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醫學
專 業 類: 護理學類
專業名稱: 護理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較系統的護理學及相關的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護理學及相關的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臨床護理及護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為護理對象提供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與護理學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護理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見病及多發病的防治及護理原則;
4.具有應用護理程序為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和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6.具有與護理對象和相關專業人員有效溝通與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傳染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知識;
8.熟悉不同人群衛生保健及健康促進的相關知識和方法;
9.了解國家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1O.了解護理學科的發展動態及趨勢;
11.了解中醫護理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創新思維及評判性思維能力,樹立終身學習、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推動專業發展的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義精神以及為人類健康服務的奉獻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及符合職業道德標準的職業行為;
16.樹立依法執業的法律觀念,具有在執業活動中保護護理對象和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主干學科:
基礎醫學、護理學、人文社會學。
核心課程:
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及護理倫理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一定量的教學實踐(臨床見習)以及不少于40周的畢業實習,以確保學生獲得足夠的護理實踐技能訓練。實習科室包括內科、外科(含手術室)、婦產科、兒科、急診科、精神科等臨床科室及社區衛生保健機構。此外,安排一定時間的科研訓練以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畢業論文可以采取個案報告、綜述、科研論文等多種形式。在學習期間,還應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主要專業實驗:
包括基礎醫學實驗和護理學專業技能實踐兩部分,主要有人體形態與機能實驗(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藥理、免疫等)、基礎護理學技能實踐、健康評估技能實踐以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區護理等專科護理技能實踐。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
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及教學工作、涉外護理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