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城市公共藝術、飾品、工藝品及室內軟裝的設計與創意策劃
一、人才培養模式概要
1、 通識與專識有機融合的教育理念和定位;
2、學術共同體、工作共同體、管理共同體、品牌共同體——四大共同體的體制與制度;
3、產學研一體化、工學一體化,全面工作室制下的教學與學習模式。“職業生涯,始于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4、學科學習任務與專業能力訓練導向。工作實踐的產業任務與項目任務導向;
5、專業教學產學研一體化工作室對所屬學生的長期責任指導,培養目標的細分層類與因材施教多樣評價機制;
6、厚基礎,寬口徑的專業教——學方略。針對產業、行業需求與變化的方向專修與業務實踐引導;
7、孵化式、浸泡式、陶冶式的培養文化、培養條件和培養方法。
二、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工作領域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型任務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本學科、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專業設計與技術制作的多種能力,具備一定的跨學科知識,傳統與當代化知識的整合能力,具備較全面的優秀素質,能夠在傳統工藝美術創作、城市公共藝術設計、藝術飾品設計、室內軟裝修設計、生活工藝品設計、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開發等行業中相應的勝任技術制作、組織實施、創意策劃與設計等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工作,并具有繼續學習,自我完善和職業發展提升潛力的復合性應用型專業人才。
三、人才培養的知識與能力基本要求
1、完成本學科和跨學科的通識與專識10大學習任務,理解和掌握學科、專業基本理論。
通識學習任務——審美、文化、素質、創新、價值
專識學習任務——方法、技術、管理、營銷、職業
2、實踐由通識與專識10大學習任務衍生出的N項實際能力的訓練,形成全面的專業——職業工作能力(N項實際能力訓練參閱“專業與學業指導手冊”)
3、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嚴謹、認真、負責、活躍等優秀綜合素質,具備有條理的管理個人學習任務,管理專業設計任務的能力,在學院及合作企業的設計產業工作中積累工作經驗,形成實際工作能力,具備初步的專業和職業工作資質。
4、形成理念與思維的系統性,專業與復合知識的系統性,設計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系統性,理論與實踐的系統性,進而具備較好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5、在知識和能力的各項基本要求基礎上,努力發揮個人的優長、特色、興趣和志向,形成個人能力強項,形成個人長期發展的思路、規劃和理想,形成個人的專業就業競爭力。
四、主干學科與專業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藝術學——設計類
專業主干課程:
素描、色彩、設計藝術概論、中國書畫藝術認知、傳統工藝與民間藝術認知、應用寫作、現代設計藝術史、美學導論、設計造型、傳統藝術當代化設計、工藝美術專業認知、繪畫與裝飾藝術、構成與設計學基礎、器物造型、中國漆藝術、陶藝、寫生與考察、專業技能實訓、產學研項目設計等
五、專業特色教學工作室
★ 李進工作室
專任教師:李進、宋曉 、王川、李景芳、石果、吳黎明、葛新
教學理念:感受美術繪畫的樂趣、享受創意制作的快樂!課程教學在專業化、興趣化、輕松化的活躍氛圍中展開,以結合“浸泡式、陶冶式、孵化式“的學院教學理念,培養社會所需的美術與設計專業人才。
教學特色:立足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關注生活品質,強調“實踐動手能力、藝術創作能力、設計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專業美術為基礎,結合各工藝材料進行藝術創作與設計。以美術專業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及,企業合作實踐教學、專業領域寬口徑就業為目標進行創新型藝術與設計人才的培養。
工作室主任: 李進 講師
珠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2011年,獲中國美術研究院、中國設計師協會聯合頒發的“全國高校美術教育成果獎“。
個人作品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美協舉辦的美術作品展覽,獲獎并被美術館收藏。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