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環境與資源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將培養和造就適應時代要求的合格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己任,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環境與資源學院已成為追求科學真知和勇于擔當有志青年的理想培養搖籃。
環境與資源學院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和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擁有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民族地區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資源植物研究所、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機構。我院現有教職工4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擁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我院擁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和生物技術3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621名。我院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近五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國際歐盟合作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獲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3項。我院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有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有資源植物開發與利用、微生物資源利用、植物生態、環境污染控制工程及環境毒理等,已在內蒙古和新疆等多個民族地區開展了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示范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自2012年以來,我院與生命科學學院共建有“生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另外,已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80余名。近幾年,由我院培養的本科生和碩士生獲得國家及省市各類競賽獎勵百余項。
★專業介紹
1.環境工程專業
專業介紹:培養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知識,掌握水、氣、固體廢物和噪聲、光、電、磁等物理性狀污染的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具備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素質,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物理性污染控制、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無機與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工程流體力學等。
適應崗位群:畢業生可在規劃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設計研究院、學校等從事有關環境的規劃、設計、施工、檢測、管理、教育和研發等工作。
2.環境科學專業
專業介紹:培養掌握環境科學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了解環境工程、生態學、生物學、化學等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擁有較強實踐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環境保護人才。
主要課程:環境化學、環境學、生態學、環境土壤學、無機與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環境生物學、地學基礎、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等。
適應崗位群:畢業生可在環保部門、工礦企業、農業、土地、旅游、科研和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保護、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環境修復及環境治理等工作。
3.生物技術專業
專業介紹:培養具有較強數理化基礎,具有嚴格科學思維、國際化視野及創新創業素質,具有扎實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教學、科研、生物技術產業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理化分析、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及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以植物生物技術為主要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物學、植物細胞工程、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基因工程等。
適應崗位群:畢業生可在工業、農業、林業、醫藥、環保、園林、食品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物技術領域的應用研究、理化分析、技術開發、生產和技術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或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