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學院是由原張掖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科專業發展而來的。1978年首先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專科專業,1996年設立經濟法專科專業,2003年設立法學本科專業,2004年設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2017年設立社會工作本科專業。2007年學校將政法系改建為政法學院,2013年12月,在原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的基礎上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年7月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成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智庫”,由此學院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院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社會工作三個本科專業,并承擔著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下設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工作、實踐教學指導中心等五個教研室;建有模擬法庭、法學案例討論室、文科實訓室、法律診所等四個實驗室,創辦有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智庫、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河西學研究所等三個科研平臺,河西學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掛靠政法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50人,全日制本科生678人。教職工隊伍中有專任教師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講師1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學位教師37人,校外兼職教師15人,建成了一支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等結構相對合理,富有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博學、深思、明法、篤志”的優良傳統。
學院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秉承“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與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同時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班級習字會、讀書會、辯論賽、模擬法庭、道德小品大賽等系列活動為載體,通過大量實訓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成長成才平臺。全院教師教學科研成績斐然,近年來,教師發表省級以上科研論文100余篇。2門課程獲省級“精品課程”,8名老師主講課程獲省級“精彩一課”,5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14門課程為校級重點課程;1位教師獲甘肅省社科成果一等獎,10位教師獲校級教學優秀獎、教學成果獎,1位教師獲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成才獎,1位教師獲甘肅省園丁獎。
政法學院已經逐漸成為河西及周邊地區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和社會管理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政法學院始終秉承“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河西學院精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為本,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緊緊圍繞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學、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強教風學風建設,著力提高辦學水平,有效推進學院“轉型、提升、發展”,為早日建成“河西大學”而努力奮斗!
法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基礎,系統掌握法律知識和綜合知識,熟悉法律爭端解決方法、具備從事法律實務工作能力、法學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成為實踐能力強、具備法律基礎理論能力與法律實務技術能力的能從事律師實務、企業法律顧問、法院工作、檢察院工作以及公務員工作的應用型法律人才或繼續攻讀更高法律學位的研究人才。
主干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近現代史、政治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政治學原理、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國際經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私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環境與資源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
就業方向:本專業以實踐性和應用型為專業特點,就業方向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等。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全面掌握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和政治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并能在中學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行政管理、黨務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厚、專業精、技能強、素質高”的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邏輯學、政治學原理、社會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倫理學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刑法學、民法學、中國近現代史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就業方向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各中小學校、社會團體、社區等。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實務、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社會統計學、個案社會工作、社會政策、社區工作、團體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倫理、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民法學、管理學原理、憲法學、刑法學等。
就業方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等。主要面向城鄉地區的社會工作崗位,就崗位類別來說,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農村社會工作者,一類是牧區社會工作者,一類是城市社會工作者。初始崗位首先是農村社區工作者,主要包括村官、鄉鎮干部、農村服務部門工作者,其次是牧區社會工作者,主要包括牧區社會的村官、鄉鎮工作者、牧區服務部門工作者等,再次是城市社會工作者,主要包括城市社區工作人員、城市社區咨詢人員、城市社區服務人員、城市社區援救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