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研究對象是什么?
本專業主要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人力資源管理為研究對象,我們研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組織如何通過人力資源規劃、崗位評價、人才招聘、薪酬科學設計與管理、績效考核與管理、人力素質測評和勞動關系管理等促進組織自身加快發展、和諧發展和提升競爭力。
Q2: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有哪些核心、特色課程?
本專業通過開設管理學原理與應用、領導科學與藝術、經濟學、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組織理論與組織設計、人員培訓與開發、招聘與人才測評、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社會保障學、勞動關系與勞動法等核心理論課程,還有人力資源管理等全英文特色課程,結合人力資源實訓、人員素質測評實驗、薪酬管理課程設計和人員素質測評實驗等實踐環節,培養具備現代領導科學素質、管理能力和分析與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技能等多學科交融的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力資源管理高層次復合型專門人才。
Q3: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加快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才素質標準提升,進而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要求更高,復合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這里復合型要義不僅指知識結構層面,也指理論知識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寬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外,更著重培養學生較強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能力。為此,我們設置了人力資源市場調查、素質拓展實驗、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等實踐課程,除了組織一系列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模塊大獎賽,通過這些實踐環節讓學生們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Q4: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習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因為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統計學、法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等多學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專業領域,所以學生要學習的課程很多,我們的學制是四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要學習比較多的較為復雜的課程,學習任務繁重是顯而易見的。為了順利完成學業,建議有志于攻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大一、大二學生在學好高等數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公共基礎理論課程的同時,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
Q5:社會上是否有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認識誤區?
社會上不少人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就是一個管理人的專業,許多人沒有經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訓練,也照樣當領導、管理人,沒有什么好學和研究的。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我想是因為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研究內容了解不多,其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主要研究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適合企業崗位的人才,實現人崗匹配,充分發揮人才優勢與潛力,節約用人單位人工成本;如何設計科學的績效考評與管理體系和薪酬管理體系,如何加強勞動關系管理,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等方面,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用人單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用人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加快可持續發展。可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專業性強,研究領域與每個人和單位密切相關,研究和學問大著呢。
Q6: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是需要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來解決的?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與每個我們正在工作和想要就業的人息息相關。例如,本人進入工作單位的就業崗位是否發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用人單位的薪酬設計科學公平與否,績效管理是否公平公正,勞動關系處理是否公正,員工關系是否和諧等等。未來隨著創新型企業的不斷加快發展,將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的網絡創新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Q7: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哪些行業就業?
我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每年都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快速發展的企業輸送復合型人力資源管理緊缺型人才,畢業生入職縣鄉黨政機關、工商銀行與中國核電等事業單位、像江南造船、中遠川崎等大中型船舶企業,進入南京大學等名校攻讀研究生和出國深造,本科就業率為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