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 本專業是以環境學理論為基礎研究環境問題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工程、生物、生態等技術手段進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基本任務是對水、氣、固、聲等污染綜合治理以及對污染、退化環境進行恢復與修復。它是環境科學分支學科和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工程的服務領域已經由工業“三廢”的綜合防治發展到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脆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修復、有機廢棄物的農業資源化利用、小城鎮污染綜合治理等領域、在環境科學的各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專業特色 本專業在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充分發揮現有特色與優勢,將本專業的特色定位為主要面向農業環境的治理、評價、規劃、保護與建設方面。特別是以西北地區干旱半干旱的農業環境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培養農業環境監測評價技術、農業環境規劃管理技術、農業環境保護建設技術等實踐技能。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及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備環境工程方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要求 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生態學、環境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工程設計與計算機制圖等方面的良好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環境保護與治理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主干課程 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系統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
就業方向 就業的行業廣,就業前景廣闊。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教學單位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繼續深造 畢業生可在全國范圍內報考環境保護、監測、評價與規劃、污染環境治理、水氣聲固體廢物防治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