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歷史沿革】電力工程學院歷史悠久,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省立蘇州高級工業學校。從蘇高工、南京電力學校、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到南京工程學院均設有電氣工程相關學科和專業。
電力工程學院秉承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在“學以致用”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堅持立足江蘇,面向電力行業,經過近70年的建設與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目前具有研究生、本科和國際合作教育,擁有5470平方米辦學場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500多萬元,在校碩士研究生46人、本科生2100多人。先后培養各類畢業生20000余人,歷屆畢業生中涌現出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榮為代表的大批杰出校友。目前,學院是教育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培養電氣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2012年以電氣工程學科為基礎的“配電網智能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獲得江蘇省高校首批協同創新培育建設。
【專業設置】學院現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三個本科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機電控制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江蘇省品牌特色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2010年被教育部遴選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專業。該專業設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輸配電工程等培養方向。2008年起電力學院與英國諾森比亞大學采取“3+1”模式聯合培養電力工程本科生。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專任教師79人,師資隊伍中高級職稱教師占46%,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87%。師資隊伍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3人、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江蘇省教學名師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2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人。
【科學研究】學院設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含有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新能源發電技術等二級學科。電氣工程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其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曾獲得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稱號。2012年“配電網智能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獲得江蘇省高校首批協同創新培育建設。
學院圍繞電力行業已形成較好的研究基礎和鮮明的特色,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以及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三等獎;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專項基金20余項。
【人才培養】學院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及工程應用能力強,受到電力行業和社會的廣泛歡迎和好評。近五年來,每年90%以上的畢業生到各地電力公司和電力系統相關企業就業,畢業生就業率100%、一次簽約率保持在93%以上,畢業生就業率和協議簽約率均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中涌現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大批杰出校友,廣大校友為地方經濟建設和電力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和杰出業績,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為學校贏得了聲譽。
【優勢特色】學院重視教學工作,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4項,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7項。學院具備一流的教學條件,建有電力工程實踐教學中心,擁有27個實驗室,10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校企共建“南京工程學院-江蘇省電力公司輸變電工程實習(訓)中心”、“南京工程學院-南瑞繼保公司電力系統自動化集成實驗室”、“南京工程學院-施耐德公司電氣工程自動化實驗室”。學院還建有藏書量達3000余冊的專業圖書文獻資料室。
2014年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輸配電工程)專業介紹
2014年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業介紹
2014年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介紹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