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會計科目異常的識別包括利用各種財務指標的靜態識別、趨勢分析和同業比較,這些也是分析師一般常用的方法。在這里,我們轉換了視角,從不同會計科目之間的勾稽關系出發來進行財務信息異常的識別。通過對不同會計科目進行綜合判斷,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看似合理的單個會計科目數據實質上并不正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隨著監管機構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原有的一些識別原則對很多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出具的財務報表已不再適用,因此,我們在下文中介紹了一些適用性較高的識別方法,并結合案例重點分析了與公司經營和現金流極其相關的一些重點會計科目的勾稽關系。
一、常見的會計科目勾稽關系異常識別
(一)與利潤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1.營業收入增幅低于應收賬款增幅,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
在公司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應收賬款。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的變化幅度應與營業收入的變化相一致。如果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高于營業收入,可能意味著:第一,公司放寬信用條件以刺激銷售;第二,公司人為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收入。此外,理論上來說,雖然隨著應收賬款迅速增加和銷售回款速度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自然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凈值的增長速度長期顯著低于凈利潤甚至為負數,且應收賬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時,就需引起注意,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公司虛構營業收入而非放松信用條件。
2.營業利潤大幅增加的同時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營業收入時不可避免要產生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這兩項費用一般與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當期營業利潤出現了大幅增加,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則有三種可能:一是相關的銷售并不存在;二是公司為優化當年盈利水平,已將當期應計費用調至上一會計年度;三是公司刻意調減當期應計費用來相對提高營業利潤,如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無形資產研究費用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
3.公司應繳增值稅、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費用異常低,與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稅一般由公司利潤乘以稅率所決定,如果公司利潤較高,但是所得稅卻低于應有的水平,說明所得稅費用與凈利潤差異較大,在沒有免稅條款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報表舞弊的預警信號。同樣,公司應繳增值稅應與銷售商品增值額對應,營業稅金及其附加與提供應稅勞務等相對應,如果應繳增值偏低,可能意味著營業收入被虛構。此外,如果應稅額與凈利潤差異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稅漏稅或虛構收入的預警信號。
(二)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1.擁有與經營業績不相匹配的現金余額,且現金占資產總額比例過高,多年來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避免負擔額外不必要的機會成本,其貨幣資金余額都會與自身的經營情況相匹配。如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明顯超出經營規模的需要,且多年來無變化或變化較小,則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第一,現金用途受到限制,如進行質押、設立擔保等,而公司未將相關情況進行披露;第二,現金資產被控股股東等關聯方占用。
2.高額現金伴隨著高額短期負債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擁有高額貨幣資金的同時還伴有高額的短期銀行借款等短期負債或逾期借款,且高額貨幣資金基本上能夠涵蓋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么該公司背后可能也存在著和上一情況一樣的問題。
3.應收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和增值稅增幅不匹配
理論上來說,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幅度應與營業收入以及增值稅的增幅相匹配,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于收入和增值稅增幅,則有虛構收入并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嫌疑。
4.應付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營業成本增幅不匹配
同應收賬款一樣,在應付賬款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應與營業成本增幅保持相當水平,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于營業成本,則公司有可能虛構收入,并相應虛構了相關營業成本。
5.其他與投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一是某會計年度現金流量表中出現大額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而在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中的固定資產原值、在建工程以及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項目在年度內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二是“投資支付的現金”、“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變動幅度不匹配;三是“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驗資報告中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匹配。
(三)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匹配。
由于公司會計人員將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或應付的款項全部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這使得這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很容易成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舞弊的工具。涉及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舞弊手法主要有:第一,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第二,利用其他應收款隱藏利潤,偷逃稅款;第三,利用其他應收款轉移資金;第四,利用其他應收款私設小金庫;第五,利用其他應付款隱藏費用。
二、一些重點會計科目勾稽關系異常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主營信息軟件安全產品的北信源2012年9月12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據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北信源此次IPO將發行不超過1,670萬股,計劃募集1.73億元投資于終端安全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升級等四大項目。雖然其憑借著良好的業績順利過會并得以上市,但從公布的財務數據來看,其擁有超出競爭對手的超高毛利率的同時,應收賬款的增幅也高于主營收入的增幅,這引起了媒體、專業人士和市場投資人的普遍質疑。
北信源應收賬款的增幅高于銷售收入增幅,且毛利率高于同業水平。根據北信源的公開數據顯示,公司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經營業績,其主營產品2009年至2011年合計毛利率分別為97.35%、95.96%、90.39%,平均數為94.57%,雖然2012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5.89%的高位水平。從產品來看,北信源軟件產品中的核心產品終端安全管理產品,2009年至201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98.32%、99.39%、99.08%,平均數為98.37%。單就這些數據而言,北信源的毛利率甚至可與貴州茅臺相媲美。
而從北信源的主要競爭對手來看,中小公司板中的啟明星辰和衛士通雖然上市比北信源早,資產、收入規模也高于北信源,但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均遠低于北信源30個百分點左右,并且2012年上半年,在行情慘淡的背景下,這兩家公司紛紛折戟,其中啟明星辰虧損2,792.2萬元,衛士通也虧損了855.3萬元,而新出茅廬的北信源一枝獨秀,仍保持了1,201萬元的盈利,其業績的真實可信性難以不讓人有所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