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門類: 工學
專 業 類: 地質類
專業名稱: 地質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工程地質、巖土鉆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關的工程訓練,能在城鎮建設、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資源開發、國土防災等各領域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單位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資源勘探與采掘、巖土鉆掘與工程監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學習地質學、工程力學、工程地質學、巖土鉆掘工程等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管理、資源勘探與采掘、巖土鉆掘工藝與設備開發等的能力。本專業可設置工程地質和巖土鉆掘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培養要求可各有側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較強的創新意識、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地質工程工作所需的數學及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
3.掌握扎實的地質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地質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4.具有綜合運用地質工程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5.了解地質工程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
6.具有在地質工程領域獲取信息和職業發展的學習能力;
7.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9.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主干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地質學基礎、工程力學、工程數學、巖土力學、工程地質勘察與評價分析、地質災害防治、巖土鉆掘機械基礎、巖土鉆掘工程工藝原理、地質工程施工、水文地質、地質工程試驗測試技術、地質工程數值模擬。
核心課程示例:
1.示例一
(1)工程地質方向:理論力學(80學時)、材料力學(72學時)、彈塑性力學基礎(56學時)、建筑制圖(56學時)、測量學(40學時)、普通地質學(48學時)、巖石學(32學時)、礦物學(32學時)、構造地質學(64學時)、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學(32學時)、巖體力學(48學時)、土力學(56學時)、水文地質學基礎(40學時)、地下水動力學(40學時)、工程地質學基礎(48學時)、工程地質勘察(40學時)、巖土測試技術(32學時)、工程鉆探與取樣技術(32學時)、工程物探(24學時)、工程建筑概論(40學時)、巖土工程監測(24學時)、工程招標投標與概預算(32學時)、地質災害防治(32學時)、水利水電工程地質(32學時)、巖土工程與工程地質專業講座(32學時)。
(2)巖土鉆掘方向:理論力學(80學時)、材料力學(72學時)、流體力學(40學時)、液壓傳動(48學時)、機械制圖(96學時)、測量學(40學時)、機械設計基礎(56學時)、金屬材料與零件加工(32學時)、地質學基礎(72學時)、巖體力學(40學時)、土力學(40學時)、工程地質學基礎(40學時)、巖土鉆掘工藝學(48學時)、鉆井液與工程漿液(48學時)、巖土鉆掘設備(40學時)、基礎工程學(56學時)、基礎工程施工技術(40學時)、巖土測試技術(32學時)、新技術專題報告(16學時)。
2.示例二:基礎地質(51學時)、構造地質(34學時)、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68學時)、土力學(34學時)、巖體力學(51學時)、水文地質學(34學時)、工程力學(119學時)、結構力學(102學時)、測量學(51學時)、彈性力學(34學時)、基礎工程設計原理(51學時)、載荷與結構設計原則(17學時)、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34學時)、數理方程(34學時)、數值方法與計算機算法(34學時)、彈性力學中的有限元(34學時)、地基處理(34學時)。
3.示例三:工程力學(72學時)、結構力學(40學時)、普通地質學(40學時)、工程測量(32學時)、礦物巖石學(48學時)、工程制圖(32學時)、構造地質(48學時)、機械設計基礎(40學時)、地貌與第四系地質(32學時)、巖土力學(64學時)、流體力學及液壓傳動(40學時)、有機高分子化學基礎(24學時)、大地構造學(24學時)、水文地質學(32學時)、工程地質分析原理(64學時)、鉆掘工程學(64學時)、工程地質勘察(32學時)、巖土施工設備(32學時)、工程CAD(2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測量實習、地質基礎教學實習、專業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
巖土室內實驗、巖土原位測試、材料力學實驗、工程勘察技術與工藝實驗、地質工程計算機軟件應用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方向:
城市建設、交通工程、水利水電、機場、港口碼頭、國土資源、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環境和市政工程等單位設計研究院、工程局和管理局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高校及科研單位教學和科研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