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臨床學院(協和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創建于1866年,系衛生部直屬大型綜合性醫院。醫院先后被評為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
醫院設置床位數4600張。2012年,醫院門診量達330.7萬人次,出院人數13.8萬人次,住院手術量6.1萬臺次。
醫學專家薈萃,人才優勢明顯。擁有高級職稱醫務人員近500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94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名,雙聘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0名,擔任國家級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28名,擔任省市級專業學會主任委員的專家55名。
學科設置齊全,專科實力強大。醫院現有43個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7個研究所,15個治療中心,103個實驗室。有7個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科室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醫院現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博士生導師136名,碩士生導師368名。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年開展新技術100余項,多項在國內和中南地區居領先地位,并創下了同類醫院單日手術251臺的國內紀錄。在教育部、湖北省生物靶向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分子影像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的支撐下,醫院取得343項科研成果,其中65項達國際先進水平,278項達國內領先水平,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5項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臨床教學重要基地,第一臨床學院現有8個系5個專業16個教研室,承擔臨床醫學八年制、五年制、留學生等多個臨床醫學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任務。醫學影像系、醫學檢驗系掛靠在我院。有寶鋼基金全國優秀教師獎 4 人、湖北省教學名師 2 人。多項教學成果獲國家級、省級獎勵。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2門,臨床醫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醫學檢驗專業是湖北省品牌專業,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是國家級示范中心,擁有27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是湖北省畢業后醫學教育研究中心掛靠單位。
廣泛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與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多項科研、教學合作與交流,對本科生實施海外交流計劃。
秉承“仁愛濟世、協誠人和”的辦院思想,協和醫院將始終肩負“弘揚人道,獻身醫學,服務人類”的崇高使命,發揚“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協和精神,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將醫院建成一所符合現代醫學發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大型綜合性醫學中心。
第二臨床學院(同濟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由德國醫生寶隆1900年創建于上海,1955年由上海遷至武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培干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現設病床4000張,有外科學(普外、器官移植)、婦產科學、心血管內科學、麻醉科學、泌尿外科學、血液內科學、呼吸內科學、臨床病理科學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8個,中西醫結合科學、傳染病學、超聲影像與放射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內科實驗室、婦產科實驗室是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器官移植研究所、婦產科實驗室同時也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康復醫學科被WHO指定為培訓和研究中心。
百年同濟,名醫薈萃。醫院有“973”首席科學家2人,長江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9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99人,正高職稱238人,副高職稱339人,一批德藝雙馨的專家、學者享譽海內外。年門診量達351萬人次,年住院量12.2萬人次,年住院手術量5.4萬臺次,均居湖北地區之首和全國前列。
承擔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等10多個專業的教學任務,接受國外留學生和WHO派遣的高級醫學人才培訓。第二臨床學院學生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參加第二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知識與技能競賽,榮獲特等獎。
已鑒定科研成果321項(次);獲各級科研成果獎496項(次),其中國家級科研獎勵10項;國內和國際論文總數連續四年全國醫療機構排名第二,SCI論文數居全國醫療機構前列,2001—2010十年論文累積被引用篇數居全國醫療機構第五。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4項,居全國醫療機構前列。醫院擁有973首席科學家項目3項。科研工作的系列成就被科技部譽為“同濟現象”。
近幾年,醫院先后4次榮獲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03年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2008年、2011年連續三次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2012年同濟醫院通過德國醫療透明管理制度與標準委員會(簡稱KTQ)的質量認證,成為亞洲首個通過此項認證的中國醫院。
第三臨床學院(梨園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具有老年醫學特色的衛生部直管綜合醫院,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始建于1979年,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為解決副廳級以上老紅軍、老干部、高級知識分子的醫療、住院、保健問題而專門籌資興建的一所醫院。1997年5月,醫院成建制移交原同濟醫科大學,作為第三所附屬醫院和第三臨床學院。2004年2月,湖北省衛生廳將醫院命名為“湖北省老年病醫院”。
醫院地處東湖之濱,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占地15.34公頃,總建筑面積8.45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常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堪稱湖北省獨有的花園式醫院。擁有病床800張,病房均設置為單人間、雙人間和三人間, 還設有近百平方米的病員娛樂室,為患者創造了優良的治療康復環境。
醫院學科門類齊全、實力雄厚,具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高級職稱63人,中級職稱227人,其中博士導師8名,碩士導師34名。在長期的臨床醫療、科研、教學中醫院逐步形成了以老年疾病的預防和診療為特色和優勢的醫療格局,對老年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內分泌及其并發癥、血液、普外、骨外(手外)、泌外、胸外疾病的治療康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湖北省老年醫學研究所設在院內,從建院初期至今,醫院在老年流行病學、衰老與抗衰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植物藥學及中草藥研究亦形成了另一特色,成功研制二類、三類新藥、保健品10余項,并有多項成果轉讓。
第三臨床學院承擔臨床教學工作,為培養醫學專業技術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三臨床學院現有內科學診斷學實驗室、外科手術實驗室、放射診斷學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場所及一批必需的教學設備。臨床教學實驗中心已建設成為第三臨床學院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技術支撐平臺。
梨園醫院以一流的技術、良好的醫德、合理的收費和優質的服務在群眾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先后多次被衛生部、省市有關部門評為老年醫療保健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先進集體、全省醫療系統巾幗文明示范崗、青年文明號、省物價誠信單位和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臨床醫學專業介紹
(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臨床學院)
八年制醫學教育(本碩博貫通培養,國家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遵循“八年一貫,整體優化,強化基礎,注重臨床,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八年制醫學教育辦學原則,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較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基礎、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基礎、較強的臨床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大的發展潛力的高層次國際化的醫學拔尖創新人才。
培養要求:
1. 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倫理道德,崇高的敬業精神,優良的醫德醫風,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較強的協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勤奮踏實,堅持真理,崇尚科學,追求卓越。
2. 具有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堅實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理論知識,基本的中醫學、預防醫學和群體保健知識和能力,能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角度認識、處理疾病和健康問題。
3. 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和分析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及規范的臨床技能,能獨立處理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
4. 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富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基本的醫學科學研究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較強的自我知識更新能力和自我發展潛能,具備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基礎。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微積分、無機及分析化學、大學物理、普通生物學、物理化學、醫學概論(一)、呼吸系統基礎、心血管系統基礎、消化系統基礎、貫通課程、物理診斷學、醫學概論(二)、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女性生殖系統疾病、手術學、臨床模擬技能訓練、臨床模擬思維訓練、預防醫學、循證醫學、醫學心理學。
修業年限:八年。
授予學位:醫學博士學位。
就業方向:可在各醫藥院校附屬醫院、省級醫院從事臨床和研究工作,可在高等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特別說明: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請選擇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六年制,中德實驗班)
為了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向醫療衛生、教育、科研部門提供具有較高德語水平的醫學專門人才,我校自1962年起,開辦德語醫學班,2007年獲批為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納入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管理,更名為臨床醫學專業(中德實驗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素質和德語基礎的初級醫師,這些素質確保其畢業后作為醫生時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保證他們有適當的基礎能夠進行終身學習和在醫學某一學科領域內進一步深造,并且在對德醫學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
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醫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操守。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較強的德語聽、說、讀、寫等能力;基礎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人類疾病病因、病理分類鑒別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預防醫學和中醫學的基本知識;臨床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德語、醫學概論(一)、呼吸系統基礎、心血管系統基礎、消化系統基礎、貫通課程、物理診斷學、醫學概論(二)、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女性生殖系統疾病、手術學、臨床模擬技能訓練、臨床模擬思維訓練、預防醫學、循證醫學、醫學心理學。
在保證專業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主要課程采用德語授課,并選拔學生赴德國海德堡大學等國際一流醫學院校進行交流,在保送研究生等方面享有優惠政策。
修業年限:六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國家級特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初級醫師,這些素質確保學生畢業后作為醫生時能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并且保證他們有適當的基礎能夠進行終身學習和在醫學某一學科領域內進一步深造。
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醫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操守。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基礎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人類疾病病因、病理分類鑒別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預防醫學和中醫學的基本知識;臨床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從事中西醫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確保其畢業后作為醫生時能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保證他們有適當的基礎能夠進行終身學習和在中西醫臨床醫學某一學科領域內進一步深造。
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及中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醫療技能,畢業后能夠從事常見病的中西醫臨床醫療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基礎醫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分析與鑒別人類疾病病因與病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運用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和方法診治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以及正確處理臨床急、難、重癥的能力;預防醫學和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技能;從事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藥理學、診斷學、西醫內科學等;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中醫診斷學、內經、溫病、金匱要略、傷寒論、中醫內科學、針灸學等。
畢業去向:在省、市各級醫院從事中西醫臨床醫療工作;在醫學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本專業所屬學科為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權學科點,并設有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口腔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口腔醫學的基礎理論、臨床技能和基本教學、科研技能。畢業后能夠從事口腔疾病的臨床醫療,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門從事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醫學基礎及臨床醫學相關課程、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微生物學、口腔生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兒童口腔病學、口腔材料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醫學美學等。
畢業去向:可在省、市、縣各級綜合醫院、口腔醫院從事口腔臨床醫療工作;在醫學院校及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醫學影像學專業(五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能從事放射學、超聲學、核醫學的臨床醫師及科研的專門人才。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并且保證他們有適當的基礎,能進行終身學習和在放射學、超聲學及核醫學等領域進一步深造。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應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掌握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影像學診斷及相關治療;掌握常見急癥的影像學診斷與介入急救處理原則;熟悉放射學、超聲學、核醫學的設備構造、人體成像、圖像處理及診斷原理;培養技術創新,充分利用各種儀器的功能進行該學科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課程:醫用電子學、計算機應用、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放射學、診斷學、放射技術學、介入放射學、核醫學、超聲學。
修業年限:基本學制為五年,實行彈性學制。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四年制)
培養目標:寬口徑培養從事醫學檢驗、衛生檢驗、生物醫學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工作的高層次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應具有醫學基礎知識、醫學檢驗、衛生檢驗、先進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畢業后能從事臨床醫學檢驗,衛生食品檢驗,醫學科學研究,實驗室的質量監督管理,檢驗儀器和試劑的開發、生產和營銷等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熟悉醫學基礎知識,精通檢驗專業知識和生物醫學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相關學科新知識;具備運用醫學檢驗和衛生食品檢驗等技術的能力;具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技術操作的能力;具備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備實驗室管理監督、成本控制與分析的能力;具備計算機應用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具備開發、改良、營銷檢驗儀器與試劑的能力;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醫用電子學、衛生毒理學、儀器分析學、臨床醫學概要等;臨床基礎檢驗學、血液學和血液學檢驗、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寄生蟲學和寄生蟲學檢驗、應用病理學和病理切片技術、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遺傳學和遺傳學技術、衛生檢驗、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學等。
畢業去向:大型醫院檢驗科,疾病控制中心,檢驗檢疫局,科研院所和生物技術公司。
更新時間:2013年6月
來自:本院系2013年在江蘇招生計劃情況為:
省份名稱 | 專業名稱 | 科類 | 招生計劃 | 備注 |
江蘇 | 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碩博貫通培養) | 理工 | 4 | 研究生培養階段學費標準待定 |
江蘇 | 臨床醫學(五年制) | 理工 | 7 | |
江蘇 | 醫學影像學(五年制) | 理工 | 2 | |
江蘇 | 中西醫臨床醫學(五年制) | 理工 | 2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