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 結構力學 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的目的
本課程的考試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結構力學基本概念、理論及方法,考察考生對結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應用能力、表達能力,包括結構的幾何組成分析、結構穩定、塑性分析、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的計算能力、超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計算能力、結構動力學基本理論和計算能力等。
二、教材參考書目:
1. 龍馭球等主編。《結構力學》(I,Ⅱ)(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2.其他《結構力學》方面的參考書。
第二部分 考試內容
一、 結構的幾何構造分析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了解體系的組成規則,結構與機構,靜定與超靜定,瞬變與常變等概念與區別。
2.重點掌握:
幾何構成的法則和分析方法。
二、 靜定結構的受力分析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掌握靜定梁、剛架、桁架的內力解法,掌握靜定組合結構和拱的內力解法,了解靜定結構的特性。
2.重點掌握:
靜定梁、剛架、桁架的內力計算方法幾內力圖的繪制。
三、 影響線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了解影響線的概念,掌握靜力法作靜定梁,靜定桁架的影響線,了解機動法作影響線,利用影響線求移動荷載下的最大內力。
2.重點掌握:
靜力法作靜定梁、靜定剛架、靜定桁架的影響線。
四、 結構位移計算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了解影響線的概念,掌握靜力法作靜定梁,靜定桁架的影響線,了解機動法作影響線,利用影響線求移動荷載下的最大內力。
2.重點掌握:
熟練掌握位移計算的方法,掌握靜定結構在非荷載因素下的位移計算,了解互等原理的幾個關系式。
五、 力法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較熟練地對荷載下的超靜定結構進行內力和位移計算,會對非載荷下的超靜定結構進行內力和位移計算,會計算位移和正確內力圖的校核。了解超靜定結構的特性。
2.重點掌握:
用力法計算對稱、非對稱荷載下的超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內力圖的繪制和校核
六、 位移法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的位移未知量數的判定,掌握位移法對荷載下的超靜定結構內力計算,位移法對非荷載因素下的內力計算。
2.重點掌握:
用位移法計算對稱、非對稱荷載下的超靜定結構內力和位移,內力圖的繪制和校核
七、 漸近法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熟悉力矩分配法和無剪力分配法對滿足各自條件的連續梁和剛架進行內力計算。
2.重點掌握:
用力矩分配法和無剪力分配法對滿足各自條件的連續梁和剛架的內力計算及內力圖的繪制。
八、 結構動力計算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掌握動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單自由度及兩個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與簡諧力下強迫振動的計算方法,了解阻尼的作用,了解振型疊加法的思路,了解無限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計算方法。
2.重點掌握:
單自由度及兩個自由度體系的自振周期、頻率振型計算,單自由度簡諧力下強迫振動的計算方法。
九、 結構的塑性分析與極限荷載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熟悉掌握極限彎矩,塑性鉸概念,掌握計算靜定梁,超靜定梁極限荷載的兩種方法。
2.重點掌握:
計算靜定梁,超靜定梁極限荷載的兩種方法。
十、 矩陣位移法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熟悉三種單元的單元剛度矩陣,單元剛度方程;整體結構梁的剛度方程,等效結點荷載的確定。會通過剛度方程求出結點位移,從而得到桿端內力。
2.重點掌握:
連梁、剛架的單元剛度矩陣,等效結點荷載的確定。
十一、 結構穩定計算
1.基本要求與基本知識點:
熟悉兩類穩定問題的概念、區別;能用靜力法和能量法求出有限自由度體系的臨界荷載。
2.重點掌握:
用靜力法和能量法求出有限自由度、無限自由度體系的臨界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