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電、土木、交通等行業從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水力學、水資源規劃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電站、工程項目管理等。
就業方向: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它土木工程技術方面工作。
農業水利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農業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掌握農業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的方法;成為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灌溉排水工程學、工程水文與水利計算、水力學、土力學、工程力學、土壤學及農作學、工程制圖、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水工建筑物、水泵及水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
就業方向:能在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水保、國土等部門從事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土地整理、灌區運行管理和測試研究及科研等方面工作。
測繪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工程建設的勘測、施工及其運行各階段的測繪、信息處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測量平差、地理信息系統(GIS)、攝影測量遙感技術(R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控制測量學、工程測量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可在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鐵路與水運)、工業企業、國土、房產、海洋、建筑、水利、電力、石油、礦產、冶金、國防、測繪、工程勘察、城市與企業信息管理等部門,從事測繪及相關工程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本專業方向的特點是就業面廣,適應性強,社會需求量大。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水文學、水資源保護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水利工程師初步訓練,具有初步的水文分析計算和水資源管理能力及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水力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水工建筑物、運籌學、水文學原理、水文預報、水環境化學、水文分析與計算、水資源系統運行調度、水資源系統規劃及利用等。
就業方向:從事水資源規劃與調度、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從事科研、教學等工作。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理工類 四年 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江西省特色專業、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行業發展和社會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工程能力、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水土保持工程師。即培養掌握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從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水力學、土力學、理論力學、工程水文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土壤侵蝕原理、水土保持工程學、水土保持林草技術設計、水土保持規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水土保持信息與流域管理、水土保持監督與管理、水土保持監測等。
就業方向:學生就業面向水利、農林、環保、基建等多個行業,可在行政管理部門和事業單位從事水土保持規劃、管理及監督執法等相關工作,可在設計院等工程單位從事水土保持綜合規劃、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與施工、水土保持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水土資源開發利用、園林綠化等工作,可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生態修復、水土流失防控等教學、科研工作。
園林(理工類 四年 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專業,江西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園林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綠地管理、園林栽培養護等方面基本技能和城市園林科學研究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具有景觀設計師和建造師初步訓練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園林概論學、園林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樹木學、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植物病蟲防治、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藝術原理、建筑初步、設計初步、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生態學、風景園林設計、園林綠地規劃、園林工程、園林概預算、園林制圖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課在景觀設計院、房地產、城市建設、園林、林業等部門從事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概預算、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經營管理、園林科學研究等相關工作。
地質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工程地質方面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能在城鎮建設、水利土木、能源交通、資源開發、國土防災等各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單位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資源勘探與工程監理等工作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礦物巖石學、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基礎、工程地質學基礎、工程地質勘察、地質工程設計、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建筑力學、土質土力學、巖體力學、地下水動力學、工程測量、地基與基礎工程學、工程監理、工程物探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工礦企業等單位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巖土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監理、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等方面工作,還可在水利水電、交通工程、城鎮建設、機場、港口、碼頭、國土資源、環境、市政工程等單位設計研究院、工程局和管理局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等工作。
風景園林(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公共空間景觀設計、景觀建筑設計、城市水景觀規劃設計、水利風景區和各類城市綠地規劃設計、大地景觀規劃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分析等方面基本技能和風景園林科學研究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具有景觀設計師和建造師初步訓練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風景園林藝術原理、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建筑結構與構造、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區規劃、水景觀規劃設計、景觀生態學、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風景園林工程、風景園林工程概預算、設計表現技法、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植物造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城市建設部門、規劃、建筑及園林設計部門、大專院校、水利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綠地系統、各類公園、風景區、庭院、城區綠化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方面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知識面寬、基礎寬厚、實踐能力強、視野開闊、綜合素質高,有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港口規劃與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工程制圖、工程測量、結構力學、工程水文、水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地質、海岸動力學、河流動力學與航道整治、鋼筋混凝土結構、渠化工程、水運工程施工等。
就業方向:能在交通、航務或航道設計單位從事碼頭、船塢、船閘等工程的設計工作;可在建設單位從事碼頭、船塢、船閘、疏浚等工程的施工、監理、咨詢等工作;也可到各級航道局從事江河治理和流域管理等工作;還可到各級水利、交通、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和科研院校從事防洪指揮、勘探、規劃、管理及科學研究等工作。
土木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本專業設置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獲得土木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初步的土木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及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材料、結構力學、結構設計原理、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城市地下空間規劃、隧道工程、地鐵與輕軌、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預算等。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從事土木建筑工程、城市地下鐵道、隧道工程領域的設計、施工、監理、科研和項目管理的工作;建設單位的基本建設管理工作;政府管理職能部門的土木工程管理、質量監督工作。
城鄉規劃(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城鄉規劃、城鄉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知識,獲得城鄉規劃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建筑初步、建筑設計、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總規原理、城市控規原理、居住區規劃設計等。
就業方向:從事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規劃管理工作;從事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房地產公司、城鄉開發和市場服務機構等企業的城鄉、建筑、景觀的規劃設計、研究及工程咨詢工作。
建筑學(理工類 五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有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建筑設計及管理工作,獲得建筑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美術、建筑設計、居住建筑設計原理、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設計、中國建筑史、外國建筑史、建筑構造等。
就業方向: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古建保護、室內設計、建筑科學研究、建筑與城市建設管理等工作。
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所需的基礎理論和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工程設計、技術開發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水分析化學、給水排水管道系統、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處理微生物學、水質工程學等。
就業方向:城建、市政系統、工礦企業等從事給水排水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工程經濟管理和有關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工作;水環境監測、評價、分析、流域管理等工作。
工程管理(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按工程造價方向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等方面專業基礎知識,全面接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夠在土木、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領域從事項目決策、項目全過程造價確定與控制以及現場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運籌學、建筑工程概預算、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管理、安裝工程概預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
就業方向:土木、水利、交通等各類建筑施工企業、監理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咨詢機構、金融機構、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建設施工管理部門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與科研教學機構從事工程項目評估與咨詢、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與現場管理等工作。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掌握道路橋梁工程的基本理論知識,獲得道路橋梁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初步的道路橋梁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路橋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基礎工程等。
就業方向:道路橋梁工程設計研究院的勘察、設計、研究工作;工程監理公司的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監理工作;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及橋梁施工、檢測與建設管理等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本專業設置發輸變電、供配電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獲得“注冊電氣工程師”基本訓練,服務地方經濟及水利電力相關行業發展,能在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領域從事電力系統調度運行維護、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及保護、技術開發等工作(發輸變電方向);或供配電領域從事供配電系統設計、供用電管理、電能計量、供配電設備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供配電方向)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電機學、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自動裝置、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高電壓技術、電氣與PLC控制技術、供用電管理、配電網自動化、工業與民用電氣和電力工程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發電廠和各級電力公司從電氣事設計、試驗、運行及管理工作;或大中型電力設備生產或電力施工企業從事電氣設計及電力設備的生產、安裝和管理工作。
能源與動力動力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本專業設置水電動力工程、電廠熱能動力工程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能源動力類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初步的從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流體機械及其自動化、電廠熱能動力工程方面的運行管理、設計研發、設備制造、安裝檢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及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電路、微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理論、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發電廠電氣設備、水輪機、水輪機調節、PLC原理及應用、水電廠自動運行、流體機械CAD、汽輪機原理、鍋爐原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發電廠、電網和電力建設公司等央企,從事運行管理、設計研發、安裝檢修等工作;或各行業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能源動力類設備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
車輛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設置汽車技術服務、汽車設計與制造、汽車電子控制三個方向(限選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車輛工程師技術基礎,掌握現代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車輛工程專業技術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能夠從事現代車輛設計、制造、實驗、檢測、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的車輛工程領域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試驗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后,主要在汽車相關企業、學校等領域的設計研發部門、技術服務部門從事車輛設計與制造、車輛后市場服務、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校級重點建設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能夠熟練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基礎理論和相關知識,具備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數控技術、液壓傳動與控制、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現代機械設計方法、電工與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工程材料、機床電氣與PLC、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先進制造技術、工程機械設計、金屬結構設計。
就業方向:主要機械制造和分布在水利水電建設等相關行業,(1)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與實施工作;(2)從事機械、電氣、液壓、氣壓等控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3)從事工藝工裝的設計、制造工作;(4)從事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設備的編程及操作工作;(5)從事機械CAD/CAM技術的應用工作;(6)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的現場技術管理工作;(7)從事機電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工作。(8)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國家機關從事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9)從事機械模具設計生產及制造相關工作。
自動化(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設置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兩個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專題設計、試驗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氣控制技術”等核心應用能力的應用型高級自動化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過程控制、建筑電氣、運動控制系統、傳感器與檢測技術、PLC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與現場總線技術、現代控制理論等。
就業方向:畢業學生能在工業企業、公司、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有關運動控制或過程控制、制造系統自動化、自動化儀表和設備(工業自動化方向)、智能監控系統、智能建筑(樓宇自動化方向)等方面的工程設計、系統集成運行、維護和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機械電子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江西省高校重點學科、中國區域一流專業;本專業培養方向為機電一體化。
培養目標:掌握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等專業的綜合性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機電系統工程的設計能力和調試檢測能力的系統訓練,具有扎實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液壓及氣壓傳動、機電一體化系統、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氣控制及PLC、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現場總線技術。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及企業,從事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制造、維護、研發及管理等方面工作,還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從事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獲得機械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模具設計與制造和焊接成型與控制方面的產品開發與設計、工藝設計與過程控制、設備開發與維護以及技術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工程材料、機械制造基礎、金屬塑性成形原理、焊接理論基礎、檢測技術及控制工程、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焊接方法與設備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在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或焊接技術及自動化等方向的設計、制造以及新產品開發與研究等技術和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通信系統及設備的設計與開發、安裝與調試、試驗與維護等方面能力,獲得通信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現代交換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光纖通信、移動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與應用等課程。
就業方向:
(1)黨政機關、水利、電力、工商、稅務、銀行、保險、證券、交通、醫療等部門從事通信信息處理和辦公自動化工作;
(2)電信、移動、聯通、鐵通、廣播、電視等通信技術應用行業;
(3)教育行業的通信、電子、計算機、信息系統方面的教學工作與實驗室工作;
(4)公司和科研部門從事現代通信系統與網絡的設計、開發和科研工作;
(5)通信技術行業從事通信產品的研發、試驗與維護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從事現代電子信息系統及產品的研究與設計、調試與維護、管理與開發等能力,獲得電子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寬口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嵌入式系統及應用、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數字信號處理、EDA技術與應用、智能儀器儀表、數字電視原理與應用、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等課程。
就業方向:
(1)黨政機關、通信、航空、航天、汽車、船舶、建筑、水利、電力、交通、醫療等部門電子信息處理和辦公自動化工作;
(2)廣播、電視、通信及其它應用電子技術行業;
(3)電子技術行業從事電子產品的研發、試驗與維護、技術服務與管理工作。
(4)教育行業的電子、通信、計算機、信息系統方面的教學與實驗室工作;
(5)公司和科研部門從事現代電子信息系統及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科研工作。
計算機類(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按大類招生,后期分流,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信息處理技術、軟件系統研發與管理、網絡工程設計與維護等方面能力,獲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計算機網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及UML 、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ASP.NET程序設計等課程。
就業方向:
(1)黨政機關、水利、電力、銀行、證券、保險、工商、稅務、廣播、電視、交通、醫療等部門從事信息系統的研究、開發、維護與管理等工作;
(2)信息技術行業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產品的試驗與維護、技術服務與管理工作;
(3)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從事軟件的軟件系統開發、測試及維護等工作。
(4)教育行業的計算機、通信、信息系統方面的教學與實驗室工作;
(5)科研與設計院所從事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科研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與評價、維護與管理等方面能力,獲得計算機、信息和管理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據庫原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移動互聯網、網絡安全、運籌學、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基礎、管理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
就業方向:
(1)黨政機關、水利、電力、銀行、證券、保險、工商、稅務、交通、醫療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工作;
(2)科研與設計院所從事計算機網絡及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科研工作。
(3)教育行業的信息和管理方面的教學與實驗室工作;
(4)外資企業、軟件外包服務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調試、維護、售后等技術工作;
(5)信息技術行業及水利信息部門從事信息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實施和評價、網絡試驗與維護、技術服務與管理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測控技術及儀器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儀表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精密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測控電路、信號與系統、工程光學、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智能儀器設計、虛擬儀器設計。
就業方向:
(1)黨政機關、水利、電力、航空、航天、化工、交通、醫療等部門測控領域信息處理和辦公自動化工作;
(2)航天航空、兵器、機械、電子、能源、化工、通訊、汽車、水利、船舶、生物、醫學、環保等行業從事新型儀器、測控系統的研發、生產、技術支持、營銷及管理工作;
(3)國家技術質量監督機構等部門從事計量技術、設備檢測技術與管理工作,航天測控、國家檢驗檢疫部門從事測控技術研究、測試設備的檢驗、檢定和管理工作;
(4)工業企業中從事自動化監測、控制或生產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管理等工作,水利部門水信息監測技術的研究、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5)研究院所、大中專院校從事科研、設計、教學工作。
應用統計學(理工類 四年 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及計算機應用技能,具有良好的數學與統計學素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數據分析方法和統計軟件分析、處理統計數據,能在經濟建設各行業、國家行政各部門以及各種機構從事統計調查、統計預測、統計分析的應用型高級統計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優化理論與方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原理、試驗設計、數學建模、統計計算、統計預測與決策、統計軟件包、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抽樣調查、金融數據分析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既培養學生應用概率統計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與利用數學模型進行判斷和預測的能力,同時又培養學生運用統計學的一般理論和方法在社會、自然、經濟、工程等各個領域的分析應用能力。
專業學術型的統計學人才:統計學、數學、計算機、電信、經管、金融等專業的碩士生優質生源。
就業創業型的統計學人才:在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金融、保險、醫藥、IT等部門等從事統計調查與咨詢、統計信息管理、數據分析、產品設計、質量控制與改進等工作的應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中荷合作項目)(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運用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等基礎科學知識,力學、材料等技術科學知識以及相應的工程技術知識來研究、設計和建造工業與民用建筑、隧道與地下建筑、公路與城市道路以及橋梁等工程設施的學科。本專業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獲得土木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初步的土木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及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房屋結構、橋梁結構、地下結構、道路勘測設計與路基路面結構、施工技術與管理。
就業方向:可從事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地下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的設計、施工、監理、科研和項目管理的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韓合作項目)(理工類 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熟練運用中韓雙語,掌握能源與動力工程類學科的理論與專業知識,獲得動力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及其自動化及其相關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技術改造等技術和管理方面能力,諳熟電氣工程國際慣例及國內實務,知曉國際市場電氣工程知識,了解國內外電氣工程的設計、制造、管理程序,培養具備創新實踐能力,能夠進入電氣行業國際市場的國際化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韓語、電路、電機學、電力系統分析、電力工程、配電網自動化、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發電廠和各級電力公司從事設計、試驗、運行及管理工作;也可以選擇各行業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電氣設計及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