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等式又稱會計恒等式或會計平衡公式,是表明各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系的恒等式。會計等式如下:
資產=權益
資產可以分為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包括銀行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金等。都是企業應歸還的債務,是企業負債。所以上述公式又可表達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這一等式反映了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數量關系,即一定數額的資產必定有一定數額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是企業資金運動的靜態表現,是 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有一定的經濟資源,即必須有一定的經營資金或一定的實物財產,企業才能開始生產經營活動,這些資金和財產就形成企業的資產。
怎樣獲得這些資金,只有兩條途徑,一是來源于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形成企業的負債;另一是來源于企業所有者的資本投入,形成企業的所有者權益。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表明了企業的資金占用在哪些方面 ,資金從何處來。實質上,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構成了同一價值運動的兩個方面,從數量上來說,其來源必然等于占用。所以,資產的價值量必然等于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之和。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不斷地取得、使用、生產和銷售的過程,如向銀行借款、購買材料、支付工資、銷售產品等。每筆業務都會引起企業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只要計算,記賬沒有錯誤,無論怎樣變化,會計 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都不會被破壞。雖然經濟業務千變萬化,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九種類型:
1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減少;
2一項資產增加,一項負債增加;
3一項資產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
4一項資產減少,一項負債減少;
5一項資產減少,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6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減少;
7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8一項負債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9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一項負債減少。