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湞江區2020“丹霞英才”及緊缺急需人才黨政儲備類、醫療衛生類秋季招聘公告
為全面落實韶關市“丹霞英才”計劃,根據韶關市2020“丹霞英才”招聘工作要求,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現將韶關市湞江區2020“丹霞英才”及緊缺急需人才黨政儲備類、醫療衛生類秋季招聘工作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條件、崗位及待遇
(一)報考人員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和法規,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3.具有招聘崗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見附件1);
4.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符合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下列人員不得報考:
1.近兩年內在廣東省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體檢或考察中存在違紀行為的;
2.因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3.現役軍人、機關事業單位見習期未滿的在編在職(崗)人員;
4.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不宜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其他情形。
(二)管理待遇
1.納入湞江區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按事業單位標準核定工資待遇;
2.符合廣東省、韶關市已出臺的各類人才政策的,由所在單位協助申報各類人才待遇,經申報審定后可享受相關待遇;
3.實行“丹霞英才卡”服務的,可享受戶籍辦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學(園)、社會保險、醫療、景區、公共交通、公積金、金融等方面的便捷服務;
4.符合韶關市和湞江區人才政策的,可享受多項人才補貼:根據不同人才層次、類別,博士研究生可享受市財政10萬元生活補貼、20萬元住房補貼、年齡40歲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可同時享受省財政給予的20萬元生活補貼,碩士研究生可享受8萬元購房補貼、生活補貼每人每年1.2萬元(連續兩年)、租房補貼每人每年2400元(連續兩年),本科生可享受3萬元購房補貼、生活補貼每人每年6000元(連續兩年)、租房補貼每人每年2400元(連續兩年);
5.提供實踐鍛煉和學習培訓機會。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跟蹤培養,采取不定期專題培訓、安排到區直機關學習鍛煉、到經濟主戰場工作等措施,培養成為高素質專業化復合型人才。
二、報名應聘方式及時間
采取線上(通過郵箱遞交報名表格資料)報名方式,自公告發布日起到2020年9月11日下午17:00止。應聘人員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崗位報名,報名材料按“姓名+院校+專業+學歷+應聘崗位”編輯好郵件主題,將個人簡歷、報名表(附件2)及報名所需證書證明材料,按報考崗位類別發送至指定郵箱(見附件1)(如:張三/湖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黨政儲備類)。
三、資格審核
對線上提交報名資料的應聘人員,符合招聘條件的,將通過郵件回復或電話通知本人按時參加面試。應聘人員須誠信報名、誠信考試。凡提供虛假報考申請材料的,一經查實,即取消報考資格。對偽造、變造有關證件、材料、信息,騙取考試資格的,將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四、面試測評
符合崗位條件的考生,免筆試,直接進行面試。面試采取現場面談測評的方法,主要測評考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分析、臨場應變、組織協調等能力,測評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次。面試地點另行通知。
五、確定意向
根據考生綜合表現,成績優秀的確定為擬聘人選,鑒于疫情影響,約定以合適的方式簽訂就業協議書(如未發放則簽訂就業意向書)。
六、考察聘用
擬聘人選按有關規定進行體檢、考察。經體檢、考察合格人員,確定為擬聘用對象,名單在指定網站公示,公示無異議或不影響聘用的,辦理聘用手續。
七、其他事項
1.本次公開招聘不收取任何報名費用,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不指定任何參考用書和資料。
2.報名咨詢電話:0751-8220299(湞江區委組織部 黨政儲備類);0751-8878520(湞江區衛健局 醫療衛生類)。
(點擊查看):
附件1:湞江區2020“丹霞英才”及緊缺急需人才黨政儲備類、醫療衛生類秋季招聘崗位需求表.xls
附件2:湞江區2020“丹霞英才”及緊缺急需人才公開招聘報名登記表.doc
中共韶關市湞江區委組織部 韶關市湞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9月2日
湞江區2020“丹霞英才”及緊缺急需人才秋季招聘崗位需求表(黨政儲備類) | ||||||||
序號 | 招聘單位 | 人數 | 學科專業要求 | 學歷學位要求 | 其它要求 | 電子郵箱 | 微信號 | 咨詢電話 |
1 | 湞江區下屬事業單位 | 3 | 不限專業 |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 1.在國(境)外取得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位的,需于2020年9月前完成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認證;2.年齡要求:18周歲至30周歲之間(即1990年9月2日至2002年9月2日期間出生)。 | zjqrcb@163.com | 17806612592(微信同步) | 0751-8220299 |
文章來源:http://www.sgzj.gov.cn/zw/rszk/content/post_185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