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高青聯社從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入手,通過強化制度保障,搭建共贏平臺,創新金融產品等措施,有力推動了中小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截至10月底,該聯社共發放中小企業貸款8.83億元,較年初增加1.35億元,支持中小企業141家。
完善機制,強化制度保障。一是完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降低融資成本。該聯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制訂了《貸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根據貸款種類、擔保方式、信用等級程度、存款貢獻度、銀企合作等內容確定不同的貸款利率定價模式。重點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低碳、環保型中小企業優惠10-20個百分點,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達到“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發展一批”的目的。二是建立高效審批機制,優化貸款流程。為適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短、頻、快的特點,大力推行陽光辦貸模式,實行貸款上柜臺。簡化辦貸流程,縮短辦貸時間,提高運作效率。實行“一站式”集中服務,除每周二、四定時召開貸審會外,遇到特殊情況急事急辦,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規律性差、時效性強的融資需求。三是創新貸款考察機制,加強小微企業貸款管理。針對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報表失真問題,在貸款考察上,對注冊資本不足100萬元或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生產流通型企業實行“五要素”調查法,重點對企業的法人代表品行、自有實有資產、經營及貸款歸社率、工資增長額及實際發放、企業納稅及交費情況等五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避免貸款考察失真問題。
加強對接,搭建共贏平臺。一是依托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密切與高青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聯系,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通過整合、利用現有政府服務資源,拓展服務內涵和外延,提升服務深度和廣度。二是積極開展評級授信,主動營銷貸款。建立客戶信息服務庫,以電子檔案的形式,登記縣域中小企業主的貸款需求信息。加強與工商部門的聯動,收集掌握全縣中小企業數量、分布情況、法人代表、經營項目、納稅記錄等信息數據,扎實開展評級授信。目前,已對137戶中小企業進行了信用評級授信,授信額度達10億元。三是以“黃三角”開發為契入點,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緊密結合高青縣“一園三基地”的規劃,投放9000多萬元支持了山東麗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農凱米業有限公司等一批高附加值、農業龍頭企業,助力打造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產業基地貢獻力量。
創新產品,助推企業發展。一是推出最高額抵押擔保貸款。根據企業使用資金特點,對涉農優質中小企業推行“一次核定,周轉使用、隨用隨貸,次數不限”的抵押貸款模式,并給予50個百分點的利率優惠,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二是創新擔保方式。在解決擔保難問題上,加強與符合標準的擔保公司合作發放擔保貸款,積極探索中小企業法人的房地產抵押、公職人員擔保等擔保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擔保問題;三是探索抵質押貸款新模式。以創新擔保方式為切入點,積極借鑒學習其他商業銀行的經驗做法,探索開展企業信用共同體、社團貸款等信貸新品種,切實解決企業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