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 試 性 質
《木材學》主要研究木材的構造與識別,木材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力學性質,木材的缺陷、木材的環境學特性及新型木材,以及竹材的性質及加工利用。是木材學科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報考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科目之一。為了幫助考生明確復習范圍和報考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二、 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木材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木材學基礎知識在專業領域中的應用,了解主要發展趨勢和前沿領域,要求具有能夠運用理論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三、 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本試卷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木材的細胞及構造特征
考試內容
1. 木質資源的特點及木材的形成
2.木材的宏觀構造
3.木材細胞
4.木材顯微構造
5.木材缺陷
考試要求
1.了解樹木分類基礎知識,樹木高生長和直徑生長,樹干組成。掌握木質資源的優缺點、木材的命名、木材的形成過程,幼齡材的形成機理及性質。
2.掌握木材三切面,心邊材、生長輪,早晚材,管孔,胞間道、軸向薄壁組織、
木射線等基本概念,了解木材輔助特征,材表特征等。
3.了解木材細胞的生成,掌握木材細胞壁中纖維素的各級纖絲單元,壁層結構,細胞壁上的特征,并能夠分析細胞壁的結構對木材性質的影響。
4.掌握木材細胞和組織的種類、形態、特征等,針、闊葉材顯微構造的比較。
5.掌握木材缺陷主要分類,節子、應力木、裂紋、變色、腐朽等缺陷的基礎知識及其對材性的影響。
(二)木材的化學性質
考試內容
木材主要的化學成分,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抽提物。
考試要求
掌握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結構特點,主要性質及在細胞壁中的分布,了解抽提物及其PH值對木材加工性能的影響。
(三)木材的物理性質
考試內容
1.木材的密度和水分
2.木材的熱學性質
3.木材的電學性質
考試要求
1.掌握木材密度種類、木材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對木材材性的影響、木材的吸濕性,木材產生干縮濕脹的原因及對木材加工利用的影響。
2.掌握木材導熱系數的概念及影響木材導熱的因素。
3.掌握木材中的介電性、壓電效應等。
(四)木材的力學性質
考試內容
1.木材力學特性
2.木材的主要力學性能指標
考試要求
1.掌握木材的力學性質的基本概念,木材正交對稱性、各向異性性及彈、塑性基礎知識。可以分析木材的粘彈性特性。
2.掌握 木材主要力學性質指標及其計算、相互關系、影響因力學性質的主要因素,容許應力的概念。
(五)竹材的構造及特性
考試內容
1.竹材的構造
2.竹材的特性及利用
考試要求
1.掌握居間分生組織、維管束等概念,竹壁解剖構造的三大組成系統,竹材地下莖的類型。
2.掌握竹材與木材在構造和材性上的不同,了解我國竹材的主要利用及發展現狀。
五、 主要參考書目
1.尹思慈編《木材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0.12
2.劉一星、趙廣杰主編《木材學》,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2012.12
3. 李堅主編,《木材科學》,科學出版社,2014年
編制單位:浙江農林大學
編制日期:201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