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物理學專業知識,接受嚴格的物理實驗訓練和初步科學研究訓練,能夠運用數學、物理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物理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從事其他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本專業設有物理教育、理論物理和電器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學生進校后可自由選擇。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師范類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與概率論、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工學及實驗、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理論力學、電子技術及實驗、電動力學、(物理教育方向:物理學方法論、物理學史、高中物理專題研究等)、(理論物理方向:固體力學、數值計算方法、計算物理學、非線性動力學等)、(電器工程方向:工廠供電、自動控制原理、電器控制與PLC、光聲電轉化技術等)。
物理學專業(通用技術教育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初步掌握工農業設計、制造、生產以及日常生活、家政服務、汽車駕駛與保養等領域的技術技能,具有創造創新能力,具備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高度綜合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后大部分學生從事中學《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或學校管理工作,也可從事工農業等領域的技術與設計工作。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師范類
主要課程:PLC,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基礎,金屬加工技術,簡易機器人制作技術,木器設計與加工技術,現代農業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以及相關課程的實驗、實訓與實習、大學物理及實驗,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autoCAD,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普通類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與接口技術、數據庫管理、電路仿真與設計、電磁場理論、射頻通信電路、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等課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機械設計、制造學科的專業知識,熟悉產品的開發、制造和管理過程,具有較強的獨立設計能力,能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普通類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工程數學、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大學物理、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工程基礎、機電傳動控制、機電工程測試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數控技術、現代企業管理、機械制造工程學等課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職教師資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等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方法,能夠在職業院校從事本專業理論及實踐教學工作,或從事本專業領域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師范類
主要課程:教育學、教學法、工程數學、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大學物理、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工程基礎、機電傳動控制、機電工程測試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數控技術、現代企業管理、機械制造工程等課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現代焊接技術、焊接設備與焊接生產、先進焊接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焊接實踐操作技能、管理能力和技術問題處理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和部門從事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普通類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力學、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金屬材料學及熱處理、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焊接方法與設備、焊接結構生產、熔焊原理及金屬材料焊接性、弧焊電源、焊接生產檢驗等。
交通運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汽車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技術問題處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從事汽車運輸、管理、試驗、改裝、技術服務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普通類
主要課程: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子與電器技術、汽車運行材料、液壓與氣動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汽車檢測診斷技術、交通運輸學、交通工程學、汽車運用學、汽車修理技術、運輸站場規劃設計、汽車運輸企業管理等。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新能源科學研究及其利用的技術開發與實施等方面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以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該領域教學、科研、技術開發、工程應用、經營管理等方面專業人才的需求。
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四年 專業類別:普通類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工電子,光伏發電技術,太陽能光熱系統及應用,風力發電機組原理,新能源材料基礎,風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生物質能工程,太陽能制冷技術,建筑一體化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自動控制原理,能源系統工程,風力發電場,能源工程綜合實驗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節能減排領域的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新能源科學教育與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關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