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藝術學
專業類:設計學類
專業名稱:服裝與服飾設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策劃和時裝研究方向,具有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的市場設計意識和市場競爭能力,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以及把握時尚潮流并進行流行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裝藝術設計領域與應用研究型領域及藝術設計機構從事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應能夠掌握服裝與服飾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專業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能夠理解服裝與服飾設計的概念和掌握設計方法,通曉從靈感到表現、從繪畫過程。
同時,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一般還應具備以下要求:
1.在素質結構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具備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和團體合作意識;在文化素質上要求具有較好的人文學科知識和藝術修養;具有現代意識、人際交往意識;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識結構方面,要求除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能力外,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外語、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文獻檢索、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識,以及藝術、歷史、心理學等方面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藝術設計創造的專業技能和方法,具有各類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飾配件設計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裝美術知識、服裝畫、服裝色彩、圖案設計、手工印染、攝影等一些與服裝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及操作能力;
2.具有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裝廣告設計、商品展示設計的能力;
3.了解有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政策和法規,具有服裝生產、經營管理以及市場預測的初步能力;
4.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掌握服裝歷史、服裝美學及社會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
主干學科:
藝術學、設計學、美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
核心課程:
中國工藝美術史、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服裝設計方法、服裝畫技法、面料紋樣設計、面料塑形、服飾配件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與制作、立體裁剪、中西方服裝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本專業總體實踐教學體系,由所屬教育范疇的藝術實踐和屬綜合教育范疇的社會實踐共同構建而成,目的是著重理解和掌握本專業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應用能力、教學與研究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并將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教學內容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結合社會、企業的項目課題進行實踐訓練,為學生積累就業經驗。
主要專業實驗:
在傳統車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如在服裝加工車間、模型加工車間和金屬加工車間等進行相關設計制作和材料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就業方向:
服裝品牌公司、服裝設計公司、服裝院校、制服公司、服裝外貿公司、形象設計公司、服裝營銷公司、時尚媒體及與時裝相關的公司和廠家設計師、設計師助理、設計教育工作者、形象設計師、時尚編輯、時裝管理及銷售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