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聯社構建農村信用體系調查分析
郁南縣是粵西農業山區縣,屬“北果南桑,種養并進”的特色農業產業化格局。長期以來,由于金融機構與借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金融機構“難貸款”、中小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兩難現象長期并存。為有效解決貸款兩難困境,落實我國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求,郁南聯社在省聯社的指導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科學規劃、大膽探索,積極推進了當地農村信用體系的構建。
一、主要做法
為積極促進郁南縣農村信用體系的構建,在政策指導、經驗借鑒相對缺乏的條件下,郁南聯社社大膽摸索前行,以實際行動支持“信用三農、普惠金融”建設,攻堅克難開展信用等級評定。
(一)制定信用評級制度,奠定信用村創建基礎。
郁南聯社根據省聯社制度指引,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操性強的《郁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實施細則》,從發動宣傳到信用等級評定小組的組織成立,從登記造冊到公告評定結果,從評級申請到使用額度都有明確要求和規定。另外,還制訂了規范化、操作性強的工作流程。信用等級評定小組由農信社人員、村委會干部、黨員、村民代表等組成。農信社自主研制出科學、可量化的農戶信用等級評分表,率先以桂圩鎮勿坦村為試點,按步驟、分階段的廣泛開展農戶信用等級評定。
(二)宣傳到位、家喻戶曉。
自信用村試點工作開始,為確保宣傳效果和引導正確,郁南聯社組織專業人員對參加宣傳發動工作的鎮政府干部、村委會成員進行了培訓,使全體工作人員熟悉信用村建設的相關知識及實施細則、工作步驟,以點帶面擴大宣傳。鎮政府與農信社通過電視、廣播媒體宣傳,集中召開動員會,掛橫幅、發宣傳單張、下鄉挨家挨戶發動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對個人征信的作用、信用村(戶)的條件和好處等耐心的講解宣傳,使信用村建設家喻戶曉。宣傳信用村階段,農信社發放自行設計印刷的宣傳資料11000份。宣傳活動不但激發了廣大村民的熱情,而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響應,村委會干部、黨支部成員協助農信社工作成了村民信息采集員。
(三)全員行動,扎實開展。
農信社員工克服了工作量大、交通不便利等實際困難,為與農戶耕作務工時間錯開,信貸員白天忙于社內工作,晚上走村入戶收集資料。由信用社主任帶隊,不計成本費用的帶著復印機到村服務,甚至安排專門信貸員在村里長期駐點,以“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加點開展評定工作。平均1個信用社5個信貸員就負擔6個村委30個自然村中近2700戶資料收集整理的工作量,其中桂圩鎮信用社連同社主任共7人出色完成對12個行政村5082戶信用評級的高強度工作,有力地促使桂圩鎮2011年4月1日成功被評定為“信用鎮”。農信社還將信用村創建推廣工作納入經營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周報制度和定期通報機制,通過領導分片掛點、抽查等形式及時監測各村進度,督促轄內信用社扎實做好信用村創建工作。
(四)評定嚴格、結果真實。
為扎實推進信用村建設,郁南聯社將省聯社要求與該縣實際相結合,制訂農戶信用等級評定表,從農戶基本情況、信用及合作情況和財務狀況三個方面分20個子項進行量化評分,并對優秀黨員、團員、杰出婦女實行加分,按總得分確定優秀、較好、一般及較差四個信用等級,務求將農戶的個人品質、生產經營、社會反映、承債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確保真實反映農戶的信用狀況;信用村評定標準中也加入了“村黨支部戰斗力強,村中黨員能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參與,帶頭服務,積極協助開展信用村建設”等要求。事實上,這些量化指標的打分也是信貸員充分調查、取證,并參考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意見后進行的。按以上標準操作到最終評定小組開會討論審批,個別農戶因為信息收集不完全,其初評結果也會在討論會中得到糾正,勿坦村就有8例初評、復評為優秀或較好的農戶在最終評審中確定為一般或較差信用等級。實踐證明,勿坦試點村所評級的農戶均能全面、準確、真實地反映其信用狀況。
(五)公開監督、動態調整。
按信用村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勿坦村委設置固定大幅宣傳欄,分設專門信用等級公告窗口,對評級結果為優秀、較好、一般等級的農戶進行公告,一定程度保護了較差等級農戶的隱私,但又讓他們覺得自己未能評為信用戶而臉上無光、倍感壓力。對評級結果有異議的農戶或群眾可隨時通過公告窗口公布的電話或其它方式向農信社反映情況。農信社對所反映情況將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如屬實將及時調整評定等級,有效地增強了信用等級評定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同時,農信社還可通過動態調整評級結果制度,約束農戶長期自覺維護自己的信用等級,建好自己的信用記錄。
(六)批量授信、按需用信。
目前農信社獨家對評為信用戶的農戶進行批量授信,以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證方式,按其信用等級進行區別授信,被評為優秀、較好的信用戶貸款分別在3萬元、1萬元以內可享受免擔保、最長兩年內周轉使用,使農戶在需要資金時能及時獲得農信社的信貸支持。其中更為靈活的是制度規定評為較好等級的農戶只要集中3戶以上進行聯保,每戶均可增加1萬元額度,一般等級農戶聯保每戶可獲1萬元額度。使信用戶在得到實惠的同時,也更加理解了信用等級越高、信貸風險越低,得到實惠越多的道理,從而自覺努力爭取更高信用級別,以獲取更多的實惠。被評為“信用村”的,村內借款人可享受定價利率下浮10%的優惠待遇。
截至2011年3月底,全縣成功對29個行政村委共13435戶農戶發動提交申請,目前已成功收到評級申請6499份,為6450戶進行了信用等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