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機械設計、制造、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從事機械裝備、機械制造自動化、工程設計研究、運行管理及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應掌握把機、電知識綜合應用和解決機械工程技術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的能力;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及經營銷售等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電工與電子技術、材料力學、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成型技術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測試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機械設備數控技術等。
畢業去向:可到工廠企業、高等學校、研究設計、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相關領域的設計、生產制造、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同時,本專業是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單位,旨在培養未來工程研究和實踐中產品創新設計的主動探索和執行者、基于知識表達的財富創造者,或者實踐創新提升競爭力的領導者。規模為每年30人,從本專業學生中選拔并單獨編班。
恪守“厚基礎、重實踐”的培養理念,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采用“4+2”(本科+工程碩士)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企業課程”為邏輯體系的人才培養。其中,本科階段采用“3+1”模式,前三年為學校基礎課程學習,后一年為企業實踐課程學習(實踐學習基地:廣汽集團等);工程碩士階段采用“1+1”模式,第一年為學校創新課程學習,第二年為企業創新實踐學習。
按照本標準培養的學生可獲得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相應的學士或工程碩士學位。
畢業去向:可到工廠企業、高等學校、研究設計和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相關領域的設計、生產制造、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