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 勞動者最偉大
——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光輝節日,是廣大勞動者感受創造喜悅、分享勞動榮光的神圣時刻。我們向全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致以美好的祝愿,向各條戰線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一”前夕,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熱情贊揚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高度評價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為代表的億萬勞動群眾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號召全社會向先進模范人物學習,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勞動群眾的尊重和關懷,極大地鼓舞億萬勞動者肩負光榮責任、煥發勞動激情、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心和力量。
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長期以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積極投身革命、建設、改革的洪流,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為國家、為民族建立了偉大歷史功勛,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用勤勞的雙手共同描繪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光輝歷史畫卷,書寫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壯麗時代篇章。實踐充分表明,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始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力量。
人民推動歷史,勞動創造偉業。當前,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國經濟領域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是實現這場深刻變革的主力軍。不斷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提高勞動能力和勞動水平,充分發揮勞動者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豐富科技知識、提高勞動技能、爭創一流業績,科學發展才會有堅實的人才基礎,自主創新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發展質量和效益才會不斷提高。
“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勞動與人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勞動者權益保護,重視在社會保障、分配制度等各方面體現對勞動者的關懷。全社會尊重勞動、保護勞動,全體人民熱愛勞動、勤奮勞動,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成為億萬人民的共同追求。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我們應該把“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的理念貫穿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始終,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斷增加勞動者尤其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斷提高廣大勞動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美。歷史長河中,無論環境條件怎樣變化,勞動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動力源泉都不會變;無論思想觀念怎樣變化,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的基本價值觀念都不能變。奏響“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強音,讓全體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踐行“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的真理,我們一定能凝聚起廣大勞動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創造新的光榮與夢想。
努力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新疆發展和穩定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總結新疆發展和穩定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新疆工作,明確提出了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于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新疆是偉大祖國的一塊寶地,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新疆工作。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先后對新疆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新疆發展和穩定指明了正確方向。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級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一窮二白落后面貌得到明顯改變,各族群眾得到巨大實惠,天山南北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新疆的各項事業站到了歷史的新起點。面對巨大成績,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歷史、自然、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疆同我國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仍然較大,部分群眾生活仍然比較困難,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需付出艱苦的努力。
新疆的發展和穩定,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和重大政治意義。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正確把握新疆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增強做好新疆工作的自覺性、緊迫性、主動性。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是我國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確保邊疆長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做好新疆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深入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始終把推動科學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發展進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將陸續出臺,新疆迎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踐證明,要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中央的決策部署同新疆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凝聚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立足點放在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上,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和全國各地的支援,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著力推動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全局。新疆跨越式發展進程中,要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新疆,歸根到底要靠發揮各族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把民生問題解決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更加注重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定不移地把公共資源特別是財政資源向基層一線、向艱苦邊遠地區、向困難群眾傾斜,著力辦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加快改善各族群眾特別是廣大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長期共同在新疆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的各族人民,早已認識到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始終是關系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任務。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不變的主題,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有機結合是正確的選擇,全面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全面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各民族堅持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就有強大的動力。
加快建設繁榮富強、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疆,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我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可靠保障,有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新疆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一定能實現,新疆各族群眾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人才發展面臨戰略機遇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總結交流人才工作經驗,就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工作作出部署。這次會議的召開,對于全面提高人才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意義,對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戰略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就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動員全黨全社會為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而奮斗提出了明確要求。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迫切要求,強調了發展人才事業、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就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政策、關心和愛護人才提出了重要意見。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思考,體現了對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各類人才各盡所能、各展其長,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培養和集聚了宏大人才隊伍,我國已經從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成為人才資源大國。尤其是2003年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以來,我國人才事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人才總量不斷擴大,人才素質不斷增強,人才效能不斷提高,各類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引領和推動作用,這些都為建設人才強國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人才發展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堅定不移走人才強國之路,加快形成我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逐步實現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
人才是強國的根本,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迫切要求我們切實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踐證明,只有把人才工作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大力開發人才資源,才能為實現我國發展戰略目標提供有力人才保證。只有進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和政策優勢,不斷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掌握主動。只有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才能進一步提高全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黨的組織,把各類人才更加緊密地凝聚在黨的周圍,才能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供堅實支撐。
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是當代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綱領和指南。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精神貫徹落實好這個綱要,扎實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堅持人才工作指導方針,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堅持突出工作重點,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推進改革創新,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堅持德才兼備原則,全面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堅持擴大人才工作對外開放,統籌開發利用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代洪流滾滾向前,歷史使命催人奮進。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隨著人才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條件大大改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一支浩浩蕩蕩的億萬人才大軍,有信心有能力到2020年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進一步開創我國人才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