寒帶。夏威夷,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熱帶太平洋地區,屬熱帶。
3. 美國國旗。
問: 你知道美國國旗的含義嗎?(美國國旗的左上角藍色星區內,一共有50顆白色五角星,他們分別代表美國的50個州;星區以外還有13道紅色白色相間的條紋,他們又代表美國最初獨立時的13塊英國殖民地。)
一、領土組成
1、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
2、領土組成
美國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膚色的人?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說明美國是一個由各種人種構成的移民國家。
總結:美國建國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說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
二:移民國家。
1.你所熟悉的美國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國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華盛頓:美國人。愛因斯坦:德國猶太人。楊振寧、李政道:中國人。喬丹:非洲人。)
2.閱讀教材86頁圖9.2“美國的人種構成餅狀圖”,看看在美國什么種族的人口最多?
(白種人占84%,最多;其次黑種人占13%;其他占3%。 )
板書:種族歧視。
3.情景教學。
問:華人對美國的建設都有哪些貢 獻? (西部開發,修筑鐵路;科學界獲諾貝爾獎的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等; 航空領域有第一位華裔太空 人:王贛駿。
板書:華人的貢獻。
4.過渡:有眾多的中國人生活在美國,那么美國的氣候條件和其他自然環境與中國有哪些異同?
引導:美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三面環海,對氣候影響非常大。大家觀察圖,看看美國有哪些氣候類型?最主要的是哪種?(溫帶大陸氣候、亞熱帶溫潤氣候、溫帶海洋氣候、高山氣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溫帶大陸氣候。
5.展示美國的地形圖。
同學們,從圖上找出阿巴拉契亞山脈、洛杉磯、科迪勒拉山系、中 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勞倫斯河和五大湖。
問:美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哪種地形面積最大?(美國的 地形東西高,中間低,即:西部為山地,中間為平原,東部為低矮的高原。其中,平原面積最大,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
6、過渡:美國不但自然環境十分優越,自然資源也是非常豐富。
展示美國本土礦產資源圖
找出美國主要的 資源占世界的比重,理解美國資源的豐富性,討論這樣對于美國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總結應用
通過閱讀 圖表,查閱資料,合作討論,我們理解了美 國的移民國情,了解了美國的位置范圍,自然環境特點和豐富的資源。
板書設計
第 6課 美國(一)
一、領土組成:1、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 2、領土組成
二、移民國家: 1、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2、主要人種:白種人 3、通用語言:英語
三、自然環境:1、地形:西部山地:落基山。 中部平原:大平原 。東部山地:阿巴拉契亞山2、河流和湖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蘇必利爾湖最大)3、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4、自然資源:礦產,森林,草原和耕地。
典型錯例分析
課題
第7課 美國(二)
第 1 課時 共 1 課時
課型
新授課
執教教師:
教學目
標
1、美國農業生產的布局與特點。
2、美國的工業布局及高科技的特點。
3、美國對世 界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應負的責任。
能力目標
1、運用美國的地形圖、氣候圖和農業帶的分布圖,揭示地形、氣候兩個要素對美國農 業分布的影響。
2、運用美國的礦產資源圖以及美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圖,揭示礦產資源對美國工業區的影響。
3、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什么促進作用。
情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地理學習的興趣。
2、通過學習美國對世界資源的掠奪和環境的破壞,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
教學重點
美國農業生產特點、工業特點以及城市分布等。
教學難點
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的推動作用。
教法學法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導入新課
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美國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知道美國的自然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這一切對于發展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美國的經濟發展特點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現代化的農業
1.導語:要了解美國的農業狀況,我們首先回憶美國的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
2.學生活動:回憶美國的地形分布和主要氣候類型及降水的變化規律,總結自然環境的優越性
3.總結:
由緯度位置可以推測到光熱資源。
由平原面積可以推測到耕地資源。
由海陸位置和河、湖布局,可以推測出水資源
試按以上思路,分析、歸納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緯30º-50º之間,光熱資源豐富。美國平原面積廣大,占全國總面積的—半;耕地面積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美國主體部分位于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間,大西洋和墨西哥灣的水氣可以深達內陸,降水充沛;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縱貫于南北,為灌溉和航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過渡。
美國作為農業大國,除了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外,還有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
展示材料1:反映美國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圖片。
展示材料.2:美國從事農業人口,不到全國總人口的3%,卻耕種了世界10%的耕地。在美國,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養活76個人,比世界每個勞動力供養5人的平均水 平要高出10多倍。
問:以上資料說明了什么問題?(美國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實現了 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
板書:生產過程的機械化。
5.美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具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好處? (地區生產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區)。好處是: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便于推廣農業技術。
板書:地區生產的專業化。
6.展示“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
問:大家觀察圖,看看美國主要形成哪些農業帶(區)?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乳畜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密集。
玉米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
小麥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高山冰雪溶水
棉花帶: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緯度低,夏季氣候濕熱。
7.展示“美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位次”圖表。
問:美國有哪些農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玉米、小麥、大豆、棉花)
8.小結:美國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過渡:美國不但農業現代而發的,工業更是相當發達
二、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導入: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產品是美國生產的?請列舉一些產品或品牌。(可口可樂、摩托羅拉手機、福特汽車、柯達膠卷等。
總結: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 工業國家,它的工業產品遍布世界,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今天 我們就來全面認識美國的工業狀況。
2.引導:你知道美國有哪些主要工業部門嗎?(鋼鐵、汽車、化學、電子、宇航、石油、飛機制造、軍火等。
3.展示“美國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圖
引導:請同學們在圖上指出下列工業城市,并說明<也
總結:東北部是美國開發最早,污染最嚴重的工業區,主要是傳統工業部門。后來逐步向南部、西部“陽光地帶”轉移,這兩個地區逐步發展成為以新興工業門類為主的工業區。
4.引導:美國有哪些產品居世界前列?(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膠、輪胎、鉛、載重汽車、發電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聞紙、水泥、鋼、小汽車。
提示:多看“閱讀材料”。
5.引導:根據以上“材料 ” 學生發現美國的工業生產有什么特點?(工業產品種類齊全,產量大,技術先進。
板書:完整的工業體系,產量大,技術先進。
6.引導:有 人說:“美國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你同意嗎?你能列舉一些有關高新技術的產品和其他事物嗎?(航天飛機、微軟公司、彼爾·蓋茨、愛國者導彈、大型轟炸機。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7.引導:近幾年,美國的經濟平穩發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術產業。
閱讀P90頁提供的材料,說說高新技術產業對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美 國的確是名 副其實的“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板書:“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8.過渡: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第一經濟強國。它眾多的工業產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費,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呢?請學習下面一個標題的內容。
總結應用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美國發達的工農業生產和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希望同學們能夠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也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的國家。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一.現代化的農業
1.農業特點:現代化,專門化
2.主要農業帶:小麥區,玉米帶,棉花帶,乳蓄帶
二.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工業分布:東北部:紐約(最大城市和工業中心),芝加哥
西部:舊金山,洛杉磯
南部:休斯頓
2. 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