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系創建于1980 年,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德合作培養2+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德合作培養3+1)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為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專業。在校本科生1177 人。該系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治學嚴謹、勇于奉獻、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37 人,其中正、副教授22 人,高級實驗師1 人,高級工程師2 人;博士12 人(含3 人在讀),全國優秀教師1 人,省模范教師1 人,省級教壇新秀1 人;有10 多名教師先后赴德國進修學習,成為教學、科研骨干。
該系下設機械基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機械電子4 個教研室。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該系擁有機械基礎、工程力學、公差與檢測、工程材料、工程制圖學等專業基礎實驗室和數控技術、微機原理、機電傳動控制、液壓傳動、測試技術、機械制造工藝、機械CAD/CAM、機械創新、特種加工、材料成型工藝、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十多個專業實驗室,實驗教學條件比較完善,為科研、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該系在實驗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
該系一向重視科研教研,突出科研教研工作對學科專業建設的先導作用,并取得了可喜成績。近三年來該系承擔了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及重點項目、“十一五”國家(重點)課題“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子課題、省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等省、廳級科研教研項目二十多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兩項,在國家級核心專業期刊發表論文九十余篇,其中有三十多篇被EI4、SCI收錄;科研教研的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按照學校“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和市場需求,多年來該系在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設置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注重基礎、拓寬專業口徑的同時,強化專業能力培養,尤其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該系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及第二課堂活動,多次在全國、省級專業競賽中獲獎,其中“全自動植樹機”、“新型輪腿式仿生搜救機器人”分別在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多功能災難現場搜救機器人”、“地面快速反應智能緩沖救生系統”分別獲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二等獎和三等獎。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該系就開始了與德國下薩克森州多所應用科學大學在師資培訓、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和交流。2006 年6 月該系開始實施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3)國際合作培養項目,于當年正式招生,該批學生于2008 年6 月赴德國繼續學習。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3+1)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已于2010 年正式招生。通過國際合作項目的實施,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國際競爭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和德國應用科學大學合作辦學,該系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將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等方面的教學改革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始終。
近年來,該系有幾十名學生先后考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全國知名高校的研究生。由于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性強,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連續多年獲得院“就業先進集體”稱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 本專業為與德國合作共建專業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機械產品設計與制造、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及市場營銷等基本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通過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機電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知識,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畢業生可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機械裝備的研制開發工作,也可從事機械產品質量檢驗及市場營銷部門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優秀學生可以申請到德國和韓國的高等院校攻讀學位。
主要模塊(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電工電子技術、液壓傳動、機械制造技術、微機原理、數控技術、機械控制與測試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械CAD/CAE/CAM4等反映現代設計制造學科前沿的重要模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本科) 實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機械工程的基礎理論、工程材料的性能、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模具技術及模具CAD/CAE/CAM(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進行成型材料性能分析、工藝分析,模具、材料成型機械及控制系統設計,具有在生產現場處理和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后可從事模具的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管理和產品營銷等工作。優秀學生可以申請到德國和韓國的高等院校攻讀學位。
主要模塊(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微機原理、數控加工技術、現代工程材料、材料成型理論基礎、模具CAD/CAE/CAM、金屬塑性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模具制造工藝學等。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與德國合作培養)
學制:(2+3) 授予學位:國內工學學士德國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習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融合東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發揮中、德大學的特色和優勢,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理論、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研發以及教學、管理和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
實施方案: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合肥學院和德國雅德大學合作培養協議,實行“2+3”雙文憑人才培養模式,修完兩校教學計劃規定的模塊,成績合格,可獲得兩校頒發的學歷證書,符合兩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例的,可授予雙方學士學位。本專業學生前兩年在合肥學院完成基礎德語及相關專業基礎模塊學習;后三年在德國雅德大學完成相關專業模塊學習。
主要模塊(課程)(國內部分):德語(第一外語)(、英語(第二外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工電子技術等。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與德國合作培養,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學制:(3+1) 授予學位:國內工學學士德國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習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融合東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發揮中、德大學的特色和優勢,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理論、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研發以及教學、管理和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
實施方案: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合肥學院和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等德國高校合作培養協議,采用模塊化人才培養方案,前三年在合肥學院完成德語及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學習,其中主要專業課由德國教授主講,最后一年在德國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修完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符合兩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例的,可授予雙方學士學位。
主要模塊(課程):德語、高等數學、自然科學基礎、工程圖學及CAD、機械構造原理及力學、材料和加工、電子技術、控制和調節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測量與傳感技術、生產與制造、能源與動力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