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學
1.流行病學定義、常見流行病學分支、研究方法與策略。
2.疾病分布;疾病頻率的測量指標;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區分布、時間分布的內容。
3.流行病學研究的類型;常見方法的適用范圍、組織實施、優缺點與注意事項;關鍵指標的計算方法、常見偏倚與控制。
4.流行病學病因和常見的病因模式;流行病學病因研究過程和方法;因果推斷方法和準則。
5.疾病監測的定義、種類和用途;疾病監測的內容和設計;監測系統的評價;主動監測與被動監測的區別。
6.暴發及其調查;流行曲線。
7.公共衛生;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疾病三級預防。
8.免疫規劃的基本概念、監測與評價;我國免疫預防接種的實施;疫苗相關疾病流行病學概況;我國主要疾病免疫預防進展;WHO對免疫預防策略;全球主要疾病免疫預防進展。
9.艾滋病預防與控制,我國艾滋病監測系統、主要防控策略、流行病學概況;艾滋病發病和行為因素監測系統及其運行。
10.常見傳染病、寄生蟲病、慢性非傳染病流行病學的特征、調查要點與預防控制措施。
二、急性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1.傳染病報告管理
傳染病報告的責任人與義務報告人;法定傳染病的種類與報告時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與分類。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的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治法相關內容。
2.傳染病的預防控制
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策略;流行過程的概念、三個基本環節及其影響因素;主要預防控制措施;疾病監測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預防接種的定義與分類,我國的免疫規劃程序,不良反應的報告與處理;常見傳染病的診斷、疫情的調查與處理。
三、衛生統計學
1.統計學基本概念,定量資料與定性資料的統計描述;常用概率分布的種類、指標計算與意義;參數估計基礎。
2.假設檢驗的概念與原理、常見方法及其適用范圍。
3.常見統計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4.科研設計的種類、原理與優缺點。
5.分析流行病學研究的種類、定義與適用范圍;統計指標的計算,統計結果的解釋。
6.調查設計的步驟,調查表制定的要點,常見抽樣方法的種類與應用范圍;樣本量的估算方法。
四.衛生毒理
1.毒理學基本概念。
2.化學毒物的生物轉運;化學毒物的生物轉化。
3.毒作用影響因素;一般毒性作用。
4.化學物致突變作用;化學物致癌作用。
5.發育毒性與致畸作用。
6.毒理基因組學與系統毒理學;管理毒理學。
五、環境衛生學
1.環境衛生學概念。
2.環境與健康的關系。
3.大氣衛生;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土壤衛生。
4.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画h境污染性疾病。
5.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城鄉規劃衛生。
6.環境質量評價。
7.家用化學品衛生。
8.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
9.自然災害環境衛生。
六、勞動衛生與職業病
1.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基本概念。
2.衛生毒理學。
3.職業流行病學。
4.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法規。
5.職業病診療。
6.放射衛生。
七、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1.營養學與食品衛生學的概念、研究內容和方法。
2.各類營養成分的種類、生理功能,營養學評價方法;各類營養成分的食物來源和供給量。
3.谷類食品;食品營養價值的評定指標及意義;了解加工、烹調、儲存條件等因素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
4.特殊人群的營養需求、合理營養原則及膳食特點。
5.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概念;居民營養狀況調查的方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的內容;食品強化、新食品開發、營養教育的重要意義。
6.食品腐敗變質的概念,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細菌污染指標、理化指標及意義;常見食品污染的種類及預防措施。
7.食品添加劑。
8.常見食品存在的衛生問題;保健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與評價;轉基因食品的概念、衛生與安全管理。
9.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的概念及發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常見食物中毒的種類、臨床表現、治療和控制措施。
10.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八、兒少衛生學
1.兒童少年生長發育及其影響因素;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調查和評價。
2.兒童少年心理衛生;兒童少年健康監測與常見病預防。
3.體育鍛煉與健康。
4.教育過程衛生;學校建筑和設備衛生。
5.兒童青少年傷害和危險行為。
6.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學校衛生監督。
九、社會醫學
1.社會醫學緒論。
2.醫學模式和健康觀。
3.社會因素和健康;社會醫學研究方法。
4.健康狀況評價;健康管理;生命質量評價。
5.社區衛生服務;社會衛生策略與社會病控制;衛生服務評價。
十.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理論。
2.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設計、實施和評價。
3.社會動員;心理評估與心理咨詢。
4.健康素養;健康傳播;調查;健康教育培訓。
5.重點場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重點人群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更多信息請查看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