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概況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所屬學科專業創建于1960年,于 196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東南大學傳統優勢學科之一。1981年和 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先后批準設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990年被批準設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博士學位授權點。1992年 5月為了適應學科發展需要,從自動控制系分出成立了儀器科學與工程系。2006年9月成立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學科專業“儀器科學與技術”199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在 2006年教育部全國“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中,本院該學科排名第7;設有 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導航、制導與控制,微系統與測控技術,并設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微慣性儀表與先進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遠程測控技術”江蘇省重點實驗室和“土地實地調查監測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是教育部“211”工程和“985”振興行動計劃重點建設學科,也是江蘇省優勢學科。
本學科面向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以解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技術問題為目標。學院科研綜合實力強,近三年來,承擔有 150多項國家和部省級科研項目,科研任務飽滿。近三年年均科研經費到款3500萬元,人均科研經費居學校前列,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
師資隊伍
學院在萬德鈞教授、黃惟一教授、翟羽健教授和周百令教授等老一代學科帶頭人帶領下,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基地建設為保障,通過精心規劃和努力建設,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一批國家級、省部級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博士生導師為骨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 66人,其中專職教師 56人,教授 21人(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8人)、副教授25人,具有國內外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 91%。教師隊伍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1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 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3人,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江蘇省“333”工程學術帶頭人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3人,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5人。
本科專業設置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以東南大學電類學科平臺為基礎進行寬口徑招生,主要專業方向有:1.計算機測量與控制技術;2.工業檢測與自動化儀表;3.機電一體化技術;4.網絡化遠程測控技術;5. 車輛測控技術與工程;6.導航定位與測控技術;7.虛擬現實與人機交互技術。
教學模式
學院為學生開設有通識教育基礎課、電類平臺基礎課、學科專業主干課和方向課、大型實驗課和集中實踐環節等,具有規范化、系列化和內容現代化的特點,既為學生奠定寬厚的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面,又反映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中的新思想、新技術、新工具、新手段。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和優勢,擁有“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和培養方案的改革”獲 2004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建立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學習與研究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2009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于2009年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及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特色
本專業人才培養重基礎強實踐,是教育部首批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專業之一。學生既要學習電子信息理論及應用、計算機科學基礎及應用、控制理論及應用、光學與光電子理論及應用、機械基礎理論及應用和測控儀器設計方法,也要學習經濟分析、市場營銷、管理及多門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學生進校后首先進行大類培養,按照電類統一的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進行學習,進入高年級學習階段后可自選方向課深入學習。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及能力、寬泛的測控技術應用能力、儀器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及初步的經營與管理能力,學院重視課程建設,現建有國家精品課程 5門及一批本科生 seminar課程。學院結合學科特點為學生課外研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環境,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優秀生培養方面具有特色和優勢。學院本科生多年來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機械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際數學建模競賽”等重大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僅近5年就獲得了國際級、國家級及省級獎項 60多項,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上獲獎。
國際交流
學院和國外知名高校間建立有良好的學術合作和學生聯合培養合作關系。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俄羅斯鮑曼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外大學有密切聯系。通過學校途徑,本科學生可到國外或境外高校進行交流與聯合培養,如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法國巴黎電子信息學院、美國密西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臺灣逢甲大學等。每年約有15%的本科畢業生出國深造。優秀的碩士或博士還有機會獲得公派出國留學資格。此外,學院重視學生的國際化培養,每年都有來自美國、日本等高校的著名學者應邀擔任我院客座教授,定期進行學術交流和講演。在日常授課中,開設有由外籍教師以及國外留學教師擔綱授課的全英文、雙語授課課程,為學生的國際化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升學與就業
學生畢業后就業適應面寬,可到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工作,也可在該學科或相關學科繼續深造。多年來畢業生供不應求,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成為領域內的骨干力量。學院每年有40%左右的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其中一部分免試在本校或赴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院校讀研以及到美、英、法、德、意、加等國家或地區留學深造。
院系網址:http://ins22web.seu.edu.cn/
聯系電話:025-83794158
Email:22xueban@seu.edu.cn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