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城鄉規劃理論綜合 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城鄉規劃理論綜合考試是為招收城鄉規劃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設置的,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素質。
二、考試內容
一)、城市及城市發展
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2. 世界城市化發展過程特點
3. 中國現階段城市化發展特點
二)、城市規劃學科的發展
1. 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的歷史背景,理論淵源
2. 主要理論與實踐
(1)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
(2) 衛星城、新城的理論與實踐
(3) 現代建筑運動的影響及《雅典憲章》(Charter of Athens)
(4) 馬丘比丘憲章(Charter of MachuPicchu)
(5) 有機疏散思想
(6) 鄰里單位、小區規劃與社區規劃
(7) 理性主義規劃理論及其批判
(8) 城市規劃的社會學批判、新馬克思主義城市分析
(9) 從環境保護到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
(10) 從交往型規劃(communicative planning)到合作性規劃(collaborative planning)
(11) 全球城(Global city)和全球化理論
3. 當代城市規劃方法的變革
三)、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編制序列
1. 城市規劃的任務與工作特點
2 城市規劃編制序列
(1) 城市規劃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及成果要求。
(2) 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3) 我國城市規劃編制序列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3. 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和修改的規定
4. 城市規劃的審批規定
四)、城市性質與人口
1. 城市性質的含義,確定城市性質的依據和方法,城市類型劃分。
2. 城市人口的含義,城市人口的構成,估算城市人口發展規模的方法。
五)、城市用地的評價與分類
1. 城市用地及用地規模的概念
2. 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價
3. 城市建設用地評價及選擇
4. 城市用地構成:用地分類及代碼、用地平衡表或用地統計表的制作
5. 城市用地分類及規劃建設用地標準
六)、主要類型的用地規劃
1.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組成、分類,規劃布置要求
2. 工業用地
工業布置的基本要求,工業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則和形式,工業用地布局與城市的關系。
3. 倉儲用地
4.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商務用地
A和B類用地內容及布局要求,城市中心區的組織與布置要求。
5. 城市綠地及城市廣場
城市綠地的分類及指標,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要求。
6. 對外交通及城市道路用地
城市道路、靜態交通、對外交通及設施的規劃要求
七)、城市總體布局
1. 城市功能、結構與形態
2. 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
3. 城市總體布局方案優化的方法
4. 規劃方案比較的內容與方法
5. 海岸帶規劃的內容與方法
八)、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
1. 分區規劃的概念,分區規劃的主要內容,分區規劃與總體規劃、控控制性詳細規劃區別及相互關系。
2. 控制性詳細規劃
(1) 現狀用地分析、用地區劃、用地兼容性、城市用地細分、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體系及內涵。
(2) 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關系
(3) 控規成果內容及成果表達的模式特點。
(4) 城鄉建設各職能部門在城鄉土地使用管理職責上的內容及差異。
九)、居住區規劃
1. 居住區及居住小區的發展歷程
2. 居住區的規模及規劃結構
3. 居住區規劃設計要點及設計要求
4. 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
十)、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
1.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1) 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歷史地段的概念。
(2) 歷史文化名城的分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
(3) 歷史地段(街區)的基本特征與劃定原則,保護內容,規劃整治與更新內容。
2. 城市更新
(1) 舊城更新的概念。
(2) 我國舊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產生的根源。
(3) 城市更新的主要類型及常見的更新方式。
(4) 國外城市更新的經驗與教訓。
十一)、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1.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
城市規劃管理的概念,城市規劃管理系統,城市規劃管理的原則。
2.城市規劃管理運作
(1) 城市規劃管理系統的構成。
(2) 城市規劃組織編制與審批管理、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建設用地規劃管理、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主要內容。
(3) 城市規劃實施監督檢查管理的主要內容。
3.法規文件
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及主要技術規范。
十二)、區域城鎮體系規劃
1.城鎮體系的概念、特征、發育階段、類型及其理論研究進展
2.城鎮體系規劃的意義、任務和研究內容
3.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4.城鎮發展區域條件分析評價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5.城鎮發展戰略與人口城鎮化水平預測
6.城鎮體系規劃:職能、規模、空間、結構的內容和方法
7.重點地區和主要城市的發展戰略規劃
十三)、中國城市建設史部分
1.殷周時代的城市
2.秦漢時代的城市
3.三國至隋唐時代的城市
4.宋元時代的城市
5.明清時代的城市
6.近代城市建設
十四)、外國城市建設史
1.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的城市
2.絕對君權時期的城市
3.近現代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
4.20世紀50年代的城市規劃與建設
5.20世紀60時年代以來的城市建設
三、考試要求
考查城鄉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考查考生應用城鄉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決和分析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試卷結構
考試考察內容的比例
(1) 基本概念:約30%,
(2) 基本原理:約40%,
(2) 實際問題:約30%
五、考試方式與時間
1、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2、答題時間:3小時
六、主要參考書目
1.《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同濟大學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中國城市建設史》,同濟大學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3.《外國城市建設史》,同濟大學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4.《區域研究與區域規劃》,彭震偉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5.《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孫施文,中國建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