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開放,中國國力的日漸增強,中國的一舉一動對于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日益加深。回顧剛剛走過的2010年,可以發現一件件關于中國的財經事件,已經開始影響著全球的資本市場。
中資企業IPO集資額2010年全球奪冠無懸念
目前不管是內地A股還是香港股市,去年累計的IPO集資額都位居全球前三。因此,2010年中資企業IPO集資額全球奪冠已成定局。
不僅如此,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資本市場――美國,其IPO市場2010年也已經成為中資企業的重要舞臺。去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共計38家,籌資金額共計40億美元。就上市公司數量而言,中國公司已占到美國去年IPO公司總數的1/4。
增持日債減持美債大國風范盡顯
全球金融危機讓市場看到了美國國債的風險,而美元的不斷貶值也令美國國債成為了一樁越來越不劃算的買賣。自2009年以來,就不斷傳出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消息。不過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9068億美元,仍然是美國最大債權國。
而隨著日元2010年以來的不斷升值,日元資產也成為中國分散外匯儲備的熱門標的。日本財務省官員甚至表示擔心,中國大幅增持日本國債可能會加速日元升值,對中國大幅增持日本國債的行為將給予密切關注。
人民幣升值及加息預期吸引熱錢涌入中國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將全球流動性進一步泛濫,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大以及中國進入加息周期,均促使中國成為熱錢進入的首選目標。
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3196億元,較10月 份 的 5190億 元 下 降38.42%,但仍處歷史較高水平。專家預測,隨著2011年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熱錢流入中國預計還將增加。
中國經濟成亞洲主力亞洲經濟成全球信心
全球金融危機過后,相比起歐美地區猶豫不決的復蘇進程,亞洲經濟的迅速恢復無疑成為促進市場信心恢復的強心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0年發表的報告中多次表示,“亞洲正引領著全球經濟復蘇”。
而在亞洲經濟率先實現恢復和增長的過程中,中國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亞洲發展銀行表示,亞洲經濟體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的復蘇超出預期,而中國在亞洲經濟增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引擎。
加息引發股市聯動外圍震動超本地
2010年10月19日,中國央行近3年來首度加息,當日這條消息登上各國主要財經網站頭條,包括美國股市和日本股市在內的全球各主要股市紛紛下跌1%~2%。
不過隨后一個交易日A股的走勢卻令人意外,當日大盤低開高走,反而創下階段新高。這顯示市場對于國內經濟的長期信心高漲。
2011年,市場對于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的主基調充滿信心,而中國經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備受關注。人民幣升值、加息和熱錢等無一不將繼續牽扯著全球資本市場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