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篤行誠信、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應用性、復合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必須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掌握信用管理所需要的相關專業技能,理論扎實、勇于實踐、敢于創新、面向國際、視野廣闊,服務于為我國經濟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的高端專業人才。
專業方向:
信用管理方向、國際金融方向。
專業建設特色:
1.復合型:信用管理專業是典型的應用型的經濟學和管理學交叉學科,涉及財務、管理、金融、營銷、IT、商法、調查等眾多領域的知識。
2.朝陽行業:信用管理專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有百年的悠久歷史,但在國內屬于新興專業。 該專業就業前景廣闊,未來市場需求大,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其列入十大朝陽行業之一。
3.面向國際、視野開闊:我們立足于全球經濟和金融發展的視野,引入國外高等教育經驗,借鑒國際信用管理領域的職業經驗,提供一個國際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的平臺。
4.注重實踐、鼓勵創新:以服務于中國經濟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的需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人才培養的導向,在教學計劃安排和教學方法上,加大實踐的力度;師資方面,針對技術性、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引入銀行界、企業界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講授相關的課程。
二、就業方向
方向一:政府的財政部門、工商管理局、海關、征信局等機構,從事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管理工作;
方向二: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從事信貸管理和信用管理的工作;
方向三:信用中介,從事征信、信用評級和信用管理咨詢等工作;
方向四:各行業的大中小企業,從事商賬管理和催收等工作。
三、專業證書
經濟、金融類證書:經濟師、理財規劃師、證券從業資格、銀行從業資格等
信用管理類資格證書:信用評估師、信用管理師、信用分析師、商務調查師、信用調查師、企業信用安全管理師、商賬追收師等。
四、培養思路及體系
培養標準: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內涵 |
知識結構 | 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 具備馬列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機泵政治思想知識,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備一定的人文藝術修養,審美趣味和鑒賞力;具有一定的經營管理意識,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術;身體健康,達到大學體育合格標準。 |
工具性知識 | 英語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聽說寫能力;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本知識,計算機基本操作;熟練掌握文獻查閱和檢索技能。 | |
專業知識 | 掌握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通曉相關的經濟學、金融學、財務會計和管理學等基本知識,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 | |
能力結構 | 獲取知識能力 | 具有綜合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能力。 |
應用知識能力 | 學以致用、具有較強的解決信用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收集信用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處理、開發利用的基本能力;具備商務溝通交流、業務談判的能力,并能在實際工作中靈活應用。 | |
學習能力 |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新知識的熱情與習慣,掌握信息調查和獲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有職業升遷的技能基礎,有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 |
實踐和創新能力 |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科技研究能力 | |
人際交往能力 | 具有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流能力和外語交流能力 | |
素質結構 | 思想道德素質 | 忠于祖國,維護黨的領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法律意識,自覺守紀;熱愛本專業、注重職業道德修養;具有誠信意識和團隊精神。 |
文化素質 | 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修養、人際溝通修養和現代意識。 | |
身心素質 | 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 |
專業素質 | 掌握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備求實創新意識和嚴謹的科學素養;具有較強的經濟意識。 |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