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了解現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和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法律與慣例,了解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通曉國際貿易業務運作方式與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和開拓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國際經貿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接受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掌握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動態;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及貿易政策;
2.能應用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分析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規律、發展趨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基本解決策略;能運用計量、統計等方法對國際經濟與貿易進行量化分析和研究;
3.能夠熟練地掌握和應用一門外語,能利用外語、計算機從事對外貿易業務,開展外貿交流,拓展外貿業務。
三、專業主干課程及主要教學實踐環節
專業主干課程:政治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會計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商貿英語、跨國公司管理、國際市場營銷學、對外貿易口譯、外貿英語函電、外貿實務模擬、報關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經濟法、國際結算。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專業見習/考察、大學生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大學生創新實踐。
四、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經過多年的發展,本專業已經擁有了一支年齡、職稱、學歷和專業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富有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經驗豐富、綜合素質好、具有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專職教師14人,擁有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8人,講師3人,助教1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共10人,占教師總數的72%。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共9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7人,占教師總數64%。
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即將建成國際貿易實驗室一個,擁有計算機50臺,配備多種模擬教學試驗軟件,總值約100萬人民幣。
圖書資料:擁有本專業相關中文圖書26萬冊,外文圖書3000余冊,年鑒28冊,光盤50余張,中文期刊30余種,外文期刊30種。
五、辦學歷史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立于2003年,經過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迄今為止,本專業已有七屆畢業生,畢業生總人數共578人,其中2007屆為98人,2008屆為91人,2009屆為70人,2010屆為81人,2011屆為68人,2012屆為77人,2013屆為93人。目前共有四屆在校生,在校生總人數共309人,其中2010級學生113人,2011級學生63人,2012級學生89人,2013級學生44人。
六、辦學成效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效。本專業每年均有多名學生考上會計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有的考上公務員、村官及事業編制人員,大部分畢業生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選擇沿海發達地區如上海、浙江、廣東等工商企業工作,還有部分畢業生選擇本省就近就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畢業生總體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就業率逐年上升,每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