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習(研究)對象是什么?
生物工程的學習和研究對象從微觀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多糖,到微生物的個體或群體如細胞、細菌、病毒等;再到復雜的生命個體如植物、動物甚至人;直到宏觀的生態環境,如生態修復、環境生物工程等。既有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對生物分子和生物體的改造,例如利用分子級別的基因通過一系列生物工程技術手段培育出“多利”這樣的生命體;也有利用工程技術將生物科學的發現變成產品,最經典的實例是生物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但在其發現之初,大規模制備很困難,其價格昂貴,難以為普通人接受。生物工程的知識解決了青霉素大規模制備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例如大規模液體發酵、產物的高效分離與純化,等等。
因此,學生需要以人類生物產品需求為導向,通過學習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和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系統性地設計、優化和改造生物體系與功能,著重解決生命科學研究成果在產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與工程問題,將生命科學的研究發現轉化為實際產品,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Q2:生物工程專業的核心、特色課程有哪些?
生物化學、有機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工業微生物學、細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反應工程、生物分離工程、過程工程原理。
Q3:學習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生物工程涉及很多產品的制備,因此工藝流程和設備是重要的學習和研究內容,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工藝設計包括很多細節問題需要考慮,需要學生思維縝密、細致。很多工程問題需要良好的數學功底,涉及的應用基礎研究需要思維活躍,有創新意識。另外工程科學研究的是系統科學問題,涉及的學科和知識點比較復雜,工程的完成需要合作與分工,因此無論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未來就業后都需要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Q4: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是什么?
學生在過去一直接受的是基礎科學教育,容易混淆生物科學和生物工程兩個專業,對工程問題和工程概念的認識不夠深刻,往往只注意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忽視對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另外,在針對工程問題時,學生容易把生物工程與化學工程混為一談,忽視了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的研究對象差異,化學工程的應用體系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而生物工程的研究對象為生物物質或生物體。
Q5:社會上是否存在對生物工程專業的理解誤區?
生物產業是朝陽產業,很多大型制藥、能源和環境公司都是屬于生物工程領域。目前,社會上對生物工程專業還有一定的認識誤區,認為其畢業學生的就業存在一定的困難。實際上,造成“就業難”認識誤區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前些年很多辦學條件不夠好的高校大量擴招,學生的培養質量不過關,導致短時間內畢業學生超出行業需求,或者就業后難以滿足行業需求,加上媒體對就業的過度報道使得生物工程專業“就業難”這個問題被“凸顯”出來。近年來,隨著專業的調整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已經完全得到了改善。江蘇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專業辦學早,知名度高,畢業學生在行業的評價高,近4年就業率均為100%。
Q6: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有哪些問題需要生物工程專業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環境、資源、疾病和效率是困擾我們的幾大問題,生物工程的很多知識和方法在未來解決這些問題中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工程菌來解決突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利用秸稈等生物質為原料解決資源短缺和再利用問題;各種抗癌藥物的規模化制備;采用生物工程的手段制備常見各種生物產品等等。
Q7: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是面向什么行業就業?
制藥、食品、環境、能源、日化、生物醫學等行業是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根據統計,本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超過30%選擇繼續深造。就業學生中很多是在國際知名的大企業,近些年有相當數量的畢業學生被默沙東、拜耳、寶潔、歐萊雅等公司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