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腐敗,懲治貪官,老百姓拍手稱快。也許有人認為反腐敗工作抓狠了不利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擔心繼續抓下去會影響經濟發展環境。這種把反腐敗斗爭同發展經濟對立起來的論點是片面的,種種擔心疑慮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湛江走私大案、廈門遠華大案、沈陽慕馬大案其涉案人數之多、查處的難度之大、造成的影響之惡,可以說是舉國震驚、海外嘩然。有人斷言,這些地方將成為“投資高風險區”。然而經過反腐敗斗爭的政治洗禮,我國的海關收入非但沒有減少而是成倍成倍增加了;廈門、沈陽的經濟非但沒有反下去,而是反出了一個快速增長的好勢頭。以沈陽為例,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1%,財政收入增長34.3%;2002的國民經濟多項主要指標創歷史新高,工業總值增長18%、財政收入突破l00億大關。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呢?這是因為,反腐敗斗爭與優化環境、發展經濟都是我們黨高度重視集中精力抓的大事,都是人民群眾渴望辦好的大事,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完全可以互相結合,相互促進的。
只有深入抓好反腐敗斗爭,才能真正創造誠信透明的投資環境。貪官肆虐的地方,必然“官商勾結”“官黑勾結”,壟斷市場,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發展。在這種賄賂風行、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的情況下,一些正直善良的商人只能望而卻步,不得不退出“無規則的游戲”,這就使得那些不法分子一夜暴富起來,那些手握大權的貪官從中大大牟利,繼而聯手更加變本加厲地瘋狂掠取社會財富。而一筆筆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一個個“豆腐渣”工程紛紛垮塌,開展反腐敗斗爭,正是為了鏟除這種腐敗滋生的土壤,正是為了堵塞“權力尋租”的“黑洞”,斬斷行政審批權力濫用和失控的重要源頭,實行“陽光操作”,創造一種公開、平等、誠信的投資環境,從而贏得外商真正的信任。
只有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才能真正創造快捷、高效、輕松的辦事環境。有的部門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經商創業辦企業者,為辦一個證、蓋一個章,買一本發票、貸一筆款、往往東奔西跑,曠日持久地勞累。所以如此,是因為腐敗現象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呈現出普遍化、行業化的特點。一些低層的有權者正是利用一點辦事權,競相搞起了小腐敗。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正是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利器。
只有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才能真正創造公平、公正、文明的法制環境。江澤民曾經指出:“當前政法隊伍中還存在一些特殊的問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吃拿卡要、索賄受賄、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等問題時有發生、群眾反映強烈”,“吏治上的腐敗、司法上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是滋生和助長其他腐敗的重要根源”。司法不公的問題嚴重,行政執法的問題更多、涉及面更廣。公民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甚至連安全感都沒有,還談得上什么發展環境呢?
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最大的作用還在于,它能割除毒瘤,捍衛黨的肌體和生命,保護我們的人民政權,保護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它能最直接有效的化解怨氣,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恢復和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最直接有效地提高民氣指數,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