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欠發達地區的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創新完善。
一是必須始終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我國農村發展不平衡,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沒有現成的統一的模式,必須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推進新農村建設,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在實踐中探索。農村工作的實踐證明,什么時候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工作就比較順手;什么時候違背農民意愿,工作就顯得棘手。實踐表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機制,都是在及時總結基層和群眾的有效做法和鮮活經驗基礎上形成的。
二是必須始終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然較低,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在新農村建設中,盡力而為是我們肩負的責任,不能無所作為;量力而行是實事求是的精神,要有科學態度。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系,規劃要著眼長遠,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社會未來的發展;實施要立足當前,從群眾迫切希望解決而又能辦到的事情抓起。各項事業建設都要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充分考慮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急于求成,更不能搞負債建設,加重農民負擔,形成新的鄉村債務。
三是必須始終樹立長期奮斗的思想。農村落后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農村面貌,縮小城鄉差距,絕非朝夕之功。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但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個必須長期實踐和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要防止把新農村建設等同于新村建設,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操作上的簡單化。要把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科學地結合起來,做好積累性的建設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四是必須始終重視和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在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新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在實踐中必然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不能以過去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去解決,需要我們重視和加強調查研究。當前,農村金融支持嚴重不足,金融服務不配套,農村資金外流,農村各類經濟主體的信貸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金融服務滯后制約了農村的發展。探索農村金融新的組織形式,創新農村的金融產品,建立一個比較完善、更有活力的服務“三農”的金融體系,是農村發展中的一個迫切問題。對此,我們都要加強調查研究,不斷破解難題,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