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014年報考指南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網 閱讀:7726 次 日期:2014-07-07 10:34:2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014年報考指南”,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院長寄語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是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學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繼承百年交大優良的辦學傳統,采用新型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獨立辦學。學院擁有一支以交大著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師資隊伍,確保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教學型大學為目標,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以質量贏取聲譽,以創新打造品牌。學院通過改革傳統的教學計劃,構建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育人流程,旨在使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較高的綜合素質、很強的終生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創辦使學生全面發展、終生受益的大學是我們的愿望!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為專業基礎好、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備競爭力和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院長

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光德

(一)學院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是國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準成立(教發函〔2004〕71號)的全日制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學院坐落于古城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草灘農業生態產業園,東鄰西安市政府,北接長安八水之一的渭河,毗鄰西安北火車站,自然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目前學院設有9個系38個專業,在校生11600余人,在全國26個省、市招生。

學院多年來不僅在硬件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還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不斷積累總結,為更高層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院的招生在省內同批次的錄取分一直位居榜首,文史類全部、理工類80%均在本科第二批次控制線以上,已完全具備本科二批次招生、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條件和能力。從2014年起,學院的所有專業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學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百年名校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雄厚的師資力量、規范而嚴格的教學管理優勢,按照“保證基礎,強化實踐,注重能力,提升素質”的培養思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和教授治學的辦學理念,努力探索和創新高等教育辦學機制新模式。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宗旨,按學科大類構建知識、能力、素質教育平臺。學院通過校企合作及彈性學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學業選擇,增強就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更容易進入自己的職業生涯。學院在名校辦名校的戰略指導下,努力向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獨立學院邁進。

在中國校友網等多家媒體進行的全國獨立學院排名中,學院從2006年第75名、 2007年第49名、2008年第20名,到2009年第12名,2010年榮膺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20強和“十大最具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稱號,2012年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2013年被評為西安市“文明校園”,一年一個大臺階,創造了學院初期發展階段的輝煌。學院2010年榮獲陜西省“十二五”教育發展創新單位稱號,2009年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陜西省高等教育學籍學歷證書電子注冊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學院團委被共青團陜西省委授予“2008年陜西?。▽W校系統)共青團工作優秀單位”,是省內唯一一所被授予該稱號的獨立學院。2011、2012、2013年陜西省教育廳年檢良好單位。

學院學生參加國內各種科技競賽,碩果累累。近三年來,共獲各種科技競賽獎勵160余項。

重點獎項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一等獎1項、陜西賽區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1項、陜西賽區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陜西賽區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大學生“挑戰杯”陜西省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

全國行業性科技競賽獎項有:全國大學生測量控制技術與儀器創新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3項、省二等獎1項、省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1項。商科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技能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總決賽一等獎1項、省一等獎5項、省二等獎6項、省三等獎13項。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省一等獎11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27項。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省一等獎4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3項?!巴庋猩绫庇⒄Z賽事二等獎1項、三等獎7項。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省二等獎2項。藝術類書畫競賽金獎12項,銀獎10項,二等獎2項。

近三年學生參加陜西省大學生體育比賽獲獎20余項,包括:陜西省大學生健康活力大賽團體第一名5項、團體第二名8項、團體第三名5項、個體第一名4項。獲2013陜西省校園啦啦操街舞大賽第三名。院足球隊獲2012-2013中國大學生聯賽陜西賽區第三名、2010-2011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陜西賽區第三名。

學生第二課堂取得了優異成績。2012年學院分別榮獲“全省學校共青團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省第五屆青少年科普知識競賽先進單位、省第二十三屆‘校園之春’大中學生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省首屆青少年數字影像大賽優秀組織獎以及陜西歷史博物館風采大賽最佳組織獎”等榮譽稱號。學生社團武術協會,參加“滬港杯”第二屆西安高校武術散打聯賽、第四屆大學生跆拳道社團交流大會和第二屆西安高校勇士賽等省級賽事榮獲佳績,并接受了陜西電視臺的專訪。

學院通過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創新、實踐,摸索、總結出適合于獨立學院學生教育教學、培養特色的辦學之路,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二)辦學條件與辦學優勢

名校辦名校。學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雄厚的學科優勢,以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時設置和調整專業。西安交通大學負責城市學院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城市學院充分利用獨立學院靈活的辦學機制,大膽改革、創新,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教學條件充足。學院建有功能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和計算機中心。建有電工電子、計算機、物理三個教學實驗中心,建有電氣信息類、機械能動類、土木建筑類、藝術設計類、醫學護理類、ERP模擬及經管類專業仿真等80余個專業實驗室,建設87個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5.5萬多平方米的籃球、足球、田徑、體操等場館以及大型學生活動中心等設施,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師資力量雄厚。學院從西安交通大學等名校選聘了一大批知名教授擔任各系專職正副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全院現有專任教師577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占47.1%,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占62.6%,省級教學名師4人,院級教學名師2人,享有國家特殊津貼專家7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外籍教師5人,雙師素質教師15人。學院管理干部也主要來自西安交通大學,嚴格把關,規范管理,確保教學質量。

(三)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

學院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出培養人才的新舉措。沿著以能力為中心,拓展與提升學生素質,促進個性發展的思路,構建了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學生素質拓展提升體系”的“三體系”培養方案,創新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院按專業招生,按專業大類打基礎,打造公共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大類基礎課程平臺。課程設置體現“三多”(人文素質類課程多、計算機與外語學分多、實踐環節多)“三突出”(專業核心課程、個性培養與能力培養),實現“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培養,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學院完成國家級教改項目4項,陜西省教改項目3項。完成校級教學改革項目126項,這些研究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驗內容等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第五屆全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教學儀器評比二等獎1項,開發實驗儀器7種,獲全國書畫藝術大賽金獎10余個;《會計學基礎》評為陜西省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經管類)、《大學物理》獲陜西省優秀教材二等獎,《會計學基礎》獲全國優秀教材發行獎。教材建設成果累累,公開出版教材72部,分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西安交大出版社、西北大學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等國內有名出版社出版。豐碩的教學改革成果,充分體現了學院的師資水平和教學實力。

(四)國際合作與交流

學院利用自身的辦學優勢開展多種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UNL)、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MUN)、美國勞倫斯科技大學(LTU)、日本城西國際大學(JIU) 、加拿大多賽學院(DORSET COLLEGE)、加拿大亞岡昆學院(ALGONQUIN COLLEGE)就本科生教育和學分互認簽署合作協議,凡符合要求的學生中途可赴這六所大學學習,成績合格者,將獲相應學位和畢業證書。同時符合學院相關要求和學位授予條件者,也可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目前,已有400余名學生赴海外學習。

2014年學院繼續以工商管理(國際交流班)單列統招計劃招生,文理科考生英語單科成績須在100分(含100分)以上。除該專業外,凡滿足條件的所有的普通專業的考生,進校后可任意選擇國際合作項目,在校期間學費與其它經管類統招生相同,10000元/學年。

1 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項目簡介

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UNL)成立于1869年,是美國一所具有悠久教學史和研究史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2010年度被評為全美最受歡迎學校第三名(僅次于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截至2014年,UNL已連續十年位居全美公立學校前50。學校的學生與教師比例為19:1,共設10個學院,專業多達150個,供每位學生自由選擇。其商學院早在1916年就獲得了全球最高質量認證機構AACSB的認證。

★項目特點與優勢

(1)參加本項目的學生前兩年在城院學習,其間會統一安排英語及雅思課程。在順利完成前兩年的學習后由我院出具學習成績證明,同時“托?!边_到70分(寫作單項20分)或“雅思”達到6分(寫作單項5.5分)的學生將赴美繼續學習。

(2)項目獎學金:成績優秀的項目學生在UNL本科學習期間可獲得235美元/學分的獎學金,最高可獲得獎學金94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9萬元。

★聯系方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行政樓107室中美項目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40/18792836252(寒暑假請撥打手機號)

E-mail: scui3@unl.edu 聯系人:崔老師

2 芬蘭紀念大學項目簡介

紐芬蘭紀念大學位于加拿大紐芬蘭-拉布拉多省的首府圣約翰斯市(St.John’s),是加拿大東部大西洋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公立大學,在加拿大綜合性大學中排名前五位。下設14個分院:工程學院、海洋學院、人文學院、商學院等,在100多個本科和研究生學位教育中,以商學最為突出。2002年獲全球最高質量認證:AACSB國際認證。

★項目特點與優勢:

(1)費用低廉,享受與加拿大本國新生一樣的學費優惠以及獎學金待遇

(2)在城市學院完成前60個學分(為期兩年),雅思5.5分以上,并且專業成績良好,可申請赴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學習。

(3)學生畢業后享有三年的工作簽證,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移民提供諸多機會 。

★ 聯系地址: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樓C125中加項目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39/18509221599(王老師)/13679123646(李老師)

E-mail:xjtucc.ca@gmail.com 聯系人:王老師

3 美國勞倫斯科技大學項目簡介

勞倫斯科技大學(LTU)成立于1932年,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Southfield,被評選為全美最佳大學與研究所之一。學生在交大城市學院完成前3年課程后,后2年到LTU選擇以下5個方向攻讀碩士學位:電機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碩士(MBA),最終會授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學士學位和LTU的碩士學位。LTU會為托福成績79以上或者雅思成績6分以上學生提供一次性$5,000美元的獎學金。

★聯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行政樓507外事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13 E-mail:sunxiao@xjtucc.cn 聯系人:孫老師

4 日本城西國際大學項目簡介

城西國際大學(JIU)是于1992年設立的日本私立大學,和城西大學是姊妹校,位于東京首都圈,擁有4個校區。學生前2年在交大城市學院完成60個學分,后2年在JIU完成66個學分后可獲得兩校的雙學士學位。每位項目學生赴日學習期間將都享有減免8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萬人民幣的獎學金。

★聯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行政樓507外事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13 E-mail:sunxiao@xjtucc.cn 聯系人:孫老師

5 加拿大多賽學院項目簡介

加拿大多賽學院(DORSET COLLEGE) 位于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市,成立于1981年,與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簽訂學分轉換合作辦學協議。學生無需雅思、托福成績,可通過多賽學院學分轉移課程轉入加拿大有關名牌大學學習。

★聯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行政樓507外事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13 E-mail:sunxiao@xjtucc.cn 聯系人:孫老師

6 加拿大亞岡昆學院項目簡介

亞岡昆學院(ALGONQUIN COLLEGE),成立于1967年,連續多年被評為加拿大安大略省學生滿意度第一的公立學院,學生就業率高達90%以上。學生在交大城市學院完成前3年課程后,到亞崗昆學院完成1年的研究生課程后,將獲取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學士學位和亞崗昆學院的碩士學位。

★聯系地址: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行政樓507外事辦公室

電話:029-86652013 E-mail: sunxiao@xjtucc.cn 聯系人:孫老師

(五)學院主要專家、教授簡介

陳光德 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于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物理教學和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納米微粒的物理性能以及制備方法研究。教育部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教學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西安物理學會理事長,陜西省科協委員,陜西省照明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物理委員會委員等?,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院長。

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9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60余篇。截止2012年年底,發表的論文已被國內外同行評論引用900余篇次。承擔國家級科研與教改項目7項;作為第一獲獎人,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崔杜武 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兼任陜西省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陜西電力電子學會副理事長、西安自動化學會理事長。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副院長。

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陜西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機械工業發展基金、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子項及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40余項,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

李能貴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資深專家。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處長,西安交通大學教務長、成人教育學院院長。兼任陜西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省可靠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繼續教育協會顧問。原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副院長。

長期從事電子技術及可靠性本科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研究成果。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優秀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電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并有多部教材出版與多篇論文發表。

王海民 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歷任會計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會計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多次被評為先進教師。兼任西安市會計學會理事、陜西省國資委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專家?,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工會主席、管理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會計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教學經驗豐富。陜西省精品課程《會計學基礎》負責人。公開發表論文90余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參編出版教材、辭書18部,先后獲各級獎勵8項。

李崇祥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大熱能動力與控制工程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學副院長,學術兼職10余項?,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服務中心主任(教務處處長)。

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承擔多項教學改革、科學研究項目。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西安市科技進步獎1項。獲西安交大師表獎,并有多部教材出版與多篇論文發表。

楊振坤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級精品課程《電工電子技術》負責人,陜西省教學名師。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工學教研室副主任、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書記兼副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級電工電子技術資源庫、試題庫建設和校級教學改革項目10項,出版教材9部。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與成果獎13項。獲西安交通大學“基礎課優秀教學一等獎”等教學獎4項及全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主持完成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和國防重大項目子項目及其他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

壽紀麟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數學系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數學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論委員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泛函分析、數理經濟、應用數學等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出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并有多部教材出版與多篇論文發表。

鄧建中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專任教師。任教53年,長期從事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多次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教師”和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出版專著或主編教材六部,獲省、部級獎勵4項,發表論文數篇。所提出的廣義peano定理被列入工科研究生《數值分析》教學大綱,是唯一列入大綱的由中國人提出的定理。

于大光 副教授

畢業于空軍工程學院。先后任教于空軍工程學院和空軍工程大學理學院,曾先后擔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2005年起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任教,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數學教研室常務副主任。

長期從事本科教學及教學研究工作,承擔多項科研和教學改革項目,主編或參編專著、教材7部,發表論文多篇。獲空軍工程學院教學改革二等獎1項,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1部教材被評為空軍優秀教材。曾獲空軍工程學院授課競賽“十佳”稱號,2009年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優秀教師,兩次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學科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王群智 副教授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陜西財經學院金融學碩士學歷。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經濟數學與管理數學分會常務理事,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數學教研室副教授。

長期從事本科高等數學和金融數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公共基礎課教師”,兩次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優秀教師,獲陜西財經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承擔多項教改項目,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十余篇,主編出版教材三部,其中《高等數學》(經管類)獲陜西省教育廳優秀教材二等獎。

董福安 教授

畢業于西北大學數學系,理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至2011年在空軍工程大學從事教學工作?,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數學教研室專職教授。

長期從事數學教學工作,注重教學和學術研究,先后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9名。曾獲空軍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十佳”,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指導教師,解放軍三總部頒發的軍隊院校育才金獎。

張世梅 副教授

本科畢業于西北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獲理學碩士?,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數學教研室副教授。

長期從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的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好,獲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最受歡迎的基礎課教師,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優秀教師,獲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首屆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一等獎。發表研究論文15篇 ,參編出版教材3部,主持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1項,參加陜西省重點教學改革項目1項。

李甲科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大物理教研室主任,陜西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先進教師、西安交大優秀教師。兼任西安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原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大學物理教研室主任。

長期從事《大學物理》教學與研究,出版教材5部,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陜西省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次、王寬誠育才獎1次。

李壽嶺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大物理實驗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物理實驗室主任。兼任陜西省物理學會實驗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長期從事物理實驗的教學與研究,主編出版教材4部,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第五屆全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教學儀器評比二等獎1項。

姬秉正 教授

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物理系。曾任新疆工學院物理教研室主任,自治區高校實驗室工作先進專家。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物理實驗室兼職教授。

曾獲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獲校級優秀教師。

蘇志 教授

畢業于北京體育學院,曾任西安交大體育部辦公室主任,兼任中國大學生體協健美操、藝術體操協會委員,陜西省體操協會副秘書長,科研組副組長,西安市體操協會副秘書長,曾擔任陜西省體工大隊體操隊主教練?,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體育部主任。

長期從事體育教育及研究工作。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中國電教學會體育教材二等獎1項,西安交通大學王寬誠育才獎、師表獎獲得者。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教材多部。

金學斌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畢業于北京體育學院,曾任西安體育學院教務處處長、競賽訓練處處長兼競技體育學校校長、學報編輯部主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分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教練員科學訓練培訓講師,中國排球協會訓練科研委員會委員。 2000年獲省教委“陜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長”,2005年獲國家體育總局 “全國體育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

參加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6項。獲全國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陜西省教委和高教學會高教科研三等獎3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參加編寫全國體育院、系通用教材1部。

楊健全 教授

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和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助教班,研究生學歷,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歷任陜西財經學院貿易經濟系副主任、工商學院副院長、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主任。

長期從事國際經濟貿易、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了10余項國家級、省級及校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出版教材6部,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史冬梅 副教授

畢業于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專業,東北財經大學西方經濟學碩士。曾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副教授、應用經濟系副主任。

主要從事國際金融、證券投資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教改和參與研究課題5項,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教材7部,曾獲校級“優秀教師”稱號。

樊秀峰 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高校商務管理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跨國公司、國際投資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3部。

沈 悅 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2001至2002年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派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中美富布萊特高級研究學者。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金融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校級課題5項,出版專著教材等6部,獲得獎勵10余項。

袁曉玲 教授

畢業于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0余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科研獎勵10余項。

張金梅 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和教改項目等課題13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教材7部,多次獲“教學優秀獎”。

郝淵曉 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學歷。兼任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顧問,陜西省商務廳高級經濟專家顧問,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法律咨詢與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拍賣行業協會副會長,陜西省拍賣研究所副所長。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市場營銷的教學與研究。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合著7部,主編參編教材8部。

陳俊亞 教授

畢業于原西北政法學院,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財政學專業的教學與研究。陜西省精品課程《財政學》主講教師、國家級及陜西省質量工程項目財政學特色專業建設主要參與人。主持參與教學改革及縱向橫向科研課題2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主編參編教材6部,有多篇論文獲獎。

郭關科 副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碩士學位,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在相關公司工作數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主編、參編出版教材多部,發表論文多篇。3次獲校級“優秀教師”稱號,獲校級獎勵2次。

張洛民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家級、省級及校級課題項目多項。主編、參編出版教材5部,發表論文10余篇。2次獲校級“優秀教師”稱號。

李茂盛 副教授

畢業于西北大學理論數學專業,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陜西省政府采購專家庫成員。

主要從事保險精算、金融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教改和參與研究課題4項,發表論文10余篇,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1部。

白永權 教授

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美文學專業。曾任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衛生部西安交通大學英語培訓中心主任、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密執安英語考試西安考區考官、美國猶他大學英語學院客座教授、美中文化交流協會高級顧問及西安分會主任、中華醫學會全國醫學外語學組主任委員、衛生部規劃教材醫學專業英語系列教材總主編、陜西省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主任。

長期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出版著作60余部,發表論文50余篇。獲陜西省人文社科成果獎3項,教學成果獎1項。

陳向京 教授

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美文學專業,碩士學位。美國威拉姆特大學、布蘭代斯大學和林菲爾德學院以及荷蘭萊頓大學訪問學者。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辯論與演講專業教育委員會副會長,陜西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西安市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出版著作25部(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0部),發表論文20余篇。曾獲陜西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1項,陜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1項。曾獲西安交通大學王寬誠育才獎和寶鋼優秀教師獎。

顧明耀 教授

畢業于對外經貿大學對外貿易專業。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日語教研室主任,外語系主任,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教授。兼任國家教委大學外語教學大綱研訂組組長,高教部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首屆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日語組組長,日本廣島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國立國語研究所外籍研究員,筑波大學教授,愛知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首席教授。

編著辭典10余種,出版教材、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數十篇。所編教材曾獲得教育部和陜西省優秀教材獎。曾獲得西安交大百年校慶王寬誠特別獎。

趙永生 副教授

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社會與文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空軍工程大學外訓系翻譯室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副主任?!?/P>

長期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8部(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4部),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完成軍隊和地方科研項目3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次。曾獲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李國棟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系,曾任西安醫科大學外語系黨支部書記、日語教研室主任、日語培訓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主任。先后兩次借調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從事外事工作,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留學二年,受聘赴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從事中日政府間合作項目翻譯及管理工作一年。曾被評為陜西省優秀黨員、西安交通大學優秀黨員,獲西安交通大學授課競賽三等獎。專業方向:翻譯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承擔的主要課程:口譯、同聲傳譯、口語、寫作、視聽說等。參與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主編辭書1部,出版譯著2部,參與編寫教材及參考書6冊,發表日語研究論文多篇。

瞿彩霞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曾在上海財經大學進修財經英語。曾獲陜西財經學院“四、六級外語教學成績優異獎”,課堂教學優秀獎,2次被評為西安交通大學外語部優秀教師,并有多部教材出版與多篇論文發表。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副教授。

杜彥龍 副譯審

畢業于原西安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英語語言文學學士。雙師素質型教師。多年從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工作,又有在企業多年的兼職實踐經驗,擅長英語口譯、筆譯,熟悉國際貿易流程,有豐富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實踐經驗, 發表論文10余篇。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副譯審。

強增福 高級工程師

畢業于武漢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日本富士通公司研修生。曾任郵電部第十研究所技術情報研究室翻譯、主任,《電信交換》雜志主編(1991~2008),電信科學技術第十研究所對外合作部主任,高級工程師。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教師。

曾兼職全國17省市日語廣播聯合教學工作、赴日就學日語強化班的基礎日語教學、西安地區郵電系統工程技術人員科技日語教學以及輕工系統技術職稱日語教學等工作。出版譯著四部,發表論文多篇。

張邁曾 教授

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系,現為西安交大黨委書記、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名譽所長、傳播學研究生導師,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究傳播學理論與實踐。曾任西安交大黨委副書記、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副秘書長、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特聘教授。

曾給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傳播學概論》《媒介經營與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法規、新聞傳播與輿論導向等,主持并完成課題有“非常時期的信息傳播”“新時期輿論導向問題研究”等;出版專著及教材有《導向論》、《傳播學引論》、《創新——知識經濟的靈魂》,獲西安交大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

李明德 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曾任西安交大中文系主任,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傳播學學科帶頭人,《中國有線電視》雜志社社長兼主編;現任中國期刊協會理事,中國高??萍计诳芯繒夹g期刊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陜西省社科聯常委,陜西省政府新聞發布工作專家組特聘專家,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陜西省傳播學會副會長,陜西省報刊評論學會副理事長等。被評為陜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陜西省及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專家?,F任西安交大城市學院人文社科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編輯與出版、媒介經營與管理、新聞傳播與輿論導向等。發表論文60余篇,專著教材8部,完成課題9項。獲陜西省優秀成果獎5項,西安交大王寬誠育才獎和優秀教材一等獎各1項。

史正憲 教授

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曾任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委理論宣講團成員;政治與行政學院副院長,學工組副組長;蘭州大學工會常委、教工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教工代表大會提案委員會主任,政治與行政學院工會主席?,F為西安交大城市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兩課”帶頭人。

主要從事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思想、行政學理論以及研究生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在《教學與研究》、《光明日報》等核心期刊與權威報刊發表10余篇,部分學術成果獲獎。主持編寫了甘肅省社會科學重點規劃項目《毛澤東思想概論》,出版了《行政管理學》、《行政學概論》等著作。先后多次獲得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甘肅省科教文衛工會先進分子、甘肅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蘭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2010年,被蘭州大學授予“三十年辛勤耕耘、育英才桃李滿園” 榮譽。

彭湘蓉 副教授

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長安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現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在讀。從事新聞與傳播學教學及科研,方向為新聞學理論、新聞業務與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研究。發表期刊論文近20篇,教材2部,主持并參加省部級課題6項。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專任教師。

張蓉 教授 碩士生導師

1983年6月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曾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支部書記、副主任,西安交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陜西省大學語文副會長、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中心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專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批評、新聞傳播倫理與職業道德、影視傳播等。出版專著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5項。獲省級、校級教改二等獎各1項,獲王寬誠育才獎。

杜彥亭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長期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系主任,任全國高等學校制造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常委?,F兼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

主要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流體傳動與控制、機械電子工程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鄭愛平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制冷與深度冷凍裝置專業。國家注冊設備工程師,兼任陜西省制冷學會副理事長,西安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兼教育科普委員會主任,中國制冷學會高級會員。原任長安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主任,教授,《空氣調節》精品課程建設負責人。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常務副主任,兼任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制冷空調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曾獲“全國建筑節能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及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高等學??茖W技術三等獎1項,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7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40余篇。

王志騫 教授

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工學碩士。曾任西安交通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副院長、土木工程系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兼任土木工程專業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曾赴加拿大里賈拉大學訪問學習,獲陜西省科學技術成果獎3項,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成果獎1項,西安交通大學“王寬誠育才獎”1項,培養研究生30余名,公開出版教材3部,發表論文50余篇。

諸文俊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工學碩士。曾任西安交大機械原理及設計教研室副主任,兼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編委。被評為西安交大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學生最滿意的任課教師”。曾任西安交大城市學院機械系系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授會主席,機械工程系專職教授。

長期從事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教學與研究工作,教學經驗豐富、水平高,深得學生好評。完成多項研究課題,獲陜西省教學成果獎1項,西安交大教學成果獎、教學研究成果獎、優秀教材獎數項,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教材8部。

溫正忠 教授

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工學碩士。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東北大學高級訪問學者?,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有豐富的教學與工程實踐經驗。參與出版教材5部,發表論文40余篇,獲發明專利1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傅秦生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德國漢諾威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學術兼職多項?,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首席教授。

主持完成 “863”的科研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973”國家重點基礎科研項目多項,獲發明專利1項,出版教材5本,發表論文共計50余篇,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省優秀教材二等獎以及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材特等獎、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優秀教材一等獎等10項。

王毅 教授

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工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加拿大里賈拉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主任,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成員。學術兼職多項?,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化工機械、過程裝備與控制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獲陜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等教學成果獎9項,出版教材5部。獲西安交通大學師表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國家專利3項等。發表論文100余篇。

羅來勤 高級工程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制冷學會高級會員,曾就職于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長期從事工程熱物理學科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實驗中心主任。

參加國家“863”計劃能源技術重大專項子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國家部委重點技術攻關項目,曾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集體)、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石化總公司(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等。

張克猛 研究員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員。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主任,力學中心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專業基礎課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本科基礎力學教學及工業往復壓縮機管道系統的振動研究。獲國家級、省級、校級 “教學成果”獎9項及教學優秀獎7項。主編教材7部、參編教材2部,獲優秀教材獎多項。發表論文 28篇,獲國家發明和技術專利4 項、“陜西省產學研科技成果一等獎” 1 項。被中國力學學會首批評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獲“西安交大基礎教學優秀特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

林家讓 副教授

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北京理工大學工學碩士,曾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學,獲王寬誠育才獎?,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專職副教授。

長期從事本科生教學與研究工作,具有外援工作經歷,在企業從事技術工作多年,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出版教材5部、多媒體課件3套,發表論文多篇。獲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科技進步獎多項,取得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數項。

范群成 教授

蘭州大學理學學士,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博士。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黨支部書記。國際中文期刊《材料科學》編委。曾任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學教研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教學名師,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

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工程材料基礎》建設項目,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并被SCI收錄24篇,發表教改論文10篇,編寫教材7部。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陜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趙錄懷 教授 博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歷任西安交大電工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實驗室主任、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副主任。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主任。

長期從事電子電路本科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了多項教學改革課題。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出版教材6部,參編教材1部。

王世文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在企業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現場實踐工作經驗,曾任企業廠長、總工程師等職?,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兼實驗中心主任,雙師型教師。

申忠如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省教學名師。曾任西安交大電磁測量與儀器教研室主任,兼任全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計量測試》編輯,獲西安交大研究生教學優秀教師獎。曾任電氣與信息工程系主任,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授會主席。

長期從事本科生教學與研究工作,承擔完成科研、教改課題多項,主編參編出版教材6部,獲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發表論文多篇。

閻鴻森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省教學名師,西安交大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學副院長,兼任西安交大專家督導組副組長、中國電子教育學會理事等職?,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信息工程本科生教學與研究工作,完成多項教學改革與科研課題,發表論文數十篇,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西安交大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寶鋼教育獎1次、西安交大師表獎1次。

鞠烽熾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重點是醫療儀器,醫學傳感器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橫向課題,著作及譯著多部,發表論文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楊拴科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工學碩士。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學教研室主任、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副理事長?,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和測控系統與智能儀器設計等科研工作。 主編教材5部、參編3部,發表科研及教學研究論文40 余篇。主持科研以及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多項,獲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5 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1 項,獲西安交通大學教學名師獎、王寬誠育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

廖培金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從教于西安交大電氣工程學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首席教授。雙師型教師。

長期從事本科生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在火力發電廠現場調試數年,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發表論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

何修富 副教授 博士

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主要專業方向: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曾在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任教,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高校通用教材1部?,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何誠剛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工學碩士,副教授。先后在電子工業部869廠、中興通訊學院等單位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完成總裝備部“十五”規劃科研項目1項,發表論文多篇,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譚亞麗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工業大學,工學碩士,副教授。曾在西安昆侖機械廠從事科研工作,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系教工黨支部書記。

主要研究方向:測控技術與智能儀器。完成科研項目3項。任教以來,連續三年帶隊并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取得良好成績。完成多項校級教學改革課題和橫向課題,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在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副主編出版教材1部,參編教材1部。

張德運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留學日本大阪大學研究計算機網絡,應邀訪問過美國和加拿大的多所著名大學。先后擔任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CERNET)專家委員會委員、CERNET西北地區網絡中心主任、陜西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主任、陜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網絡研究所所長多年;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F任西安交大城市學院計算機系網絡工程專業首席教授。

先后獲得國家、省部級和學校的各類科研獎勵1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三等獎4項。有多項發明成果,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劉均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博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首席教授。

主持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1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1項,獲得IBM中國優秀教師獎,陜西省青年科技獎,省部級科技與教學獎勵8項。在頂級與重要國際期刊VLDB J、KBS、JIIS與ACM SAC、ICONIP等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

周建龍 教授

先后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分別獲信息技術專業博士學位和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學位?,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系信息管理與信息專業特聘教授。

曾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國家研究中心、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先后從事15年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研究成果已用于工業實際或已發表于國際會議和國際期刊上。他提出體繪制中的轉換函數自動生成方法“Automatic transfer function generation using contour tree controlled residue flow model and color harmonics”被認為是在體繪制領域首次能夠有效解決轉換函數自動生成的解決方案,并獲得同領域研究者的高度肯定。

國際國內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等專業學術期刊的特約審稿人。華南理工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悉尼大學Sydnovate創新優秀獎獲得者、以及悉尼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項目Smart Services CRC 獎的獲得者。

陸麗娜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實驗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授會主席及計算機系主任,兼任西安市軟件行業協會理事?,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系教授。

長期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承擔多項教改和科研課題,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并出版教材10余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校級科技進步獎多項,校級教材獎2項。

繆相林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曾任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實驗中心副主任、計算機系黨支部書記;陜西省科技廳專家組成員,陜西省教育廳信息化專家組成員?,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管理系主任。

長期從事計算機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赴美國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康奈爾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學習和參加國際會議。主持完成國家、軍工和企事業單位的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和EI檢索11篇;培養研究生70余名;獲得各類成果獎6項;先后主編和合編并出版大學教材7部。

李聯寧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財政部、陜西省和西安市政府特聘顧問專家,國家工信部高級項目經理,省級先進工作者。曾任國內著名大型軟件公司和美資軟件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管理系副主任。

近3年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計算機網絡、物聯網、信息系統方面教材及專著5部,在IEEE計算機工程國際會議及物聯網國際會議發表SCI、EI檢索論文3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長期從事應用軟件系統分析以及下一代搜索引擎研究和開發工作,具有大型計算機網絡和特種通信系統設計及實施經驗。

劉金安 高級工程師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獲香港理工大學碩士學位。陜西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信息產業部高級項目經理和企業咨詢顧問,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雙師型教師。

長期以來,從事軟件工程和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和教學,在軟件公司從事軟件研發工作,負責實施多個大型ERP項目,具有大型軟件項目的設計、開發和實施經驗。承擔并完成政府和企業的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編著大學教材3部。

李小妹 教授

澳大利亞拉托貝大學護理學學士,泰國清邁大學護理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教育部護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衛生部護士資格考試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護理教學委員會常務理事,衛生部教材辦公室護理教材建設委員會委員,陜西護理學會副理事,西安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多個國外護理期刊及國內核心期刊副主編。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護理系主任。

長期從事護理學專業教學與研究,發表論文70余篇,主編及副主編規劃教材10部,先后獲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材特等獎、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改革成果特等獎、陜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各1項,獲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師獎,西安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李津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泰國清邁大學護理學碩士,兼任西安交通大學護理系副主任,陜西護理學會護理教育分會主任委員,曾任護士進修雜志核心期刊編委,華夏高等護理教育翻譯委員會英國《臨床護理》雜志翻譯等?,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護理系副主任。

長期從事護理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出版著作16部,發表論文20余篇。先后獲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改革成果特等獎、陜西省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各1項。

蔣文慧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泰國清邁大學護理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內科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F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護理學專業教學與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2篇、IM收錄2篇。主編、參編衛生部規劃教材多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陜西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曾獲西安交通大學教師授課(雙語)競賽一等獎。

衛民堂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中美科技管理大連培訓中心研究班結業,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高級培訓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主任。

主要從事公司戰略與決策、營銷策劃與推廣、績效管理與薪酬以及質量控制與認證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出版教材3部、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3項,政府、公司(企業)科研項目30多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陜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西安市現代化管理成果獎8項、西安交通大學科技成果獎10多項。

冀祥 副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會計系,曾在廈門大學會計系進修,先后在原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任教。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常務副主任、教工黨支部書記。

長期從事會計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講授課程《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設計》等,陜西省精品課程《會計學基礎》主講教師。編寫教材和工具書8部,發表論文15篇,主持和參與教改和研究課題6項。

王小青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管理學碩士?,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校內外教改和研究課題7項,發表論文10篇,主編、參編教材4部,曾獲陜西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趙乃斌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系工業外貿專業,管理學碩士,獲法國HEC商學院EMBA學位。曾任原西北輕工業學院工商管理系工業外貿教研室主任、陜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交大昆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昆明機床廠副廠長,黨總支書記、昆明道斯機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副主任。

主要從事工商管理、工業外貿方面的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15篇,出版專著1部,翻譯國外專著1部《精益生產》 (《Just in Time》),曾獲陜西省科研成果二等獎、“陜西省優秀經濟理論工作者”稱號、“云南省招商引資先進工作者”稱號。

韓平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曾在加拿大阿爾貝塔大學做訪問學者,美國楊伯翰大學做訪問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兼職首席教授。

主要從事組織行為與組織變革、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分析與評價研究。參與出版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6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政府、公司(企業)科研項目6項。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陜西省教學成果獎、西安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西安交通大學雙語教學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李玉萍 教授

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F任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兼職首席教授。

主要從事會計基本理論及方法,企業內部控制、企業環境信息及業績評價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項、橫向課題、及西工大教改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航空基金項目、以及其他省市基金科研項目多項。公開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獲西工大本科教學最滿意教師獎、校先進工作者、校教學成果獎等。

呂春曉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組織管理系,獲管理學博士學位。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兼職首席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交易信任及企業財務關系。主持參與多項企業課題研究:咸陽鋼管鋼繩廠組織結構設計、長慶油田采油二廠經濟效益評價系統、交大科技園發展規劃設計等。曾獲交大科研成果三等獎、二等獎各一次。

相里六續 副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在讀。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兼職首席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組織結構與戰略設計,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企業文化戰略與設計,管理咨詢。先后主持并參與十多項課題的研究,現正從事某企業文化戰略設計研究工作。國有困難企業咨詢課題獲陜西省政府一等獎,獲課堂教學優秀成果獎四項,中國金融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一次,四次獲校優秀教師稱號。

魏修建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講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教授,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商務系主任,兼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常務理事,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協作組秘書處負責人,陜西省民革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物流管理專業首席教授,學科帶頭人。

主要從事市場組織與產業發展、物流與電子商務方向的研究。先后發表論文9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本,主持科研項目9項,“發展陜西第三方物流研究”獲中國共產黨陜西省委員會、陜西省人民政府2006年度全省黨政領導干部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陜西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獲2006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趙西萍 教授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曾做加拿大Acberta大學訪問學者。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兼職首席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組織理論、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已主持和參加科研課題10項,發表論文20余篇,主編、參編出版專著,教材10余本,獲省科研部校級成果獎8項?,F主持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現代旅游業服務系統的管理創新研究》,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組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和大型橫向課題《三門峽大鵬國際酒店管理系統設計》等課題研究。

楊芳 副教授

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會計學專業教學及研究工作,教學經驗豐富。陜西省精品課程《會計學基礎》的主講教師。完成多項教學改革與科研課題,主編和參編教材8部, 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數篇被EI檢索或被全文轉載。曾獲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及城市學院校院級獎4項。

劉韜 副教授

畢業于山西財經學院,先后任教于山西財經學院、原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兼任中國財務年會委員,西安地區多家企業獨立董事、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陜西省精品課程《財務管理學原理》負責人。完成多項研究課題,出版教材6部,發表論文多篇,獲各種獎勵4項。

唐云波 副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先后任教于陜西財經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F為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副教授。

長期從事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完成多項研究課題。主編、參編出版教材4部,發表論文20余篇。獲校級優秀教師2次。

張廣盈 教授

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統計系統計學專業,先后于陜西財經學院統計系任教授、教研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統計系任教師,教授、教研室主任。兼任陜西省統計學會理事。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專任教師。

主要從事經濟統計信息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講課程:國民經濟統計學(本科),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現代評估理論與方法(碩士生)。先后發表論文4篇,先后承擔并完成科研項目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

田皓 副教授

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統計系統計學專業,經濟學學士學位。先后于陜西財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統計系任教師,副教授,黨支部書記?,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專任教師。

主要從事經濟信息分析與決策方面的研究,主講課程:投資項目評估、統計學。先后發表論文4篇,出版教材2部,承擔并完成8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級科研項目2項。

王富民 副教授

畢業于原陜西財經學院統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系專任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質量管理的六西格瑪法,主編教材多部,發表論文多篇。

鐘明善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我國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陜西省教學名師,國家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西安交通大學藝術館館長。兼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陜西省詩詞學會理事,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學術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名譽主任。

解安寧 教授 國家一級美術師

解安寧,字子穆,號解一,生于司馬遷故里韓城,曾先后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副主席、陜西黃河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第三屆渭南市政協常委,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安陽師范學院兼職教授,澳門美術館副館長、澳門畫院副院長,西安未央區文聯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學九三學社委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主任,碩士生導師,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長期從事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在中國畫黃河題材領域獨創一幟,影響深遠。出版有《美術教學論》、《陜西美術十六講》、《中國山水畫》、《藝術概論》等教材和著作,并有數十篇論文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民族藝術》等權威刊物上發表。

薛養賢 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創作評審委員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書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西安交通大學藝術系首席教授。

書法作品曾入選全國第六、七屆全國書法展,全國第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一屆行草書法展。榮獲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銅獎、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展銀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展提名獎、第七屆全國書法展全國獎、全國第八屆中青展二等獎,全國首屆蘭亭書法展蘭亭創作獎、林散之大獎等。策劃參加了陜西首屆智性書寫雙年展。論文曾在第六屆全國書學討論會獲獎。

黃向東 教授

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曾任西安美術學院動畫專業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委員?,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美術與動畫設計教學與創作,曾多次擔任全國大學生優秀作品大賽評委。招貼畫作品曾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美展、中國優秀品牌設計、形象設計等項目銀獎、一等獎等獎項6個,被中國奧林匹克博物館、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收藏作品4件;獲優秀指導教師獎2次,首屆陜西美術創作特殊貢獻獎2項;另有多個作品入圍多種競賽。

張伏虎 教授

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西安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陜西省美術家協會設計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室內裝飾協會室內設計師分會會長。曾獲中國室內設計精英獎1項,各種榮譽稱號3項?,F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首席教授。

長期從事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古鎮專題研究、攝影等創作,完成了西安交通大學北門大型浮雕作品《慧識界》、陜西凱旋賓館室內設計等大型項目近十項,出版著作2部。

吳振鋒 教授

吳振鋒,筆名不然,別署萬廬,現任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收藏研究部主任,《美術博物館》雜志執行主編,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首席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曾擔任全國第六屆、第八屆書學討論會評審委員,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委員,中國美術館第二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藝術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隸書作品展暨研討會評審委員,烏海杯全國書法大賽、全國首屆王羲之獎、首屆鐘繇獎、首屆云峰獎、王安石獎、陶淵明獎、七屆全國楹聯展評審委員,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審委員,全國首屆小品書法大展評審委員。

(六)學院各系與專業簡介

一、應用經濟系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應用經濟系下設經濟與貿易、金融與保險、財政與稅收、市場營銷、經濟統計5個專業教研室和系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 建有3個經管模擬實驗室、1個ERP模擬沙盤實訓室。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66人, 其中正副教授35人,講師23人,有實踐經驗的“雙素質”教師6人,87.6%教職工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碩士以上學歷,部分教師來自業務部門,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現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財政學”、“經濟統計學”等5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2700余人。

該系教育教學突出應用型特色和實踐育人,貫徹 “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培特色”的人才培養理念;注重職業素養培養和職場訓練,強化學生的核心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英語應用能力、溝通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突出專業特色,積極探索教育教學、“3+1”創新培養模式和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改革;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加強校企合作,與民生銀行、陜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西安高新外貿公司、永安保險公司、天安保險公司等20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協議,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實現了“實習+就業”的一條龍培養模式。

該系重視學科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在教學、科研及學生培養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校級課題20余項;發表科研與教改論文60余篇;編寫出版了《經濟學基礎》、《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學》、《應用統計學》、《財政與稅收》、《公關社交與禮儀》等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8部。在校內外各類競賽、創業創新、文體活動以及社會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學院優良校風的構建發揮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該系學生參加多項科技競賽,近三年獲獎主要有,2010年“昆山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陜西賽區一等獎、2011年陜西省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榮獲二等獎、2012年第五屆、2013年第六屆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一等獎和三等獎、2013年兩岸校際國際貿易模擬商品展競賽一等獎、陜西省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一等獎。

專業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含國際商務)

本專業培養能在政府涉外經濟貿易部門、海關和商檢機關、各類銀行、證券與期貨公司、跨國公司、三資企業從事國際經貿業務、商務經營管理、投資與融資、國際市場調研、營銷策劃以及企業決策與預測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國際商務與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法規,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國際貿易實踐技能,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外貿英語函電(英語),進出口業務與實驗模擬(雙語),報關與單證業務(雙語),國際金融與結算實務(雙語),國際商務(雙語),金融市場與投資,國際商法與案例,市場營銷與實驗模擬(雙語),期權期貨交易理論與實踐,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公司理財(雙語)等。

金融學(含保險、投資)

本專業培養能在各類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投資基金公司和各類企業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金融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金融、保險、投融資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熟悉文獻檢索技能,能夠運用經濟學分析方法對經濟金融活動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具有較強的金融業務實踐技能和人際溝通能力,富有團隊協作與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與保險,應用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與稅收,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與實驗模擬,金融市場與投資,國際金融與結算實務(雙語),保險業務與實驗模擬,銀行與保險營銷,金融企業會計,中央銀行業務,公司理財(雙語),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市場營銷

本專業培養能夠在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各類企業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設計、商務談判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營銷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營銷、貿易、物流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文獻檢索技能,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市場營銷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商務談判技能,富有團隊協作與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與實驗模擬(雙語),消費者行為(雙語),商務談判技巧(雙語),銷售技巧與實驗模擬,市場調研與企劃,營銷策劃,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期權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服務營銷與案例分析,公司理財(雙語)等。

財政學(含稅收)

本專業培養能在政府機關、財政、稅收、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各類企業從事現代財稅管理、稅務代理中介機構業務、公共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財政稅收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必要的財政、稅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文獻檢索,具備財政、稅收、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業務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富有團隊協作與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與稅收,國有資產管理,中國稅收制度與稅法,稅收管理與稽查(雙語),稅收籌劃與稅務代理,公司理財(雙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稅務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與保險,金融市場與投資等。

經濟統計學

本專業培養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調查、信息管理和定量分析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統計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熟悉文獻檢索技能,會用統計思想、統計方法分析解決社會經濟問題,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富有團隊協作與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與保險,應用統計學,金融與保險統計(雙語),國民經濟統計,企業經營統計,市場統計,多元統計分析(雙語),公司理財(雙語)等。

二、外語系(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外語系下設英語專業、日語專業及大學英語教學部?,F有教師63人(其中兼職教師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外籍教師3人。外語系充分利用西安交通大學的辦學資源和優勢,秉承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的辦學傳統,嚴謹治學,質量立校。任課教師均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或畢業于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優秀研究生。建有標準語音實驗室4個,多媒體教室21個,學生網絡自主學習實驗室1個,語言綜合實訓教室1個,情景交互式語言實驗室1個,外語調頻臺和語音錄制室各1個。在西安、青島、天津等地建有7個校外實習基地。

英語、日語專業實行“基礎知識平臺+專業方向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文化知識基礎、熟練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較強的學科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在前兩年集中接受語言基本功訓練,后兩年根據自身專長和職業規劃自主選定專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英語專業開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和“商務英語”兩個專業方向。日語專業開設有“商務日語”和“日英雙語”兩個專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勝任以英語或日語為工作語言的外語教學、外事翻譯、外貿經營、涉外管理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也能憑借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寬泛的專業知識,進入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

在教學過程中,牢固樹立“夯實基礎,重視過程,強調實踐,突出應用,快樂學習”的理念。小班授課,個性化管理。將打牢學生的語言和文化基礎放在首要地位,以課程實踐和學生外語能力課外提升體系為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寓教于樂,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外語學習的快樂。與此同時,外語系還積極為學生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阿拉斯加大學,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愛知大學,德國班貝格大學等國外知名學府開展交流與合作。每年選派學生到國外留學、暑期交流和短期培訓,邀請外國專家、教師來系執教或開展學術交流。外語系還與日本城西國際大學開展“2+2”聯合培養項目,選派優秀學生赴日留學,畢業后可獲得雙學位。和加拿大亞岡昆學院開展3+1本碩直讀合作項目,畢業后可獲得雙學位。

我們重視發揮第二課堂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學生外語調頻臺、外語角、外文電影配音大賽、外語話劇表演大賽、外語演講比賽、英語公共演說與辯論和英語模擬聯合國等,為提升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豐富課余生活提供了廣闊的場所和平臺。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與語言相關的競賽活動,并安排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各類比賽中獲得佳績,如“韓素音青年翻譯大賽”三等獎,第十四屆(2010年)及第十六屆(2012年)“‘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三等獎,2014年“‘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精英邀請賽”三等獎,“2013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2013年“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陜西省復賽中獲得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

英語、日語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以“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突出”等特點受到就業單位的歡迎,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就業率均達到96%以上。學生畢業后,有的進入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參與行政管理,有的在知名國企、外企、民營企業等承擔商務、翻譯、文秘等工作或在高校和中學從事外語教學與管理,還有的通過研究生考試繼續深造。英語專業每屆畢業班考研錄取率都達到15%以上,學生被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高校錄取,或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德國等國外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日語專業已畢業的兩屆畢業生中就有5人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安外國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專業簡介:

英語(商務與語言文學方向)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文化基礎知識、熟練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較強的專業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以后能勝任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外語教學、外事翻譯、外貿經營和文化交流等各項工作。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高級英語、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公共演說與辯論、英語口譯、英語國家歷史與文化、英美文學、現代漢語、英語影視作品賞析、國際商務文化等。

日語(商務與日英雙語方向)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又具有比較廣泛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能在企業、教育、外經貿、文化和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以及對外貿易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日語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日語、日語視聽說、高級日語、日語寫作、日語筆譯、日語口譯、日語學概論、商務日語、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等。

三、人文與社會科學系(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人文社科系下設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傳播學教研室和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

傳播學教研室承擔傳播學專業的專業課、基礎課和實驗課程的教學任務,曾多次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材獎、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和王寬誠育才獎等。傳播學專業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按照新聞采寫與編輯、媒體技術與應用、媒介經營與管理三個方向合理設置課程,培養新型傳播學人才,給學生提供靈活實用的發展空間和就業選擇。本專業承襲交通大學基礎厚、重實踐、嚴要求傳統,將理論學習、實踐訓練、綜合素質培養有機融為一體,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承擔全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及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堅持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形成了一整套適合學院實際的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在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教研活動,保證了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先后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教學雜志》、《中國教育發展與研究》發表論文多篇,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專業簡介

傳播學

傳播學專業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堅持文理滲透的知識結構,全方位的媒體技能培養,將理論學習、實踐訓練、綜合素質培養有機融為一體。學生畢業后不僅可以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行業從事新聞傳播、編輯出版、網絡制作與編輯等工作,還可以在各級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文化傳播公司等從事企事業新聞宣傳、媒介活動策劃、廣告傳播、文化交流與傳播、動漫設計與制作、傳媒與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媒體概論、網絡傳播學、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傳播心理學、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新聞學、節目策劃與欄目設計、廣告策劃與創意、媒體經營與管理、新聞法規、網頁設計與網絡動畫、公關社交與禮儀等。

四、機械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機械工程系依托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和人居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的辦學傳統及優質教育資源,現開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等5個本科專業。

任課教師多數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具有國內知名大學博士生、碩士研究生學歷,有的在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從教多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研、工程實踐能力?,F已建成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零件)、機械裝拆、數控技術、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等基礎實驗室以及機械制造裝備實驗室、制冷與空調實驗室、熱能與動力裝備模型實驗室、儀器儀表測試技術實驗室,CAD/CAM實驗室、工程材料實驗室、土木結構工程實驗室、機械工程專業綜合實驗室和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綜合實驗室。正在完善暖通空調、過程裝備與控制等專業綜合實驗室以及學生個性化發展、科技創新訓練實驗室建設工作。

機械工程系以培養富有事業心、責任心,基礎扎實、重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宗旨,以育人為本,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培養。輔導員、班主任、授課教師相互配合,齊抓學風建設。在重視理論學習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航天第四研究院實訓中心、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漢江機床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拖拉機廠、世界500強企業SMC(中國)有限公司、陜西省設備安裝公司、咸陽國際機場動力公司、青州汽輪機廠、柳州鍋爐廠、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訓練中心、陜西省建工集團金牛股份有限公司等11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具備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多次在大學生手工藝作品大賽、制圖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百科知識競賽、機械設計創新大賽、節能減排大賽、挑戰杯競賽等活動中,獲得省級一等和二等獎多項。

機械工程系畢業生除部分考入如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高校研究生外,其余畢業生當年全部就業,并得到用人單位的良好評價。

專業簡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機械設備總體方案及結構設計、零部件設計、傳動系統設計、控制系統設計等產品設計開發的能力,能夠承擔機電產品研發、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企業生產管理與產品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與AutoCAD,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材料及熱加工工藝,機械制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與設備, 電工與電氣控制,機械設備自動化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液壓傳動與控制,數控技術與編程,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等課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的熱能動力工程學科基本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具有發電廠運行控制,汽輪機、鍋爐等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管理能力;或者具有制冷空調技術和設備制造、運行及管理能力。培養能夠在能源動力工程等領域中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系統運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與AutoCAD、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材料基礎、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動力機械與設備制造工藝學、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汽輪機原理與設備、鍋爐原理與設備、火力發電廠(熱模塊);制冷原理、制冷設備與裝置、制冷裝置自動化、空氣調節工程(冷模塊),以及能源與動力工程設計軟件應用與開發等。

土木工程

本專業培養掌握寬厚的土木工程學科基本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建筑工程、道橋工程等方面獲得土木工程師專業綜合訓練,能夠在工程建設領域從事設計、施工、管理和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土木工程概論、建筑制圖與AutoCAD、測量學、工程地質、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鋼結構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概預算、工程項目管理等。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前身為“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1998年根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原“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和“燃氣工程”兩個專業通過調整、拓寬,優化組合而建成了新專業“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2012年根據專業指導委員會建議,又將專業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修養,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筑環境控制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領域從事暖通空調、燃氣供應、建筑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技術經濟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建筑制圖與AutoCAD、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建筑環境學、暖通空調、空調用制冷技術、供熱工程、鍋爐房工藝與設備、燃氣輸配、建筑自動化、安裝工程經濟等。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有過程原理、裝備控制技術應用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過程裝備、機械基礎、系統控制工程的專業知識,能夠從事石油、化工、能源、機械、輕工、環保、醫藥、食品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應用、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及管理等工作,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引領行業發展潛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力強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技術、過程流程機械、過程設備設計、過程裝備控制技術及應用、過程裝備測試技術、過程裝備現代制造工藝學、制冷與熱泵技術等。

五、電氣與信息工程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電氣與信息工程系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和“測控技術與儀器”4個本科專業。現有專職教職員工42名,其中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名,高級職稱教師10名。專業帶頭人全部由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教授擔任,大部分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來自相關行業和知名企業,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

電氣與信息工程實驗中心擁有比較齊全的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所必須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另外,設有單片機專題實訓、電子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培訓、電子工程師資格認證培訓、電力系統運行操作仿真、通信與網絡綜合實訓等的實訓培訓中心。建立了與國際數碼、寧夏駿馬、西安西瑪、西安大唐、蘭州電機廠、秦嶺熱電廠等10余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電氣與信息工程系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的辦學傳統和相關專業的師資優勢,充分考慮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定位要求,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將理論學習、實踐訓練和綜合素質培養融為一體,十分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課外科技活動及國內高水平競賽。從自2009年首次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以來,獲獎多項:2009年“電能收集能源手機充電器”獲陜西省一等獎,2010年“點光源跟蹤系統”獲陜西省一等獎,“信號波形合成實驗電路”獲陜西省三等獎,2011年“智能小車”獲陜西省三等獎,2012年“聲音定位系統”獲陜西省一等獎,“微弱信號檢測裝置”、“簡易直流電子負載”獲陜西省三等獎,2013年“四旋翼自主飛行器” 獲國家二等獎、陜西省一等獎,“單相AC-DC變換電路”獲陜西省三等獎,2013年在的首屆大學生測量控制技術與儀器創新設計大賽測量與控制專業競賽中,“微電阻測量”獲得國家二等獎、陜西省一等獎;“蓄電池內阻測試儀”、“小電容測試儀”、“具有最大功率跟蹤能力的直流變換器電力電子……”等獲陜西省二等獎三四項,“應用于分布式電源的微網控制器”和“基于MSP430單片機的錯頻法工頻阻抗測試儀”獲陜西省三等獎。

專業簡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氣、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電氣設備制造、電力系統、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從事制造、設計開發、系統運行和維護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設置: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機學、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力工程基礎、PLC技術與應用必修課程,以及電力拖動控制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控制電機等選修課程。

電子信息工程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與設計方法,具備信息的獲取、傳輸、存貯、交換、處理、再現及維護利用的能力,能夠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及電子產品的設計、開發、運行、維護和制造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設置: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電子電路、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必修課程,以及現代通信技術、交換技術與通信網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數字系統設計基礎、電視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通信網絡規劃與優化等選修課程。

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掌握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相關技能,能在自動化系統與設備、自動控制與檢測技術、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從事設計、開發、制造、維護及運行管理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設置: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傳感器技術與應用、現代測試技術必修課程,以及數字信號處理、PLC技術與應用、數字控制技術、電力拖動自動控制技術、樓宇自動化等選修課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專業培養掌握檢測、控制與儀器儀表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應用技能。能在測量與控制、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處理、電子與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及運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設置:C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測試技術、傳感器技術與應用、智能儀器設計基礎、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必修課程,以及數字信號處理、計算機網絡與應用、樓宇自動化、控制電機等選修課程。

六、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管理系(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管理系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32人,其中教授6人,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23人。擁有計算機組成、操作系統、數據結構、數據庫、網絡工程、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及數字邏輯、信息管理及ERP模擬沙盤等專業實驗室11個,建有10個校外實習基地,能夠很好地完成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管理系各專業的教學實驗、技能實訓、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任務。

計算機系根據社會對IT人才的要求,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做了系統的優化和整合。在應用性本科教育的總體框架內,所有課程的教學以應用為先導、以學生掌握技術和提高能力為目標實施教學。教學方式主要有:教師針對知識點和技術問題做出示范性教學,學生立刻在機器上模擬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既增加學習的興趣又能掌握技術,反過來用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生掌握了學科基礎知識并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開展項目型教學,把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全部融入項目之中,使學生通過參加一個完整的項目深入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根據教學安排還要進一步組織學生參加相關企業的就業實訓,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

一、計算機系教學改革試點班

為在人才培養上有所創新,按照“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理念,為一部分基礎好、素質高的學生創造專門的學習環境與條件,進行重點培養,從而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2014年計算機系將招收“教學改革試點班”,簡稱“教改班”。

計算機系為“教改班”配備最優秀的師資,獨立組織教學,學生在三年級后可任選計算機系的任何一個專業方向。教改班學生將有更多的獎學金評定機會。

計算機教改班學生實行四年一貫的“導師制”。學生入學后,將為為每位學生確定學業指導教師。由教師定期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介紹專業知識,為了使教改班學生得到良好培養,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1.單獨編班、單獨教學。配備優秀任課教師,提供優良的實驗環境;

2.實施單獨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

3.教改班的一些課程實施雙語授課,英語授課的比例不低于15%,并增設一定比例的討論課和前沿知識拓展講座。

4.組織教改班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活動和社會活動,使他們的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團隊精神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養。

5.加強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工作水平,向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大中型企業輸送合格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計算機系培養人才的亮點:三段式創新培養模式。

第一段是實行導師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使他們成為一名學習成績優秀、綜合素質較高的現代大學生。

本系學生入學后全部實行精細教育管理模式,對每個學生確定學業指導老師,幫助學生掌握大學課程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積極進取和樂觀向上的態度,使他們成為一名優秀大學生。

第二段是探索性興趣培養和實踐性教育,讓學生明晰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四年的培養方案中每學期都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環節,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技術水平,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努力完成每一門課程的學習任務,并明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段是個性化教育,幫助學生實現理想。

在學生明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后,根據學生的志愿和個性化發展方向,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考研課程和多組專業方向課,幫助考研學生系統學好考研課程,使他們實現繼續深造的愿望;幫助期望畢業后及時就業的學生通過一系列實踐環節增強實戰能力和某幾個方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使他們在畢業時按自己的愿望順利進入理想的企事業單位就業。

三、計算機系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計算機系已經與東南沿海和西安市的一些著名企業簽訂了聯合培養與直通就業的協議,這些企業每年可接收部分學生的就業。歷年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在IT行業、政府、公安、工商、稅務、銀行和企事業單位。就業地域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大中型城市。

城市學院與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及港澳地區的知名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為學生的繼續深造提供了很多機會,該系學生可參加中美、中加等國際聯合培養項目,繼續深造。畢業生中已有多人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山東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美國林肯大學和英國及港澳地區的著名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四、師生共同努力,取得豐碩的科技成果

近5年來,計算機系教師共承擔了省市級科研項目、企業合作科研項目和校級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編寫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17部。

計算機系學生在全國性的學科專業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在2008年榮獲“微軟之星”大賽西南賽區亞軍;在2009年獲得首屆“金蝶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在2010年榮獲“未來伙伴杯”第十一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在2011在“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連續獲兩年得陜西賽區一等獎和全國三等獎,在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年榮獲“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陜西賽區一等獎和全國一等獎。

專業簡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設有移動智能終端應用開發、java應用軟件開發和C++應用軟件開發3個專業方向。

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能夠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和硬件的設計與開發、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建設和維護等方面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在IT行業、金融和電力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管理和維護工作。

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模電技術與數字邏輯、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程序設計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原理、網絡工程、數據庫技術、軟件工程、 Shell語言編程、Linux軟件開發、C++高級編程、Java高級編程、動態網站設計、網絡安全、物聯網技術、移動智能終端應用開發(包括手機及嵌入式)、java應用軟件開發和C++應用軟件開發3個專業方向的綜合應用課程等。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專業設有電子商務、數據庫管理與維護、動態網站設計和建設3個專業方向。

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信息管理基礎知識、經濟和管理學科的基礎知識,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數據庫設計和維護、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和分析、網絡營銷管理等技術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在工商、稅務、金融、貿易及企事業單位和政府各級經濟管理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及數據庫的建設和維護、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等方面工作。

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數據結構、程序設計語言Java、程序設計算法、微型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原理、網絡工程、數據庫技術、軟件工程、運籌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應用統計學、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企業ERP原理、網絡營銷與策劃、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現代物流、網站設計與建設、電子商務、數據庫管理與維護、動態網站設計和建設3個專業方向的綜合應用課程等。

網絡工程

本專業設有網絡應用軟件開發、網絡工程建設和管理、物聯網技術及應用3個專業方向。

培養學生掌握網絡工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網絡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夠運用所學計算機網絡知識及技能分析和解決網絡工程中實際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在金融、電力、工商、稅務、公檢法、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管理和維護,還可從事中小型網絡平臺的規劃、建設和網絡故障的排除及防范網絡黑客攻擊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模電技術與數字邏輯、數據結構、程序設計語言JAVA、程序設計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原理、網絡原理、數據庫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結構設計與布線、物聯網技術及應用、TCP/IP協議、WEB編程、網站設計與建設、網絡設備與互連技術和網絡安全、網絡應用軟件開發、網絡工程建設和管理、物聯網技術及應用3個專業方向的綜合應用課程等。

七、護理系 (Department of Nursing)

護理系2007年成立并招收第一屆護理學專業本科生, 2011年首屆畢業生畢業。從建系開始,護理系始終本著“高起點、嚴要求、寬口徑、重基礎、抓實踐”的宗旨,依托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優越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醫療實驗、實訓資源,以培養“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 為目標,形成了“理論教學、臨床見習、臨床實踐相結合、雙證并舉”的人才培養模式。

系現有任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講師10人,助教2人。所有任課教師均具有從事醫學專業課程理論及臨床實踐教學的經驗,大部分教師屬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相應系(科室)的骨干、專業帶頭人。

為保證實踐教學的高質量運行,300余平米的現代化校內實驗室供學生實踐操練。同時,護理系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西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等省、市三級甲等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作為護理專業校外臨床見習、實習基地。

護理系通過多種途徑開拓學生海外就業渠道,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護理系的大力協助下,與日本最大的醫療集團德州會集團合作,為護理專業學生未來海外(日本)就業搭建起一個新的平臺,目前全專業共有30多名學生參加此合作項目, 第一批已有 3名學生通過考核,即將赴日繼續學習和工作。同時也積極擴展新加坡、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就業市場。

在全球性護理人才資源緊缺的形勢下,本專業2011至2014年就業率均為100%,就業單位均為省、市級三級甲等醫院。陜西省內主要就業單位有:西安交大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和交大口腔醫院,西京醫院、唐都醫院、省武警醫院、西安市紅十字會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市結核病醫院、漢中市中心醫院、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商洛市中心醫院、寶雞市中心醫院、榆林市人民醫院、陜西省中醫醫院等多家省內三甲醫院,還有學生赴澳大利亞專門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為了保持護理系本科生在強大的人才競爭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我校護理系在研究市場需求動態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專業簡介:

護理學

護理學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護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在醫療衛生保健和服務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護理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機能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微生物免疫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病護理學、老年護理學、傳染病護理學、康復護理、社區護理學、護理心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倫理學等。

八、管理系(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管理系是企業家成長的搖籃,是經理人培養的基地。管理系橫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物流管理與工程三個專業類,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行政管理”7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4000多名。擁有專業實驗室、模擬訓練室、職場訓練室、案例討論區以及實習實踐基地等實驗場所和訓練設施,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職工40余名,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8名,中青年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管理系全面貫徹學院“保證基礎、注重實踐、強化能力、提升素質”的人才培養思路,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教育理念,戰略定位清晰、專業特色顯著,研究并創建的“基于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指導思想明確,推行案例教學和情景教學,開展職場訓練和項目訓練,重點培養學生以科學思辯與理論應用為依托的核心能力、以管理職能與管理方法為依托的業務能力和以實踐積累與變革創新為依托的發展能力,全方位高質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管理系建立并不斷完善“服務與管理相結合、專管與自治相結合、興趣與專業相結合” 的新型學生工作模式,打造管理大講堂、案例分析大賽、公關禮儀大賽等管理類特色品牌活動,全面拓展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

管理系教育理念先進、教學條件完備、培養方案特色明顯、教育教學改革成果顯著。畢業生的驕人成績獲得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在順利取得畢業證與學位證的同時,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98%的學生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95%的學生取得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助理物流師、物流師等相關資格證書,部分學生已被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等國家“985”、“211”重點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就業率屢創新高, 一批畢業生已成為企業管理中堅和組織的業務骨干。

專業簡介:

工商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企業管理環境,了解國際企業管理慣例,具有較強的規劃計劃、組織協調、決策支持等專業能力,能勝任工商企業、事業單位、政府職能管理部門以及管理顧問公司等組織和機構的生產運作與管理、經營計劃與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質量控制與管理、項目管理等職能管理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會計學、現代企業管理、生產運作與管理、企業經營統計、采購管理、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等。

會計學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管理學、會計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會計環境、了解國際會計慣例,具有較強的賬務處理與核算、會計審核與稽核、報表編制與分析、成本費用管理、預算管理等專業能力,能勝任工商企業、金融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機構的現金出納、會計核算、財務審計以及財務分析等業務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金融企業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告分析、管理會計、稅法與納稅籌劃、審計學、會計信息系統等。

財務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管理學、財務管理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財務管理環境、了解國際財務管理慣例,具有較強的會計核算、財務審計、資產管理、收益分配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等專業能力,能勝任工商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機構的現金出納、會計核算、預算控制、資金籌措等業務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經濟法學、金融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預算管理、財務決策研究、審計學、成本管理會計、稅法與納稅籌劃、項目評估、資產評估等。

人力資源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環境、了解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慣例,具有較強的人力資源規劃與計劃、人力資源組織與協調、人力資源決策支持等專業能力,能勝任工商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等組織和機構的員工素質測評與招聘配置、培訓組織與管理、薪酬設計與管理、績效考核與管理等職能管理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招聘與選拔、工作分析與崗位評價、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培訓開發管理、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等。

物流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管理學、物流管理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物流管理環境、了解國際物流管理慣例,具有較強的物流規劃與計劃、物流組織與協調、物流管理決策支持等專業能力,能勝任物流企業、制造企業、服務企業、政府等組織和機構的物流組織、儲運管理、市場開拓、配送管理、運輸與貨運代理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等職能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物流學基礎、運籌學、供應鏈管理、采購管理、物流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物流信息技術與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經濟地理、物流電子商務、條碼技術應用。

行政管理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系統掌握管理學、行政管理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熟悉中國行政管理環境、了解國際行政管理慣例,具有較強的行政規劃與計劃、行政組織與協調、行政決策支持等專業能力,能勝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介機構以及工商企業的行政文秘、機關事務管理、后勤保障管理、行政效率管理、行政績效管理等職能管理崗位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組織行為學、行政法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機關管理理論與實務、行政效率管理理論與實務、政府績效管理理論與實務、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等。

九、藝術系(Department of Art)

藝術系針對現代藝術設計領域的特點與需求,旨在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創意與藝術設計人才。本系現設有“書法學”、“中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5個本科專業。

在培養目標方面,重在培養學生掌握本學科扎實的基礎理論及技能;具備能夠獨立進行藝術設計實踐及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競爭能力、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高年級的培養階段,學生按照興趣及特長可以選攻不同的專業方向,根據當前的行業人才需求狀況,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不同的設計領域具備廣泛的適應性和發展可能。教學中以扎實的理論功底為基礎,實現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統一,關注市場需求和變化,及時優化選修課程,加大實踐環節訓練,提高專業應用效能。

在實踐教學方面,本系建設有與各專業相適應的實驗室,能充分滿足專業與實踐教學需要。本系設有數碼動畫實驗室、二維動畫實驗室、視覺傳達實驗室、手工制作實驗室、書畫名作臨摹室等。同時,本系與社會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16個專業實習基地。通過校內模擬實踐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

藝術系擁有一支由西安交大著名教授和專、兼職教師組成的較強的專業師資隊伍,經常聘請國內外藝術界知名專家、學者、設計師及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能手舉辦講座,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藝術系不以某種固定的模式培養學生,而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揮和創造力的培養,從技巧的提高到思維方式的轉換,努力將學生造就成高素質、綜合型、應用性的專業人才。

專業簡介:

書法學

本專業通過四年的系統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較寬厚的書法學科專業知識、較強的書法專業技能、較寬闊的文化視野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能夠勝任書法創作、書法理論研究、書法教學等工作的應用性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大中專院校、中小學從事書法教學,或到相關藝術部門、研究機構從事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出版社、電視臺、設計單位從事美術編輯、書刊出版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中國書法史、書論選讀、古代漢語、楷書理論與實踐、隸書理論與實踐、篆書理論與實踐、行書理論與實踐、草書理論與實踐、篆刻學理論與實踐、中國山水畫、中國花鳥畫、中國人物畫、書法創作。

中國畫

本專業依托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完善和有效的中國畫課程設置為基礎,以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建構起一套由傳統向現代發展的中國畫教學體系。通過對中國畫系統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繪畫基本技法并能夠進行獨立創作。學生畢業后可以在文化藝術部門、學校及相關單位從事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創作和教學,以及書畫策展、鑒定等工作。

主要課程:中國美術史、西方美術史、畫論選讀、古代漢語、中國畫造型、中國山水畫、中國工筆花鳥畫、中國寫意花鳥畫、中國人物畫、中國畫創作、楷書理論與實踐、行草書理論與實踐、隸書理論與實踐、篆書理論與實踐、篆刻學理論與實踐。

視覺傳達設計

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較系統的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與較寬廣的中外文化視野,較強的品牌設計、廣告策劃、創意設計與制作、商業展示環境設計與布置等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技能,能夠運用視覺設計語言及表現技法進行設計、實施、操作的應用性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大中專院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獨立從事平面廣告、品牌包裝、書籍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展示設計等視覺傳達綜合創意的設計工作。

主要課程:中西方美術史、素描、色彩、世界現代設計史、圖形圖案、字體設計、版式設計、廣告招貼設計、標志與VI設計、書籍設計、品牌包裝、展示設計、環境圖形設計、商業插畫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oreldraw、Photoshop、Flash、3D)、網頁設計。

環境設計

本專業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寬廣的環境藝術視野和較高的藝術文化素養,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操作和環境藝術空間設計、創造技能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在景觀規劃及設計、城市市容規劃、房地產行業、園林、室內外裝飾等部門從事相關的設計工作。

主要課程:中西方美術史、素描、色彩、構成設計、建筑模型、環境空間構成設計、設計透視表現技法、室內環境設計Ⅰ(居住空間)、室內環境設計Ⅱ(商業空間)、環境景觀設計Ⅰ(景觀設計)、環境景觀設計Ⅱ(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設計(PS)、室內陳設與家具設計、工程制圖。

動畫

動畫專業培養具備影視、網絡動畫創作所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可在高校(科研機構)、電影及電視制片公司、網頁設計公司、廣告公司、游戲設計公司等相關單位的設計制作崗位上從事動畫原畫、動漫設計與制作、動畫創意設計、二維、三維電腦動畫設計制作及創作理論研究工作的高素質綜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西方美術史、素描、色彩、構成設計、動畫概論、動畫劇本與分鏡、場景與人設、動畫運動規律、視聽語言與非線編、影視后期制作、定格動畫、插畫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3D上、中、下)、計算機輔助設計(PS)A、計算機輔助設計(FL)B、網頁設計與網絡動畫。

(七)考生問答

1. 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是一所什么性質的學校?

答: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是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由西安交通大學與企業合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所謂獨立學院,是國家根據目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現有的高等教育資源供給難以滿足廣大考生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情況下批準成立的、利用普通高校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民間資本(社會力量投入)相結合而創建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完全不靠國家財政投入,是一種全新的大學。其特點是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依托母體高校雄厚的師資優勢和嚴格、規范的教學管理,獨立招生、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財務、獨立組織和實施教學。

2.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目前的辦學優勢是什么?

答:名校辦學。學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學雄厚的學科優勢,以科技和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設置專業。西安交通大學對城市學院的教學與管理有指導權和一定管理權限,以保證辦學質量。城市學院以西安交通大學的管理模式為基礎,既嚴格管理,又充分利用獨立學院靈活的辦學機制,大膽改革、創新,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培養符合企業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經過十年的辦學實踐,學院不僅從西安交通大學選聘了一大批教學經驗豐富的知名教授擔任各系專職正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各專業的首席教授,并已形成一支以交大著名教授為主要學科帶頭人,結構合理,素質好、水平高的師資隊伍,管理干部也主要來自西安交通大學,實施規范管理,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此外,有改革創新的辦學思路,有能充分滿足教學需要的辦學條件,有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在新的形勢下,緊緊抓住以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根本,學院現已成為在全國具有相當影響力和良好社會聲譽的獨立學院。

3.問:什么是教學改革試點班?

答:為探索適合獨立學院長足發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有所創新,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2009年學院開始在學科大類里舉辦“教學改革試點班”簡稱“教改班”。 2014年學院將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基礎上,繼續開設“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四個“教改班”。省內普通類考生進入“教改班”除按總成績擇優錄取外,文史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100分以上(含100分),理工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90分以上(含90分),高考成績達一批本科線者可不受此條件限制。

學院為“教改班”配備最優秀的師資,獨立組織教學,學生享受在同類學科大類中任選專業和按70%-80%的比例評定獎學金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按照“末位淘汰”和“浮動”機制,每學期將單科不及格的學生淘汰到普通班,將普通班名列前茅的學生“浮動”至“教改班”。經過五年的運行,“教改班”模式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心。

4.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在哪個批次招生?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如何提高錄取命中率?如何滿足專業志愿?

答:從2014年起,除藝術類專業外,學院的所有專業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學院多年來不僅在硬件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還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不斷積累總結,為更高層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學院的招生在省內同批次的錄取分一直位居榜首,文史類全部、理工類80%均在本科第二批次控制線以上,已完全具備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條件和能力。省外在各省規定的本科批次錄取,采用成績與志愿相結合的原則擇優確定專業。

目前大多數省份采取“平行志愿”的志愿填報、投檔和錄取模式?!捌叫兄驹浮蹦J较旅總€考生的投檔機會只有一次。根據以往經驗,在專業志愿填報時,建議盡可能按照意愿順序填滿所有專業且選擇“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以免出現因填報專業單一無法滿足專業志愿而被退檔的問題。

5.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頒發何種性質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答: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學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辦學。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的規定,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取得相應的學分,學院頒發國家和社會承認的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學士學位。

6.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就業前景如何?

答: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利用新機制、新模式的辦學優勢,充分考慮未來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宗旨,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優質教育資源,設置當前國內人才需求量大面廣的熱門專業。培養過程中既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教育,更注重學生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市場競爭能力。畢業生可到工業、企業、經濟、管理等領域從事運行、制造、管理及技術開發等工作,也可考研或自主創業。

學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落實單位后,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享受國家普通高校畢業生同等待遇。截止目前,我校已經建立了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的就業基地,每年到校招聘的省內外企業近500家。

7.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獎學金、助學貸款情況如何?

答:自2007年以來,學院堅持多元混合資助既幫困又獎優的資助政策體系,采取“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院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多種方式進行資助,每年有近60%的學生能夠享受到獎助學金。

目前,學院還為來自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貴州省、四川省、云南省、陜西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區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主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問題。除上述省份外,學生可向當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咨詢具體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相關事宜。

國家關于家庭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針對獨立學院學生惠及的程度有限,望貧困考生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量力而行。

8.問: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的收費情況怎樣?

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獨立學院無國家財政撥款,實行按教育成本收費。2014年經管類、人文社科類學費10000元/學年,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機械類、外語類、護理學12000元/學年,藝術類15000元/學年。(收費如有變動按陜西省物價局核準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執行)。

(八)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為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規范招生行為,提高生源質量,維護招生院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一條 學院性質:獨立學院(教發函〔2004〕71號)

辦學地點:陜西 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草灘生態產業園 尚稷路8715號

培養層次: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學制:四年

第二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的原則。

第三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設置

第四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設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招生工作進行領導和監督。

第五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招生辦公室是具體組織和實施招生工作的職能機構,負責學院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錄 取

第六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錄取工作在各省、市(區)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教育招生考試院)的統一組織下,按照“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進行。

第七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按照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分類分專業錄取。

第八條 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檢查合格、高考成績達到當地錄取分數線的前提下,根據各省志愿填報和錄取模式,按照成績優先和志愿優先相結合的原則擇優錄取和確定專業,專業之間無分數級差。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平行志愿以位次、非平行志愿以英語、數學之和的平均成績為序擇優錄取。

第九條 從2014年起,學院普通文史、理工類均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陜西普通類考生進入“教改班”除按總成績擇優錄取外,文史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100分以上(含100分),理工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90分以上(含90分),高考成績達本科第一批控制線者可不受此條件限制。外省考生不受單科成績限制但總分須達到當地本科第二批次控制線(或本科二批“A”)者,入學后可自愿選擇進入相應專業的“教改班”。

第十條 根據各省錄取模式的提檔要求及生源情況確定錄取提檔比例,提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20%以內。

第十一條 對符合照顧條件的考生,在調閱檔案時,按照國家照顧政策加分后的成績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總分或位次相同時優先。

第十二條 藝術類考生專業科目成績合格(省統考通過或取得學院專業課??己细褡C)、政治思想品德和體檢合格、文化課考試成績達到國家規定的分數線者,根據各省招生計劃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課相同,按文化科總分或位次擇優錄取。

第十三條 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及錄取批次按平行志愿的錄取要求進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及批次所有類別考生在院校第一志愿生源滿足計劃數的情況下,原則上不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藝術各專業按文理考慮院校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十四條 對考生體檢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第十五條 對于進行錄取及高考科目改革的省份,錄取政策按所在省的要求執行。

第十六條 我院的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除日語專業外,其它應試語種為非英語的考生進校后必修英語。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學院遵循屬地原則,收費按照陜西省物價局核定的標準執行,經管類專業10000元/學年,人文社科類專業10000元學/學年,理工科類專業12000元/學年、外語類專業12000元/學年,護理學專業12000元/學年,藝術類專業15000元/學年。(2014年學費如有變動,按物價部門核定后的標準執行)

第十八條 招生計劃及專業詳見各省招辦(考試院)公布的我院2014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國家規定,我院以招生總計劃的1%作為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規定投檔比例下報考我院上線生源不平衡的問題。

第十九條 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和環節,成績合格,頒發國家和社會承認的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普通本科畢業證書;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學生,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第二十條 學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落實單位后,根據國家關于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規定頒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飘厴I生就業報到證》。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學院地址: 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草灘生態產業園 尚稷路8715號 郵編:710018

學院招辦: 029-86654990 86652008 86652009 86652006 86652007(傳真)

學院網址: http://www.xjtucc.cn (公網) http://www.xjtucc.edu.cn(教育網)

招生郵箱: zhaoshengban@xjtucc.cn

(九)2014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

(十)2011-2013年各省、各專業錄取情況統計表

(十一)2011-2013年錄取最低分與二本線比較及相對變化情況

(十二)學費標準

經濟學類教改班 10000元/學年

工商管理類教改班 10000元/學年

電氣信息類教改班 12000元/學年

計算機類教改班 12000元/學年

應用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市場營銷、經濟統計學 10000元/學年

管理系: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10000元/學年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傳播學 10000元/學年

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12000元/學年

計算機與信息管理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絡工程 12000元/學年

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12000元/學年

外語系:英語、日語 12000元/學年

護理系:護理學 12000元/學年

藝術系:書法學、中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 15000元/學年

注:2014年學費、住宿費如有變動,按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

(十三)招生與錄取

從2014年起,除藝術類專業外,學院的所有專業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學院的招生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進行。藝術類各專業均在各省“提前批次”,其它專業均在各省規定的本科批次錄取。工商管理(國際交流班)文理科英語單科須在100分以上(含100分),外省滿足條件的考生進校后可申請進入國際交流班學習。

根據各省志愿模式,按照成績優先和志愿優先相結合的原則擇優錄取和確定專業,專業之間無分數級差。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平行志愿以位次、非平行志愿以英語、數學之和的平均成績為序擇優錄取。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及錄取批次按平行志愿的錄取要求進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及批次所有類別考試在院校第一志愿生源滿足計劃數的情況下,原則上不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藝術各專業按文理考慮院校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詳見我院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章程)

學院的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除日語專業外,其它應試語種為非英語的考生進校后必修英語,英語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英語口試。

藝術類考生文化課達到各省規定的分數線,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總分相同,按文化科總分擇優錄取。

(詳見我院2014年藝術類招生簡章)。

(十四)教學改革試點班(教改班)

為探索適合獨立學院長足發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有所創新,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2009年學院開始在學科大類舉辦“教學改革試點班”(簡稱“教改班”)。 2014年學院將在省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基礎上,繼續開設“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四個“教改班”。省內普通類考生進入“教改班”除按總成績擇優錄取外,文史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100分以上(含100分),理工類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均須在90分以上(含90分),高考成績達一批本科線者可不受此條件限制。外省考生不受單科成績限制但總分須達到當地本科第二批次控制線(或本科二批“A”)者,入學后可自愿選擇進入相應專業的“教改班”。

學院為教改班配備最優秀的師資,獨立組織教學,實施嚴格管理,學生享受在同類學科大類中任選專業和按70%-80%的比例評定獎學金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此外,教改班實行“優勝劣汰” 和“有進有出”的管理辦法。經過五年的運行,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心。

(十五)畢業與就業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的規定,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和環節,成績合格,取得相應的學分,學院頒發國家和社會承認的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學士學位。學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落實單位后,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飘厴I生就業報到證》。

(十六)學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和實訓基地建設

根據“強化實踐、注重能力”的培養思路,除了教學培養計劃規定的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常規性實踐環節,學院還通過“課外十學分”制度保障學生參與各類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專業調查、專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四年不斷線。近年來學院在與政府部門合作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實訓基地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學院斥資建成各類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十余個。此外學院還與西安大唐電信有限公司、西瑪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知匯元軟件有限公司、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陜西渭河發電廠、華夏銀行、廣發證券、西安西沃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敦煌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建立了80余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十七)學生黨建

學院黨委在西安交通大學黨委的領導下,秉承求實創新的精神,發揮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積極探索獨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學院于2004年成立了中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黨校,十年多來,通過黨校教育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黨建工作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對學生正確認識國情、了解社會、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習動力、健全人格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勵作用。

(十八)獎(助)學金

學院設有完善的獎(助)學金制度。自2007年以來,學院堅持“多元混合”的資助原則,形成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院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多種方式并舉的資助政策體系,每年有近60%的學生能夠享受到獎(助)學金。學院通過對獎(助)學金的評定,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增強學生的榮譽感,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十九)學生社團

為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學院積極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在學院團委指導下,“城市之聲”廣播臺、弈術辯論文化協會、書畫協會、支農促進會、“瘋狂英語”俱樂部、“百草園”文學社、知行書友會、DM音樂社、街舞社、演講與口才協會、數學建模協會等學生社團影響廣泛,汽車愛好者協會、數學建模協會、機器人興趣小組、外語調頻臺、人力營銷學社等融專業學術與興趣愛好為一體的社團逐步興起。目前,我院共有56家學生社團,涵蓋人文社科、社會實踐、科技創新、藝術、體育五大類。社團活動堅持育人為本,注重品牌塑造,參與人數廣泛。豐富的社團文化生活,使學生興趣和特長充分得到發揮,成為建設學院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

(二十)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學院歷來重視第二課堂活動,將其視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學院以學生黨建為龍頭,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重點,通過五佳黨日活動,促進黨支部學生黨員的教育與學習。通過舉辦“新生杯”辯論賽、“星火杯”課外科技(創業)競賽、迎新生文藝匯演、新年音樂會、畢業生歡送會、社團文化節、寒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一二•九”愛國合唱(演講)比賽、大學生書畫•攝影巡回展、外語文化節、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賽、健美操比賽以及青年志愿者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利用“青年城市”網站、“城市學苑”報、“城市之聲”廣播臺以及微博微信、人人網、百度貼吧等校園新傳媒為平臺,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地址與聯系電話:

學院地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草灘生態產業園 尚稷路8715號 郵 編:710018

學院招辦:029-86654990 86652009 86652008 86652006 86652007(傳真)

學院網址:http://www.xjtucc.cn(公網) http://www.xjtucc.edu.cn (教育網)

學院郵箱:zhaoshengban@xjtucc.cn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义乌市| 鞍山市| 台州市| 合肥市| 雷波县| 玛沁县| 广东省| 辉南县| 平安县| 武义县| 铁岭县| 金溪县| 沂水县| 汝南县| 苍梧县| 开江县| 兴隆县| 晋州市| 文化| 灵丘县| 紫阳县| 南投市| 左贡县| 林周县| 华坪县| 郑州市| 明光市| 怀仁县| 尼玛县| 会昌县| 鄂托克旗| 邯郸县| 商洛市| 南靖县| 建昌县| 美姑县| 景德镇市| 汾阳市| 英德市|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