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成立,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兼職教師8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系統分析師、銳捷認證高級講師23人,網絡工程師、軟件設計師、數據庫工程師、講師3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3人,雙師型教師25人。現有軟件工程金融服務外包方向、軟件工程網絡媒體設計方向、軟件工程移動終端應用軟件開發方向、軟件工程嵌入式應用開發方向四個本科專業方向,軟件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信息管理5個專科專業,其中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含金融服務外包方向。擁有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嵌入式系統、電子技術、電子商務等、網絡協議分析、機器人等實驗室;擁有多媒體、動畫渲染,軟件測試、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綜合布線等實訓室;2011年建立洛陽市河洛文化虛擬再現重點實驗室,2012年建立物聯網工程研發中心;和河南科融公司合作舉辦對日外包定制班,和西吉合作舉辦西吉定制班;和企業共建軟件工程研發中心、動畫技術研發中心,引入軟件開發生產線;和企業廣泛合作,建立30多個穩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幾年來,積極參加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技能比賽,取得優異成績。2009級學生徐增超在第五屆河南省青年創新軟件設計大賽中獲三等獎,在河南省高校參賽選手中名列第一;2010級學生馮璐瑤,2011級學生王帥分別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獲“Photoshop平面設計”個人賽二等獎;2011級學生崔燁、鄭雅文、魯倩倩在2012年河南省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1級學生牛凡、劉璐、吉華艷在2013年河南省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榮獲二等獎;2012級學生任喜鋒、張騰達在2013年第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大賽C/C++高職高專組河南賽區的選拔賽中,獲得一等獎,喬星源、張夏獲得二等獎;我院教師高潁在2013年洛陽市首屆“創新洛陽”創意設計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學院也獲得洛陽市首屆“創新洛陽”創意設計大賽最佳團隊獎。
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教育改革發展之路。學用結合,堅持派送學生到企業一線進行項目開發、實習實訓,和企業合作開展軟件外包、ERP、西吉、笛卡特警等定制班教育,使產學合作辦學成為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基本辦學模式,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應用教育品牌。
專業介紹
軟件工程(金融服務外包方向):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金融服務外包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能適應團隊開發環境,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及軟件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掌握金融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實現的理論、方法和技能,具有較強的金融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有金融信息系統研發、管理和維護能力,為在銀行、證券、保險、評估公司以及工商企業及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維護等方面工作的打下基礎。
主要課程:金融信息系統、現代金融業務、JAVA核心技術、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軟件工程導論、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
授予學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軟件工程(網絡媒體設計方向):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網絡媒體設計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能適應團隊開發環境,掌握主流的網絡媒體設計技術,運用藝術創新思維進行網絡動畫、網絡廣告、寬帶流媒體、移動多媒體、離線多媒體等網絡媒體設計,為從事網絡媒體及相關領域的設計、策劃、開發、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打下專業基礎。
主要課程:網絡多媒體技術基礎、網站程序設計與開發、網絡用戶體驗及互動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三維互聯網開發與應用、網絡多媒體產品設計、移動多媒體應用程序設計、移動多媒體用戶界面設計。
授予學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軟件工程(移動終端應用軟件開發方向):非師范類本科專業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移動終端應用軟件開發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能適應團隊開發環境,掌握市場主流的移動終端應用軟件開發的知識,熟練使用相關主流開發工具,按照設計要求完成功能模塊設計、編碼、調試和單元測試工作,并具有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系統開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