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成立于2002年6月,是以整建制形式建立的學院,并且建院當年招生。我們學院是理工大學成立最晚、但是發展最快的學院。到目前為止,我院已經擁有五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資環循環科學與工程(2013年第一次招生)。在學科建設方面,我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安全工程工程碩士授權。另外安全工程本科專業2010年被列為首批天津市品牌專業,安全工程和環境工程專業被列為天津市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
我院現有教職工61人,專任教師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學院教師總數的70%。目前在校本科生為1286人,全日制碩士生100人,在職碩士生36人。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實驗室中心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等五個專業的相關實驗室組成,分為元素分析實驗室、重金屬分析實驗室、樣品預處理實驗室、環境微生物實驗室、色譜分析實驗室、光譜分析實驗室、多功能人工氣候室、水資源利用與分析評價實驗室、生物組培室、電氣安全實驗室、防火防爆實驗室、材料無損探傷檢測實驗室、安全人機工程實驗室、環境資源再利用實驗室、環境工程實訓實驗室、安全工程實訓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實驗室等17個專業實驗室。“環境與安全工程實驗中心”被批為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還與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廠、天津堿廠、大港煉油廠、東麗區污水處理廠、咸陽路再生水廠、開發區新水源公司等十幾個企事業單位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滿足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需求。
環境科學專業
本專業面向環境保護、治理及規劃相關領域,培養具備較扎實的化學、生物、生態、地理、分析及監測等基本實驗技能,具有分析與解決環境變化、環境污染、環境破壞以及環境修復等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應用、可持續發展等有關政策和法規,能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政府機關、大中專院校、環保單位等從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分析與監測、環境修復和環境影響評價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生物化學、生態學、分析與監測基礎、環境地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法、環境規劃與管理、水處理工程技術、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環境科學專業英語等。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考生,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環境工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為天津市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環境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較強的工程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使學生掌握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物理污染控制、給水排水工程等環境工程領域方面的基礎和專業知識,具有環境工程設計開發、技術改造、系統優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熟悉污染物檢測分析、環境監測等的基本知識與方法,能夠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保產業的發展,可在環境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開發、教學、現場環境管理等工作。
專業核心課程:給水工程、排水管道工程、環境工程系統設計、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污染控制技術、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水泵與泵站設計、環境工程綜合實驗、環境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環境影響評價、水資源分析與評價、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等。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考生,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安全工程專業(按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招生)
本專業為天津市品牌專業,是天津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培養系統掌握安全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能夠從事企、事業單位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工程設計、安全檢測、安全評價、安全教育和培訓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安全工程概論、流體力學、化工原理、安全學原理、安全人機工程學、系統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燃燒與爆炸原理、安全檢測監控技術、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工業通風與除塵等課程。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考生,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和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掌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生態規劃與設計、資源環境遙感的專業知識與方法以及資源利用和環境發展相關政策和法規,能在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政府機關、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與資源環境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自然地理學、生態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水文水資源、土壤學、土地資源學、測量與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與經濟地理學、遙感概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資源與環境法學、生態規劃與設計、水土保持規劃與設計等。
本專業招收理工類考生,學制四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具備資源回收與管理、廢棄資源拆解處理、粉碎、分選與深化加工等方面知識,適應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保產業發展,能從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領域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