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最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連續多年增長緩慢,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幾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一些純農戶的收入持續徘徊甚至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如果不盡快扭轉這種局面,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響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給,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且必將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延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專門制定關于促進農民增收的文件,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既體現了黨中央對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階段農民增收困難,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也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表現。在新形勢下促進農民增收,任務艱巨而繁重。破解這道難題,必須根據新情況、新特點,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既要把農業農村內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做好,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努力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全方位拓展農民就業和增收的空間,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把國家有關扶持政策向種糧農民、貧困人口和受災群眾傾斜;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調動農民自主創業增收的積極性,又要加強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發揮國家政策對農民增收的導向和帶動作用,同時要深化農村的各項改革,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需要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轉變作風,狠抓落實,真正把“三農”問題當作“重中之重”,把農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求真務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中央的政策和本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細化、實化、具體化,確保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在增加農民收入這個社會工程中,農民是主體,是這個工程的實施者、創造者和受益者。既要對農民增加收入給予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動員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廣開增收門路。潛力在農民,動力在農民,希望也在農民。我們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各行各業都要拿出實際行動來,真情關愛農民,真誠對待農民,真心幫助農民,努力營造支農護農的良好氛圍,盡快實現農民增收的新突破,開創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