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北京培黎職業學院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資格的北京市屬全日制高等職業學院。
學院設置 7 個系,29 個高職專業,現有學生近 3000 人。學院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到 2300 余萬元,教學用計算機1800 余臺,多媒體教室 55 間,校內實訓室 51 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49 個,紙質圖書近 32 萬冊。
學院建立了專任教師、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為一體的師資隊伍,成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職業教育專家以及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計專業教學團隊、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稱號,多名教師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或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2017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我院親筆回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北京培黎職業學院以‘手腦并用,創造分析’為校訓,心系國家、艱苦奮斗,傳承發揚老校長艾黎和何克倡導的職業教育思想,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精心培養了大批人才。” 2008 年 4 月 12 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給我院同學們復信,并親書校訓。
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與嘉勉給全院師生很大教育、鞭策和鼓舞,全院師生認真學習貫徹回信精神,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辦學思路,在努力把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建設成為國際交往中心和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的征程中,取得顯著辦學成績,得到黨和政府的認可及獎勵,多次獲得中央和市級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的四•二〇回信為培黎的發展與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一定不忘艾老的初心和習總書記的囑托,充分發揮培黎的紅色傳統與基因,“努力干,一起干”,“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譜寫國際友誼新篇章,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二、優勢特色
歷史名校
學院職業教育思想、辦學理念和優良傳統傳承自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社會活動家、近代中國職業教育開拓者新西蘭人路易·艾黎1940年創辦的培黎學校。路易·艾黎和馬海德生前是我院首任名譽校長。蘇步青、吳階平院士長期任我院名譽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黃孟復為我院現任名譽校長。當代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受聘為我院“顧問教授”。
學府圣地
學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和國內著名的大學群中,周圍高校林立,交通便捷,信息暢通,環境優雅,書香浸染。
顯著的區位優勢,為學院更好地服務于北京“四個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與“高、精、尖”產業發展以及學生實現就業、升學、出國深造與創業的人生夢想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適合教育
學院推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學生成長在活動中,教書育人在細微處的教育理念,堅持以高端服務為宗旨,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走產學融合,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學院精心建設一批特色專業,關心每位學生成才,努力為每位學生提供適合其興趣、愛好、特長的教育,滿足其就業、升學、創業、出國等不同需求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實現人生夢想。學院秉承“手腦并用,創造分析”的校訓,培養有知識、有技能,會動腦、會動手,善分析、勇創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學院積極推進“3+2”中高職銜接項目,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其中與北京市延慶區第一職業學校、北京市實驗職業學校、北京市門頭溝區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銜接已獲市教委的批準,與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專業共建,都是我院落實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舉措。
學院積極實施分類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實施分類教學,因材施教,在實用英語、計算機基礎兩門課程中先行試點。
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大學生技能競賽,2015-2016學年先后有61名同學在11項市級(含)以上競賽中獲得獎勵。
優質就業
學院非常重視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得多種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畢業生就業率高,用人單位滿意,逐步做到有質量的就業。2016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7.5%。
三、招生專業
系名稱 | 專業名稱及方向 |
財會金融系 | 會計(ERP軟件實施與服務)、證券與期貨(基金運營、理財規劃師、證券分析師) |
國際商務系 | 連鎖經營管理(連鎖加盟創業)、電子商務(移動電商運營與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管理)、汽車營銷與服務(利星行汽車奔馳經銷商集團定向培養)、市場營銷(營銷主管培養) |
工商管理系 | 旅游管理(菜品創意設計師)、工程造價、工商企業管理(空港服務與管理)、旅游管理、體育運營與管理 |
外語系 | 商務英語(涉外經貿)、商務日語(涉外經貿)、學前教育(雙語教育)、應用西班牙語、商務英語(幼兒雙語)、學前教育(國際英語幼兒教育) |
計算機系 | 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影音)、軟件技術(移動軟件開發與測試)、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影視特效)、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
法律系 | 法律事務(金融法務)、法律事務(知識產權法務)、社會工作、社區管理與服務、中醫養生保健 |
藝術傳媒系 | 廣告設計與制作(繪畫與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及景觀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數碼影像制作與后期處理)、新聞采編與制作(多媒體新聞采編與影像制作)、影視動畫(影視動畫后期制作) |
四、統招計劃招生省份及人數
北京(780)、河北(105)、山西(116)、內蒙古(35)、遼寧(40)、黑龍江(30)、江蘇(5)、浙江(30)、安徽(45)、福建(5)、江西(10)、山東(18)、河南(30)、湖北(8)、湖南(8)、廣東(5)、重慶(5)、四川(26)、貴州(5)、云南(5)、陜西(10)、甘肅(19)、寧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