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業于2010年被遼寧省評為省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口腔醫學專業是培養從事口腔醫療和保建工作的通科醫師。學制五年。開設的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和臨床醫學的主要課程基本與臨床醫學專業相同,專業課程設有: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微生物學、口腔材料學、口腔頜面X線診斷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學及兒童口腔病學等,同時開設了選修課程。最后一年在口腔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學習期滿,經考試成績合格者,畢業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口腔醫學專業在學習期間要求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較全面地掌握口腔醫學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能夠獨立進行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掌握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醫療技能,具有從事臨床科研的初步能力。畢業后可從事口腔頜面部疾病的醫療、保健及科學研究等工作。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簡介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教育始于1948年,口腔系成立于1985年,1998年成立口腔醫學院,是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口腔臨床醫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口腔醫學專業為遼寧省特色專業。學院下設13個教研室,包括口腔頜面外科學、牙周病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兒童口腔醫學、預防口腔醫學、口腔麻醉學共9個口腔臨床醫學教研室和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生物學、口腔材料學共4個口腔基礎醫學教研室;共開設6門專業基礎課(《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生物學》、《口腔材料學》、《口腔醫學導論》、《口腔醫學專業外語》),9門專業課(《口腔頜面外科學》、《牙周病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兒童口腔醫學》、《預防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影像診斷學》)以及中國醫科大學非口腔醫學專業的必修課《口腔科學》。其中,《口腔內科學》(含《牙周病學》、《牙體牙髓病學》、《口腔黏膜病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為遼寧省精品課程,《口腔正畸學》、《兒童口腔醫學》為中國醫科大學精品課程。全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45人。二十年來培養博士102人,碩士603人,本科生1223人,臨床醫藥學院本科生328人,口腔工藝技術高等專科生121人。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近年來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面上項目)9項,“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一級協作科研項目6項,部省級基金項目165項,市級基金項目33項。在各級專業雜志發表科研、教學論文1558篇。現有29人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26人在各類學術刊物分別擔任主編、副主編、常務編委、編委。為加強口腔醫學院學科建設,挖掘優秀科技人才和鼓勵青年科技人員的科研、教學創新,學院設立學科發展基金、青年科研啟動基金、教學研究基金等院級基金項目,每年資助約20項。學院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三等獎20項,沈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2項,遼寧省發明創造一等獎1項。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遼寧省口腔醫學研究所、遼寧省口腔醫學會掛靠在該院;醫院與中國實用醫學雜志社、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創辦了《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填補了東北地區口腔專業學術期刊的空白,對于促進全省乃至全國的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醫院十分重視學術交往與交流,近年來醫院選拔多名技術骨干到國外知名口腔機構及北京、上海等國內名牌院校進修學習。目前已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知名學術機構建立了經常性的學術往來關系,每年邀請外國專家來院講座10余次。
口腔醫學院近年來舉辦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8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包括口腔外科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規范化牙周序列治療技術培訓班、顯微根管治療學習班、口腔美容修復學習班、口腔正畸治療技術及治療理念新進展學習班、口腔種植新進展學習班等一系列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得到全省乃至全國口腔同行的一致贊譽,為基層單位的新知識的普及、新項目的開展和新技術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